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挖掘中小学必读书的跨学科价值
文/杨之藏
因为读《毛泽东传》、《周恩来传》,后来又读《斯诺》,就萌生起想读《红星照耀中国》的冲动。在读的过程中,竟然发现这本书是八年级上册的必读书,就很好奇,现在的中小学生的必读书到底有哪些?
![]()
小学阶段主要是阅读童话、寓言、故事、童谣和儿童诗歌,初中阶段的阅读重点是长篇名著,而高中阶段的阅读重点是拥有更深邃思想的名著。部编版语文教材是根据《课标》来编写的,在教材中有对应《课标》推荐名著的板块,体现在小学教材中是“快乐读书吧”,体现在初高中教材中是“整本书阅读”。但通过比对发现,教材书目和《课标》书目并不是完全重合的,如小学阶段有50%的书不在《课标》书目中。
![]()
在小学教材“快乐读书吧”里推荐的是读读童谣和儿歌(未指定书名)、读读童话故事(未指定书名)、读读儿童故事(未指定书名)、《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国神话传说》、《外国神话传说》、《看看我们的地球》、《灰尘的旅行》、《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中国民间故事》、《外国民间故事》、《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童年》、《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这26本。
![]()
在初中教材“整本书阅读”里推荐的是《朝花夕拾》、《西游记》、《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星照耀中国》、《红岩》、《经典常谈》、《昆虫记》、《简爱》、《唐诗三百首》、《水浒传》、《儒林外史》这12本。
在高中教材“整本书阅读”里推荐的是《红楼梦》、《乡土中国》这2本书。但《乡土中国》却不在课标的推荐书目里。
这么多的书籍,现在的中小学生是否都一本本地读过呢?恐怕未必。我们当然不能以中小学生是否阅读来质疑这些书目推荐的经典性,他们是在以最理想的要求来设置这些环节的。就我目前阅读完《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的感受来说,该书的内容是反映作者1936年6-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实地采访情况。1938年1月,由美国兰登书屋首次出版。2月,最早的中译本由上海复社出版,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易名为《西行漫记》。如果我是在1938年阅读到这本书,我肯定惊为天人。但是在2025年阅读到这本书,就主要是相对当时中国革命的细节作一些了解,为政治教学提供足够的细节支撑。
这本书里面有很多作者对当时时局的一些分析,这在今天的中学生看来,无疑要损耗它的文学性,所以如果不是对历史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要能够坚持着完整地读完这本书,恐怕都需要一些毅力的加持。然而,这些都无碍于其成为文学经典或是新闻作品的经典。
这本书里许多丰富的历史细节,正是其区别于众多历史教科书的诱惑之一。我们如何让这些经典的作品,在经历初中的泛读和沉淀之后,在高中阶段,发挥更大的作用?让它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何会产生?为什么必须要坚持的注脚之一?
我们今天所有的理想和追求,都不过是前辈用鲜血换来的教训。深入历史,立足于现在,就能瞩目未来!
(本文图片由杨之藏拍摄)
互动游戏
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最近帮朋友在网上卖书,这也算是一种新的尝试,也许能够利用互联网帮到这位朋友。期待大家关注,。
相关专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