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情节均为虚构故事,所有人物、地点和事件均为艺术加工,与现实无关。
- 图片非真实画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王阿姨,您这包子今天闻着可真香啊!”清脆的女声划破了东州老城区清晨的宁静。
“是小楠啊,又这么早!不多睡会儿?看你天天跟上了弦似的。”早点摊后的王阿姨探出头,满脸笑意地看着巷口那个推着电动车的纤细身影。
林楠,这个名字在附近街坊口中,总是伴随着“勤快”、“懂事”的评价。
她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雨燕,每日穿梭在这座钢铁森林,用汗水丈量着生活的艰辛。
都市的霓虹再闪亮,似乎也照不进她那间简陋的出租屋。
她只是默默地,用尽全力,试图在这座巨大的城市里,为自己和远方的家人,搏一个模糊的明天。
然而,命运的齿轮,早已在无人知晓的角落,开始悄然逆转。
01
清晨六点,天刚蒙蒙亮,东州市老城区逼仄的巷弄里,早起的人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豆浆油条的香气,自行车清脆的铃声,还有几声模糊的咳嗽,交织成一首带着些许陈旧和无奈的城市序曲。
林楠推着她的电动车从一栋略显破败的居民楼里走了出来。
她今天穿了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浅蓝色T恤,下面是条深色牛仔裤,头发利落地扎成一个马尾,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一张素净却难掩秀丽的脸庞。
即便是在这座从不缺少美女的城市里,林楠的容貌也总是能吸引不少目光。
她的美不张扬,带着一种邻家女孩般的亲切,眼神清澈,笑起来嘴角有两个浅浅的梨涡。
“小楠,又这么早啊?”隔壁早点铺的王阿姨端着一笼刚出锅的包子,热气腾腾地跟她打招呼。
林楠停下车,微笑着回应:“是啊,王阿姨,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嘛。您这包子闻着可真香。”
“就知道你嘴甜。”王阿姨乐呵呵地说,“今天单子多不多?可别太累着自己了。”
“还行,应该跟平时差不多。谢谢王阿姨关心,我先走了啊!”林楠跨上电动车,熟练地在狭窄的巷子里穿行,很快汇入了城市逐渐苏醒的车流中。
林楠是一名外卖骑手,干这行已经快三年了。
对于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子来说,这份工作无疑是辛苦的。
风里来雨里去,每天十几个小时奔波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吃饭也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
但林楠从不叫苦,她总是把自己的电动车擦得干干净净,保温箱收拾得井井有条。
认识她的人,无论是街坊邻居还是经常点她外卖的熟客,都对这个勤快、热心的姑娘印象极好。
住在林楠楼下的李大爷,每天都会在楼下的小花园里锻炼身体。
他常跟人说:“小楠这孩子,真是没得说。人长得漂亮不说,还特别能吃苦。有时候我拿快递不方便,她看到了,二话不说就帮我搬上楼。现在的年轻人,这么懂事的真不多见了。”
旁边的张奶奶也附和道:“可不是嘛,上次我家灯泡坏了,儿子又出差了,还是小楠下班回来帮我换的。她一个小姑娘,爬上爬下的,一点也不娇气。”
林楠对这些赞扬只是腼腆地笑笑。
她知道,在这座偌大的城市里,只有依靠自己的双手,才能一点点接近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很少跟人提起自己的家事,大家只知道她是一个人住,生活非常简朴,除了工作,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
她的出租屋只有十几平米,但被她收拾得干净整洁,窗台上还养着几盆绿萝,给这个简陋的小家增添了几分生气。
她每天的生活轨迹清晰而固定:早早出门,接单,取餐,送餐,直到深夜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
手机屏幕上不断跳动的订单,是她生活的重心,也是她努力的证明。
她似乎总有使不完的劲,每天都像上了发条一样,不知疲倦。
02
林楠并非土生土长的东州人。
她的老家在南方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那里山清水秀,却也闭塞贫穷。
家里除了父母,还有一个年幼的弟弟正在上学。
父亲身体不好,常年需要吃药,母亲则靠着几亩薄田和打零工勉强维持家用。
作为家中的长女,林楠很早就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
高中毕业后,她没有继续读书,不是不想,而是不忍心再给家里增加负担。
她揣着父母东拼西凑来的几百块钱,独自一人来到了东州这座繁华的都市。
刚来的时候,她做过餐厅服务员,在电子厂的流水线上加过班,也摆过地摊。
每一份工作都做得很努力,但收入却始终微薄。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外卖平台在招骑手,说是多劳多得,做得好月入过万不是梦。
