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情节均为虚构故事,所有人物、地点和事件均为艺术加工,与现实无关。
- 图片非真实画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霞,你说咱们明浩能上那个一本线不?他估分估得挺高,我这心里还是没底。”
李建国放下手里的报纸,有些不安地问正在厨房忙碌的妻子王霞。
窗外的蝉鸣一声高过一声,六月的暑气已经开始在小县城里弥漫,空气中除了燥热,还夹杂着一种难以言说的焦灼与期盼。
对于县城里的许多家庭来说,六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
十年寒窗苦读,成败在此一举。
尤其是像李建国这样普通的工薪家庭,儿子李明浩是他们全部的希望。
王霞在水龙头下搓洗着青菜,水声哗哗作响,似乎想盖过丈夫语气中的焦虑。
她停下手,擦了擦额角的汗珠,回头说:“你就放宽心吧,明浩那孩子心里有数,平时学习那么用功,老天爷不会亏待他的。咱们就等消息吧。”
话虽这么说,但王霞自己又何尝不紧张呢?
从高考结束那天起,她和李建国几乎夜夜都睡不安稳。
儿子是他们这辈子最大的骄傲,他们倾尽所有,只盼着他能鲤鱼跳龙门,走出这个小地方,去见识更广阔的天地。
每一声电话铃响,每一次邻居的问候,都能让他们心头一紧。
县城不大,谁家孩子考得如何,用不了多久就会传遍大街小巷。
他们既期待着那一刻的到来,又有些莫名的惶恐,生怕期望落空。
日子就在这种既盼望又忐忑的心情中,一天天挨过。
![]()
01
六月的热风吹拂着小县城,带来了几分焦躁,也带来了几分期待。
当高考成绩公布的那一天,李家的门槛几乎被踏破了。
李明浩,这个平日里安静不多话,埋头读书的半大小子,竟然考出了670分的高分。
这分数,在他们这个教育资源算不上顶尖的小县城,足以让十里八乡都跟着震动一下。
“明浩,你可真给你爸妈长脸!”街坊邻居围在李家狭小的客厅里,赞扬声此起彼伏。
明浩的母亲王霞脸上笑开了花,一个劲地给大家分发着喜糖和瓜子,嘴里谦虚着:“都是孩子自己努力,我们也没帮上啥。”
明浩的父亲李建国,一个老实巴交的工厂工人,此刻也挺直了腰杆,眼角眉梢都是自豪。
他拍着儿子的肩膀,声音有些哽咽:“好小子,没白疼你!”
明浩腼腆地笑着,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
他心里清楚,为了供他读书,父母这些年省吃俭用,吃了多少苦。
如今,总算是能让他们扬眉吐气一回了。
填报志愿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首都那所全国顶尖的大学,专业也是他心仪已久的人工智能。
他憧憬着未来,想着能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施展自己的才华。
“建国啊,明浩这可是咱们县今年的状元郎了,必须得好好庆祝庆祝!”一位老邻居提议道。
“对对对,必须摆酒席,升学宴!让大家都沾沾喜气!”其他人也跟着附和。
李建国和王霞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激动。
虽然家里经济条件一般,但儿子这么大的喜事,再怎么铺张也不为过。
“摆,一定摆!”李建国大手一挥,“就定在下周末,城里最好的福满楼大酒店!”
王霞有些心疼钱,小声说:“家里简单办办就行了吧,福满楼太贵了。”
“贵也值!”李建国语气坚定,“我儿子有出息,这钱花得痛快!”
