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
八月赣鄱,酷暑难耐。在高速公路建设的各个角落,一线筑路人正奔走于各个工区,路面摊铺、路基交验、交通导改、高速边坡绿化……高温持续,热情不减。在江西交投交工公路工程公司建设一线,有这么一群90后,他们在高温下护航高速公路建设的进度与品质,用坚守和拼搏展现责任担当。
刘安顺:烈日下“路面哨兵”
“这一会温度最高,操作手容易疲劳,我盯着放心。”正值樟吉改扩建高速A5标路面摊铺的关键期,刘安顺作为路面施工管理员,他每天都在现场盯点值守。摊铺机前、压路机旁、料车之间,总能看到他来回穿梭的身影。同事调侃:“刘哥是真抗热啊,沥青烫得鞋底都能化了,昨天看运动小程序排名他又是以2万多步霸榜第一。”这个皮肤黝黑、身材壮硕的90后小伙,今年已是他奋战江西高速公路建设一线的第13个夏天。
“沥青料快到了,大家再检查下摊铺机参数!”清晨五点,刘安顺又喊起来了。正值高温天气,刘安顺每天五点就准时到现场,趁着太阳还没到最毒的时候,带着大伙抢抓路面摊铺进度。摊铺现场的沥青路面,清晨的表面温度就能飙升至六七十度。高温环境下,刘安顺无丝毫马虎,时不时弯腰检测摊铺厚度,顶着烈日来回指挥摊铺机器,记录摊铺数据。衣服湿透、鞋底沾满了厚厚的沥青……是刘安顺每天的工作常态。
在他的路面管理下,樟吉改扩建高速A5标路面摊铺试验检测数据十分稳定,抽检合格率达到了100%。
杜昊:俯身向下的“绿化技术骨干”
检查草籽、检测土壤、测量喷薄厚度......杜昊每天在太阳最烈时爬上高速边坡,逐段检查喷播下去的草籽层密度与发芽率。极端高温天气下草籽存活率易受影响,杜昊每天边坡上蹲着,来来回回几千米不断检查草籽发芽率和密度,直至把控每一段草层都得到了足够的养护。
“这片区域出苗率偏低,天气太热了,土壤墒情不足,标记好,重点补水养护!”
“这片区域厚度薄了2毫米,覆盖度不够,得补喷!”
在持续高温的严峻挑战下,目前他负责的梨东改扩建SSZ标绿化项目关键边坡的绿化成活率,仍从原来的92%左右稳步提升至98%以上,生态防护效果显著增强。
项目上的老技术员老杨和他打趣:“小杜,你这研究生学历,整天待在太阳底下,起码比你刚来黑了10个度,回学校导师还认得你不?”虽是硕士研究生出身,但杜昊果断选择扎根一线,靠扎实的理论知识、高频率的实操锻炼,迅速掌握高速绿化核心工艺,成了高速上的90后“绿化技术骨干”。他主导及参与的“红砂岩边坡无土喷薄”“岩质生态棒喷薄”等多项绿化技术优化成果已在项目中应用推广,并广受好评。
王昊:爱“唠叨”的工区长
“今天能把这根桩打到哪儿?”
“争取再进两米。”
1994年出生的王昊,去年刚组建小家庭,还没来得及与妻子多相处,便一头扎进了昌金改扩建高速“四改八”的建设任务中了。当前,项目已推进至三阶段交通导改的关键攻坚期,既要确保原有四车道的通行,又要为未来的八车道腾挪空间。
倒排工期节点、路基交验、交通导改......王昊每天两点一线,除了吃饭睡觉就在工区盯着,和作业人员一起接受高温“烤验”。他带领的工区技术员都受他的这股劲儿影响,自发组了个“青年突击队”,专啃硬骨头。
目前,王昊负责的工区路基进度已完成,桩基已完成526根,完成架梁774片,正等待桥梁第三阶段施工完成导改。
从路面摊铺到路基填筑,从桥梁架设到边坡绿化,刘安顺、杜昊、王昊等“90后”一线筑路人正在奋战高温,用担当实干彰显青春力量。(万泓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