林楠动心了。
她不怕吃苦,只要能多赚钱,让家里的日子好过一点,让弟弟能安心读书,她什么都愿意做。
于是,她咬牙买了一辆二手电动车,加入了外卖大军。
一开始,因为不熟悉路况,又是个女孩子,她没少吃亏。
送餐超时被投诉,被顾客刁难,甚至还遇到过图谋不轨的人。
但林楠都硬生生扛了过来。
她学着使用导航,学着规划最优路线,学着跟不同的人打交道。
渐渐地,她的速度越来越快,接的单子也越来越多,收入自然也水涨船高。
她把每个月赚到的大部分钱都寄回了老家,只给自己留下一点基本的生活费。
母亲在电话里总是哭着说:“楠楠啊,别那么拼,女孩子家要注意身体。家里现在好多了,你不用那么辛苦。”
林楠总是笑着安慰母亲:“妈,我年轻,身体好着呢,没事。你们和弟弟好好的,我就放心了。”
她从不向家里诉苦,报喜不报忧是她一贯的原则。
在东州这几年,她几乎没有朋友。
同事之间,大多是匆匆的点头之交,各自忙着抢单,很少有深入的交流。
她也曾遇到过向她示好的男性,但都被她婉言谢绝了。
她觉得自己现在没有资格谈情说爱,她的肩上扛着整个家的希望。
平日里,如果不是太晚,她会在回家路上经过一个相熟的餐馆。
餐馆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姓赵,大家都叫他老赵。
老赵见林楠一个女孩子不容易,有时候会特意给她留点饭菜,或者在她等餐的时候多聊几句。
“小楠,今天跑得怎么样?”老赵擦着手,从后厨走出来。
林楠接过一杯热水,感激地笑了笑:“还行,赵哥。就是感觉时间过得太快了,一眨眼一天又没了。”
“你们这行是辛苦。不过啊,年轻人,肯奋斗是好事。不像我家那小子,整天就知道打游戏。”老赵感慨道,“你以后有什么打算没?总不能一直这么跑下去吧?”
林楠捧着水杯,眼神里有一丝茫然,但很快又变得坚定:“先干着吧,多攒点钱。等我弟大学毕业了,家里的担子轻了,我再想想别的。”
她没说的是,她其实一直有个小小的梦想,就是开一家属于自己的花店。
她喜欢那些五彩缤纷的花朵,觉得它们能给人带来希望和美好。
但这对于现在的她来说,还太遥远。
03
这一天,和往常一样,林楠又是天不亮就出了门。
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但她顾不上那么多。
平台上有个冲单奖励活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单量,就能获得额外的奖金。
林楠想拿到这笔钱,给父亲买效果更好一点的进口药。
她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陀螺,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间飞速旋转。
早高峰的拥堵,午高峰的催单,晚高峰的焦灼,她都一一应对。
雨果然在中午时分落了下来,一开始是淅淅沥沥的小雨,后来渐渐变成了瓢泼大雨。
雨水打湿了她的头发和衣服,视线也变得模糊。
但她只是拉低了雨衣的帽檐,继续在雨中穿梭。
一个订单接一个订单,她的手机几乎没有停歇过。
午饭是趁着等餐的间隙,匆匆啃了个面包。
晚饭,她甚至都忘了吃。
她只知道,自己要快一点,再快一点。
有一次,因为雨天路滑,在一个拐弯处,电动车差点失控。
她惊出了一身冷汗,稳住车身后,只是深吸了一口气,又继续赶路。
她不能停,也不敢停。
“喂,您好,您的外卖到了,麻烦您下来取一下。”
“怎么这么慢啊?都快饿死了!”电话那头传来不耐烦的抱怨。
“不好意思,今天下雨,路上有点耽搁了。我马上就到您楼下了。”林楠耐心地解释着,尽管她自己也已经浑身湿透,又冷又饿。
这样的场景,她每天都要经历无数次。
有体谅的顾客,会说声“谢谢,辛苦了”,也有蛮不讲理的,会因为一点小事就给差评。
林楠都默默承受了。
她知道,生活就是这样,有阳光,也必然有风雨。
夜渐渐深了,雨也停了。
城市的喧嚣慢慢退去,只剩下路灯在湿漉漉的街道上投下昏黄的光晕。
林楠看了一眼手机上的订单记录,已经完成了68单。
还差一单,她就能拿到那份额外的奖励了。
此时,她已经感到一阵阵的心慌和头晕,手脚也有些发麻。
她知道这是身体在抗议,但她咬了咬牙,接下了今天的第69个订单。
这是一个距离不近的订单,送达后估计要到凌晨了。
“再坚持一下,就一下。”她对自己说。
送完最后一单,林楠感觉自己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
她慢慢地骑着车往回走,夜风吹在身上,带着一丝凉意。
她想着,拿到奖金后,先给父亲把药买了,剩下的钱,可以给弟弟买双新球鞋,他念叨好久了。
想着这些,她的嘴角不由自主地向上扬了扬。
回到出租屋,已经是凌晨两点多了。
她甚至没有力气去洗漱,把电动车停好,就直接倒在了床上。
她太累了,只想好好睡一觉。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04
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
巷弄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喧嚣。
早点铺的王阿姨像往常一样支起了摊子,却迟迟没有看到林楠的身影。
“咦,小楠今天怎么还没出来?平时这个点,她早就去跑单了。”王阿姨有些纳闷地自言自语。
住在楼下的李大爷也觉得奇怪:“是啊,我早上锻炼回来就没见着她。这丫头,不会是生病了吧?”