接下来的几天,李家都沉浸在一种忙碌而喜悦的氛围中。
王霞和李建国开始挨家挨户地送请柬,接受着亲朋好友的祝贺。
明浩则在家里帮忙做些杂事,偶尔也会被父亲拉着去见一些长辈,听着他们的夸奖和期许。
他知道,这场升学宴不仅仅是为了庆祝他的成绩,更是父母多年辛苦的一个交代,也是他们人生中的一个高光时刻。
“明浩啊,到了大学可要好好学习,别辜负了大家的期望。”一位叔叔语重心长地对他说。
“嗯,我会的叔叔。”明浩认真地点头。
他默默在心里发誓,一定不会让父母和所有关心他的人失望。
他畅想着大学生活,畅想着未来,一切都显得那么光明和美好。
02
转眼就到了举办升学宴的日子。
福满楼大酒店的宴会厅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李建国和王霞穿着早就准备好的新衣服,满面春风地在门口迎接客人。
亲戚、朋友、李建国的同事、王霞的牌友、明浩的老师和一些同学的家长,陆陆续续地到来,整个大厅很快就坐满了人,喧闹而热烈。
“老李,恭喜恭喜啊!养了个好儿子!”
“霞姐,你可真有福气,明浩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祝福声不绝于耳,李建国和王霞乐得合不拢嘴,一杯杯茶水递出去,一声声感谢说回来。
明浩穿着一件崭新的白色衬衫,显得格外精神。
他虽然有些不太适应这种热闹的场合,但看着父母开心的样子,心里也暖洋洋的。
他被安排在主桌,身边是学校的几位主要领导和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辈。
酒宴正式开始,主持人一番热情洋溢的开场白后,便请今天的主角李明浩上台讲话。
明浩深吸一口气,走上台去。
他先是鞠了一躬,然后拿起话筒,声音略带紧张,但清晰而诚恳:
“尊敬的各位长辈,各位老师,各位亲朋好友,大家中午好。
首先,非常感谢大家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的升学宴,我感到非常荣幸。”
台下响起一片掌声。
“能取得今天的成绩,首先要感谢我的父母,”明浩的目光投向了正激动地看着他的李建国和王霞,“是他们含辛茹苦地把我养大,教我做人,支持我学习。爸,妈,你们辛苦了!”说着,他又向父母深深鞠了一躬。
王霞的眼圈一下子就红了。
“我还要感谢我的老师们,是你们的悉心教导,让我掌握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感谢我的同学们,和你们一起度过的时光非常快乐。
最后,感谢所有关心我、帮助过我的人。”
“考上大学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会继续努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争取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谢谢大家!”
明浩的讲话朴实无华,却充满了真情实感。
台下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便是觥筹交错,欢声笑语。
李建国端着酒杯,一桌一桌地敬酒,感谢大家的光临。
王霞则忙着招呼客人吃菜。
明浩也端起饮料,跟着父亲一起,向长辈和老师们表达谢意。
席间的气氛非常融洽,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明浩啊,以后出去了,可别忘了咱们这些老邻居。”
“就是,常回家看看!”
“到了大城市,好好照顾自己,有什么困难就跟家里说。”
一句句叮嘱,一声声祝福,都让明浩心里充满了温暖。
他知道,这些都是最朴素也最真挚的情感。
这场宴会,不仅仅是对他成绩的肯定,更是亲情、友情和邻里情的集中展现。
酒宴一直持续到下午两点多才渐渐散去,客人们尽兴而归,李家人的脸上也写满了满足和幸福。
明浩送走了最后一位客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虽然有些疲惫,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这份浓情的感激。
![]()
03
升学宴结束后,李建国和王霞忙着在酒店收拾剩下的东西,结清账目。
明浩觉得宴会厅里人多,空气有些闷,便独自一人先走了出来,想到酒店外透透气。
夏日的午后,阳光依旧有些刺眼,但微风拂过,带着一丝凉爽。
他站在酒店门口的台阶上,看着街上车来人往,心中充满了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的无限遐想。
