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60岁考生异常行为牵出的“跨省考试包过”驾考作弊案,在湖南省湘潭县法院公开审理。组织这起驾考作弊案的犯罪团伙和通过作弊取得驾驶证的考生,均得到了应有的处罚。该犯罪团伙被警方抓获前已帮近90名考生作弊,57名考生非法获证,数量之大令人瞠目结舌。无独有偶,贵州省黄平县近期也破获了一起令人咋舌的驾考作弊案(点击查看详情)。犯罪团伙公然打着“包通过”的旗号,看似简单的字眼背后,实则是一个组织严密的作弊网络。
此类驾考作弊的黑色“产业链”,通过短视频平台搭建账号矩阵,用“老年特供方案”“闭眼过理论考”“考试轻松包过”等话术,配上摆拍的学员领证视频全国招揽学员,利用无线电传输、微型摄像头、微型耳机等设备实施驾考作弊行为。犯罪组织者专门锁定两类考生:科目一考了多次不过的“回炉学员”、想拿摩托车驾照的中老年人。这些群体往往因年龄大、文化程度低被卡在理论考试,成为了犯罪嫌疑人牟利的重点人群。
以身试法代价沉重
组织和参与均会受到法律严惩
组织和参与驾考作弊,绝不是简单的违规行为,而是触犯法律红线的严重犯罪,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驾考作为关乎公共安全的重要考试,属于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范畴,组织驾考作弊的行为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参与作弊者被查处后,之前的“努力”将付诸东流,还将面临罚款和禁考的处罚,可谓得不偿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也指出,申请人在考试过程中有贿赂、舞弊行为的,取消考试资格,已经通过考试的其他科目成绩无效,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千元以下罚款;申请人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领机动车驾驶证。
![]()
6月13日,湘潭市湘潭县人民法院一审宣判了被告人郭某、张某等11人组织考试作弊罪一案。法院认为,11名被告人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其行为均已构成组织考试作弊罪,依法应予惩处。法院判处11人有期徒刑,刑期1年至4年5个月不等,并处1万元至3万元不等罚金。案发后,交管部门对涉案考场做出了停考的处理,并对全市的机动车驾驶人考场进行了整顿。同时,对参与作弊考生进行处理,已经通过考试的其他科目成绩无效,公安交管部门处2000元以下罚款且申请人一年内不得再次申领。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驾驶证的,收缴其机动车驾驶证,撤销机动车驾驶许可,处2000元以下罚款同时三年内不得再次申领。
筑牢安全基石
驾驶人考试的重要意义与法律支撑
驾驶人考试绝非一场简单的测试,它作为交通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通过科目一和科目四的理论考试,能够检测学员对诸如交通信号灯含义、不同路段限速规定、遇到行人时的礼让规则等交通法规知识的掌握牢固程度,从而在学员脑海中构筑起牢固的法律意识与安全意识,时刻约束其在道路上的驾驶行为。
科目二和科目三的实操考试,更是对安全驾驶能力的全方位检验。从科目二的倒车入库时精准控制车辆方向和速度,到侧方停车时对车身与库位距离的把握;再到科目三在实际道路上面对各种复杂路况,如路口转弯、变更车道、通过学校区域等,都需要学员熟练运用驾驶技能,做出正确判断和操作。只有通过这些严格的考试,才能确保上路的驾驶员具备扎实的安全驾驶能力,减少因驾驶技能不足或安全意识淡薄导致的交通事故,从而提高整个道路的通行效率。
![]()
从法律层面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明确规定,驾驶机动车,应当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人考试是取得合法驾驶资格的法定必经程序,只有通过规定科目的考试,才能获得驾驶证,合法驾车上路。若未通过考试就擅自驾车,将被认定为无证驾驶,面临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甚至可能被处十五日以下拘留。这些法律条文的存在,既是对驾驶行为的规范,也是对公众安全的有力保障,彰显了驾驶人考试在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严肃性。
机动车驾驶考试并非简单的“过关游戏”,驾驶资格亦非商品,而是对生命负责的“准入门槛”。当驾驶人坐在方向盘前,其掌控的不仅是自身的生命与财产安全,还关乎路上无数行人和家庭的幸福。中道协驾培分会呼吁全体驾培工作者及每一位学员,认真对待驾驶考试的每个环节,树立“安全比驾驶证更重要”的理念,扎实学习驾驶知识,以诚信筑牢安全驾驶的第一道防线,使每本驾驶证都能经得起安全的检验,让道路上的每次出行都能平安抵达目的地。
文编:弓 芳
审核:刘 硕、卢向英
发布:孙 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