邻居们议论纷纷,都觉得有些反常。
林楠的生活作息一向规律得像个钟表,从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快到中午了,林楠的房门依旧紧闭着。
王阿姨越想越不对劲,她走到林楠的门前,敲了敲门:“小楠?小楠你在家吗?”
里面没有任何回应。
王阿姨又加大了力气,喊了几声,依旧是死一般的寂静。
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了她的心头。
她赶紧叫来了李大爷和其他几个相熟的邻居。
“这孩子不会出什么事了吧?”张奶奶焦急地说。
“要不,我们把门撬开看看?”有人提议。
“不行不行,那犯法。还是报警吧。”李大爷相对冷静一些。
最终,大家决定报警。
很快,两名警察赶到了现场。
在向邻居们简单了解了情况后,警察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由于联系不上房东,在征得邻居们的同意和见证下,警察决定破门而入。
当房门被打开的那一刻,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
林楠静静地躺在床上,像是睡着了一样。
只是她的脸色异常苍白,嘴唇也没有一丝血色。
警察上前试探了一下她的鼻息,然后沉重地摇了摇头。
“姑娘已经走了。”
王阿姨腿一软,差点瘫倒在地,幸好被旁边的张奶奶扶住了。
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个平日里总是笑容满面、活力四射的女孩,竟然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走了。
“怎么会这样……昨天还好好的啊……”李大爷的声音也有些哽咽。
整个巷弄仿佛都被一层悲伤的阴云笼罩着。
警察迅速封锁了现场,并开始进行初步的勘查。
他们从林楠的手机里查到了她昨晚的送单记录,整整69单,最后一单完成的时间是凌晨一点多。
“太拼了,这孩子真是太拼了。”一个年轻的警察忍不住感叹道。
邻居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向警察讲述着林楠平日里的勤劳和善良。
他们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
那么好的一个姑娘,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很快,法医也赶到了现场。
在对林楠的遗体进行初步检查后,法医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
他向负责案件的刑警队长耳语了几句。
刑警队长的眉头立刻紧紧地锁了起来。
为了查明林楠的真正死因,她的遗体被送往了市法医鉴定中心进行解剖。
05
几天后,林楠的尸检报告出来了。
初步结论是,林楠死于长时间的极度疲劳引发的突发性心力衰竭,也就是俗称的“过劳死”。
这个结论,似乎印证了她一天疯狂派送69单外卖的事实。
然而,报告中还有一项惊人的发现,让所有参与调查的警员都大为震惊:在林楠的体内和贴身衣物上,检测出了多名不同男性的DNA残留物。
这个发现如同一颗重磅炸弹,让整个案件的性质急转直下。
一个勤劳善良、生活简朴的外卖女孩,一个在邻居眼中几乎没有任何不良嗜好的“乖乖女”,身上为何会留下多名男性的生物痕迹?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刑警队长周海涛盯着尸检报告,脸色铁青。
他办案多年,见过各种各样的离奇案件,但林楠的案子却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如果仅仅是过劳死,那是一场令人惋惜的悲剧。
但多名男性的DNA,则指向了更为复杂和肮脏的可能性。
“立刻对林楠的社会关系进行全面排查!尤其是她生前接触过的所有男性,一个都不能放过!”周海涛下达了命令,“另外,重新仔细搜查她的出租屋,看看有没有我们之前遗漏的线索。”
警员们再次来到了林楠那间狭小而简陋的出租屋。
屋子里的陈设极其简单,除了基本的生活用品,几乎看不到任何多余的东西。
墙角堆放着一些准备寄回老家的廉价衣物和日用品,床头放着一本翻旧了的《平凡的世界》。
一切看起来都那么正常,正常得让人心慌。
一名年轻的警员小王在检查床铺的时候,无意间碰到了床头板。
他感觉床头板似乎有些松动。
他用力推了一下,床头板后面竟然露出了一个小小的暗格。
暗格里,静静地躺着一个粉红色的笔记本,上面还带着一个精致的小锁。
“周队,这里有发现!”小王有些激动地喊道。
周海涛快步走了过来,接过那个笔记本。
笔记本的封面已经有些磨损,但依然可以看出主人曾经的珍视。
他让技术科的同事小心地打开了锁。
周海涛翻开了笔记本的第一页,一行娟秀的字迹映入眼帘。
他只看了一眼,眼神就骤然收缩,随即猛地合上了笔记本,脸色变得异常难看。
站在一旁的小王察觉到了队长的异样,小心翼翼地问道:“周队,这上面……写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