就在这时,一辆外卖电瓶车急匆匆地从他面前驶过,或许是骑手赶时间,车速很快,带起一阵风。
明浩下意识地往旁边让了一下。
电瓶车过去没多远,突然一个急刹,停在了路边。
骑手似乎在低头看手机,像是在确认什么信息。
片刻之后,那骑手调转车头,又朝着酒店这边骑了过来,这次速度放慢了许多。
明浩并没有太在意,以为只是个普通的外卖小哥在忙碌。
他拿出手机,想给同学发个信息,分享一下今天的心情。
就在他低头看手机的瞬间,那个外卖小哥已经骑到了他跟前。
![]()
明浩感觉到有人靠近,刚一抬头,还没来得及看清对方的脸,就感到腹部传来一阵剧痛。
他“呃”了一声,手机从手中滑落,摔在地上。
他本能地捂住肚子,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外卖小哥。
那是一个看起来比他大不了几岁的年轻人,戴着头盔和口罩,只露出一双眼睛,眼神冰冷得没有一丝温度。
不等明浩做出任何反应,第二下、第三下,冰冷的刀锋接连刺入他的身体。
剧烈的疼痛让他瞬间失去了所有力气,他踉跄着向后退了两步,靠在了酒店的柱子上,然后缓缓地滑倒在地。
整个过程快得令人窒息,前后不过几秒钟的时间。
周围似乎没有人注意到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或者说,没有人来得及反应。
那个外卖小哥行凶之后,没有丝毫停留,立即跨上电瓶车,迅速启动,拐了个弯便消失在车流之中,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明浩躺在冰凉的地面上,鲜血从伤口处不断涌出,染红了他崭新的白衬衫。
他想呼救,却发现自己发不出任何声音。
视线开始模糊,意识也渐渐远去。
他最后看到的,是酒店门口那块写着“福满楼”的金色招牌,在阳光下显得有些刺眼。
为什么?他脑海中闪过最后一个念头,然后便陷入了无边的黑暗。
他刚刚还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转眼间,生命之花却在最灿烂的时刻,被这突如其来的凶残暴力摧残凋零。
喜庆的升学宴刚刚落幕,悲剧的序曲却已在无人察觉的角落悄然奏响。
04
王霞和李建国在酒店里忙活了差不多半个多小时,才算把所有事情都处理妥当。
想着儿子可能在外面等急了,两人便加快脚步走了出来。
“明浩呢?刚才不还在这儿吗?”王霞左右看了看,没见到儿子的身影。
“可能去那边树荫下凉快了吧,这孩子,也不说一声。”李建国说着,也四下张望。
就在这时,酒店门口传来一阵小小的骚动,有人指指点点,还有人发出了惊呼声。
李建国心里咯噔一下,有种不祥的预感。
他和王霞对视一眼,赶紧快步走了过去。
拨开围观的几个人,他们看到了永生难忘的一幕。
他们的儿子,李明浩,静静地躺在地上,身下是一大摊已经开始凝固的暗红色血迹。
他那件崭新的白衬衫,此刻被鲜血浸透,变得触目惊心。
他的眼睛微微睁着,却没有了丝毫神采,脸上还带着一丝没来得及散去的困惑。
“明浩!明浩!”王霞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叫,几乎要瘫倒在地,幸好被李建国一把扶住。
李建国也懵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几分钟前还在跟他们有说有笑的儿子,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快,快打120!打110!”周围有人反应过来,慌忙掏出手机。
李建国颤抖着蹲下身,伸出手想去摸摸儿子的脸,却又不敢,他怕惊扰了儿子,更怕那冰冷的触感。
他的眼泪汹涌而出,这个平日里刚毅的汉子,此刻哭得像个孩子。
很快,救护车和警车呼啸而至。
医护人员迅速对明浩进行了检查,但最终还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王霞听到这个无声的宣判,再也支撑不住,晕了过去。
警察迅速封锁了现场,开始向周围的目击者了解情况。
但由于事发突然,很多人都没看清具体发生了什么,只说看到一个外卖小哥骑车匆匆离开。
“我儿子……我儿子他……”李建国被警察搀扶到一边,语无伦次,巨大的悲痛让他几乎无法思考。
他想不明白,究竟是谁这么丧心病狂,会对一个刚刚考上大学,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孩子下此毒手。
升学宴的喜悦还未完全散去,李家就从幸福的顶峰跌入了绝望的深渊。
红色的喜字还没来得及从窗户上揭下,白色的挽联就要匆匆挂上。
街坊邻居们闻讯赶来,看到这番景象,无不扼腕叹息。
昨天还在羡慕李家出了个状元郎,今天就要安慰他们节哀顺变。
世事无常,莫过于此。
“太惨了,这孩子多有出息啊!”
