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去年秸秆焚烧扣了1.78亿,核酸造假才罚7万?这事儿在网上吵翻了,农民和网友都直犯嘀咕。
先看秸秆那头。2022年11月到12月,黑龙江监测到594处焚烧火点。省财政直接扣了1.
78亿,不是罚农民,是扣地方财政转移支付。网上传“185人罚1.
78亿”是误传,实际跟农民个人没关系。大气污染防治法有规定,禁烧期第一个火点扣50万,之后每个30万。
594个火点算下来,就成了1.
78亿的扣款。官方说得明白,这钱是逼地方政府管秸秆,不是跟农民较劲。再看核酸那头。
张核子的公司疫情时测了超7亿人次,兰州实验室出过错。2022年11月,员工把阳性标成阴性,后来只罚了7.
35万。济南分公司谎报结果,长沙用非专业人员,罚款最多也就几万块。公司一年开了16家核酸机构,扩张太快管不住,漏洞自然多。
为啥秸秆扣这么多,核酸罚这么少?性质不一样。
秸秆扣款是环保领域,大气法定了标准,每火点实打实扣。核酸罚款是卫健系统,按行政法来,针对具体违规,金额有上限。
环保盯的是蓝天保卫战,跟地方考核挂钩,扣钱是为了动真格。疫情时核酸公司是应急力量,罚太重怕影响检测,现在看这逻辑有后遗症。
农民为啥偷偷烧秸秆?
还田麻烦,设备不够,影响下季播种。
黑龙江地大秸秆多,处理设备跟不上,不烧实在没辙。政策说秸秆还田当肥料好,可农民蹲地头直犯愁:机器咋配?人工咋算?
核酸造假更气人,公司赚得盆满钵满,罚款像挠痒痒。公众觉得不公,公司赚10亿罚7万,法律咋不重惩?秸秆扣款不直接罚农民,可地方财政少了,修路盖学校的钱可能受影响。
核酸罚轻,有人怀疑利益链,公司赚够了,卫健局欠款还没给?
疫情三年,核酸掏空医保,地方债高企,现在常态化检测费用咋扛?
这俩事儿反映治理复杂。环保压力大,罚款当杠杆;疫情应急,罚款求平衡。差距太大容易被误读,有人说财政紧张创收,有人说核酸公司有后台。
真相是,扣款是内部调节,罚款是外部处罚,根本不是一码事儿。秸秆扣钱后,地方加强巡查,机械还田多了,火点少了三成多。
核酸造假后,公司注销20多家子公司,还起诉政府要检测费。张核子转行农业,被限高消费,欠员工钱,可公司还在运营。
网友呼吁重罚核酸造假,至少七位数,甚至追刑责,别让效仿。罚款不是目的,治住问题才是关键。秸秆要推还田设备,核酸要严管资质,两头都得下真功夫。
想知道后续地方咋推秸秆还田?点关注不迷路。具体政策以官方最新通知为准,咱就唠个实在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