“凶手是谁啊?抓到了没有?简直是天理难容!”
“老李家这是遭了什么孽啊……”
议论声,叹息声,哭泣声,交织在一起,笼罩着这个刚刚经历了大喜大悲的家庭。
明浩的房间里,书桌上还摊开放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旁边是他写下的人生规划,字迹清晰,充满朝气。
然而,这一切,都随着那冰冷的三刀,戛然而止。
05
明浩的死,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小县城里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人们在震惊和悲痛之余,纷纷谴责凶手的残忍,期盼着警方能尽快破案,将凶手绳之以法,告慰逝者在天之灵。
警方的行动也十分迅速。
通过调取酒店门口及周边路段的监控录像,虽然凶手戴着头盔和口罩,但还是很快锁定了一名有重大作案嫌疑的外卖员。
案发后不到二十四小时,嫌疑人张某就在其租住的屋子里被抓获。
在张某的住处,警方搜出了作案时穿戴的衣物和一把带有血迹的刀具。
面对警方的审讯和确凿的证据,张某对杀害李明浩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消息传出,县城里的人们稍微松了一口气,但更大的疑惑也随之而来:为什么?
这个叫张某的外卖员,和李明浩素不相识,无冤无仇,为什么要下此毒手?
据张某初步交代,他当天因为接单超时被顾客投诉,心情极度郁闷烦躁,骑车路过酒店门口时,看到李明浩站在那里,觉得对方看他的眼神带着不屑和嘲讽,一时冲动之下,便拔刀相向,酿成了惨剧。
“就因为这个?就因为心情不好,觉得别人眼神不对,就杀人?”李建国得到警方的初步案情通报后,完全无法接受这个理由。
他的儿子,品学兼优,待人谦和,怎么会无缘无故用那种眼神看人?
就算真的有什么眼神接触,也不至于招来杀身之祸。
这太荒谬了,太难以置信了。
王霞更是整日以泪洗面,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我儿子死得冤啊,死得太冤了……”
案子虽然看似破了,凶手也抓到了,但这个所谓的“真相”却像一根刺,深深扎在李建国的心里。
他不相信,他优秀的儿子会因为这样一个荒唐的理由惨遭横祸。
这背后,一定还有什么他不知道的事情。
明浩的几个要好的同学也觉得事情有些蹊跷。
他们印象中的明浩,温文尔雅,从不与人争执,更不可能用挑衅的眼神去看一个陌生人。
“叔叔,阿姨,明浩平时连大声说话都很少,怎么会去招惹别人呢?”明浩的同桌小胖来到李家安慰,也表达了自己的困惑。
接下来的几天,李建国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他一遍遍地回忆着升学宴那天前后的点点滴滴,想找出任何可疑的蛛丝马迹。
他去了案发现场,看着地上那片被冲洗过但仍能看出痕迹的地面,心如刀绞。
他甚至想去见见那个凶手张某,想亲口问问他,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
警方那边也在继续深入调查,核实张某的口供,调查其社会关系和过往经历。
虽然张某一口咬定是临时起意,但办案民警也觉得整个案件似乎过于简单,动机也显得有些牵强。
这天,李建国强打精神,去整理明浩的遗物。
看着儿子书桌上摆放整齐的书籍,墙上贴着的篮球明星海报,还有衣柜里叠得整整齐齐的衣服,他的心又一次被撕裂。
突然,他注意到明浩书桌的一个抽屉是锁着的。
这个抽屉,明浩平时都放一些比较私人的东西。
他找到备用钥匙,打开了抽屉。
里面放着一些日记本,几封信,还有一些获奖证书。
李建国随手拿起最上面的一个日记本,翻开了几页。
大多是记录一些学习心得和生活琐事。
他叹了口气,正准备合上,目光却被日记本里夹着的一张折叠起来的纸条吸引住了。
![]()
他小心翼翼地抽出纸条,打开一看,上面只有潦草的一行字,像是什么聊天记录的截图打印出来的。
他的心猛地一沉,凑近了仔细辨认那行模糊的字迹。
李建国拿着纸条的手开始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