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63年,贺龙独子没考上清华,找父亲求助,贺龙:我去学校找个人

0
分享至

1963年高考结束后的一天,贺鹏飞闷闷不乐地回了家。“你这是咋回事嘛?”贺龙关心的问。犹豫了半天,贺鹏飞扭捏的开口说:“爸爸,我差一点就能考上清华了,您...”



见儿子欲言又止,贺龙拍着他的肩膀,示意他说出自己的想法。“我真的很想去清华,您能不能帮我去说说,让人家给我破个例。”贺鹏飞鼓起勇气开口说。

听到这话,贺龙面色沉重地说:“那你就等着吧,我去学校找个人。”贺龙元帅真的打破了不搞特殊的原则吗?贺鹏飞最终是否真的如愿进了清华?

不要叫雨生了

在漫长的革命史上,贺龙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除了拿起菜刀三次举义外,他还是南昌起义的主力。可自从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文化水平不足的短板就逐渐在他身上显现了出来。



为了形成互补,组织专门给他配了一个文学素养较高的政委——关向应。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加,一文一武的逐渐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友。在外人看来,文武合璧的他们就是最佳拍档。

可没想到,就在他们配合默契的时候,关向应却不幸患上了肺结核。行动愈发不便后,他只能留在延安治病。而贺龙,也只能趁着战争间隙去对他进行探望。



有一天贺龙实在太想念关向应了,就让妻子薛明代自己去看望他。见到关向应时,薛明泛着泪花说:“关政委,我来看看你。”关向应赶忙起身招呼她坐下:“你怀着孕怎么还过来了?”

关向应吃力的说:“我和贺龙共事这么多年,也算是生死与共了,我希望他能有个像他一样勇猛的儿子。对了,这些天没事干我给孩子起了个名字...”

没等薛明开口问,他就接着说:“我和贺龙都仰慕岳飞,他的字是鹏举。从这里面各取一个字,就叫‘鹏飞’。”说完,他激动地望着薛明:“就叫鹏飞吧,你看怎么样?”



关向应毕竟是个文化人,起的名字薛明自然觉得好。但她觉得孩子还没出生,起名字未免太早了。可关向应却认为自己已经时日无多,再不取以后恐怕就没机会了。

看着虚弱的关政委,薛明含着眼泪点了头。1944年9月,薛明在一个大雨天生下了一个男孩。得知这个消息,毛主席和周总理等人立刻给贺龙打去了祝贺电话:“贺龙同志,恭喜你半百得子,喜得小龙啊...”

傍晚回到家后,贺龙迫不及待的看了儿子。因为是雨天生的,所以贺龙给儿子取名叫“雨生”,可关向应却坚持要叫孩子“鹏飞”。



自打贺龙有了儿子,关向应便把组织供应的奶粉和牛奶都让给了薛明母子。东西只要一送来,他就会说:“我没有儿子,这奶就让鹏飞喝吧,我要养好后代...

1946年7月21日,关向应因病去世,时年44岁。在追悼会上,致悼词的贺龙忍不住掩面痛哭。会后,悲痛万分的贺龙对薛明说:“儿子以后就叫鹏飞吧,这是关向应同志取的名字。”



就这样,贺鹏飞的名字最终被保留了下来。

爸爸,你能不能帮我去说说

建国后,贺龙因工作关系带着一家住到了北京。虽然社会环境变了,条件也越来越好了,可贺龙对几个孩子的要求还是同样严格。1956年,贺鹏飞进入北京男四中读书。



上学期间,贺龙对他的管理也没有丝毫懈怠。为了磨炼他的意志,增强他的体魄。贺龙带着他学习了很多东西,还把他送去学习了打铁。正因如此,贺鹏飞的身体状况一直很好。

高中毕业后,贺鹏飞因为升学的事情很发愁。按照当时的规定,成绩优异的他完全可以被保送进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习。但对此,贺龙首先提出了反对。



贺龙对他说:“作为贺龙的儿子,就应该拿出点真才实学。我希望你能靠自己的真本事考上大学,而不是以这种方式。”听到父亲的教导,贺鹏飞重重的点头。

自那以后,贺鹏飞便把清华大学当成了自己奋斗的目标。回到中学后,贺鹏飞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了学习上。到了高考那天,他信心满满地走进了考场。



可没想到,天不遂人愿。成绩下来后,贺鹏飞仅差一点就能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了。倍感遗憾之余,贺鹏飞突然想到了父亲。

依照贺龙当时的职务,让他破例进入清华读书那还不是动动嘴皮子的事情。于是,他便把自己的心中所想告诉了贺龙:“爸爸,我是真的想上清华,要不您去帮我说说吧。”



听到这话时,不仅贺龙愣住了,薛明同样也愣了。他们没想到从小严格教导的儿子竟会想到“走后门”,就在薛明以为贺龙要批评儿子时,她却听到贺龙开口说:“我去学校找个人。”

等来的却是这种结果

1963年的一天,清华大学附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人。学校的老师和领导定睛一看,这不是贺龙元帅吗?在众人的注视下,贺龙直奔校长办公室而去。



见到校长后,贺龙主动咨询起了复读和学校内机械系的相关事宜。有了大概了解后,贺龙马不停蹄地回了家。

在贺鹏飞殷切的眼神中,贺龙缓缓开口说道:“我刚刚去问了复读的事,再读一年你肯定能考上。”听到这话,贺鹏飞犹如被泼了一盆冷水,垂头丧气的不知道该说什么。



见此情形,贺龙严肃地说:“我平时都是怎么教导你的,你都不记得了吗?如果我真的开口让校长破个例,我怎么能对得起那些拼尽全力的工农子弟?我要是帮你开了后门,我以后...”

听到父亲的话,贺鹏飞流下了羞愧的泪水。回到附中后,贺鹏飞又全心的投入到了下一轮的备考中。终于在1964年9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机械系。



得知贺鹏飞没有依靠任何关系,而是自己凭借真才实学考进来的时,同学们都十分佩服。1974年,贺鹏飞在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当了副科长。任职期间,他坚持严格把关,工作认真细致。

1992年11月,时任总参装备部部长的贺鹏飞被调任为了海军副司令。在海军装备的发展上,贺鹏飞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值得一提的是,他还促成了我国第一艘航母的购买和制造。



小结

从贺鹏飞身上就可以看出,什么叫“有其父必有其子”。正因为贺龙元帅家教严格,所以贺鹏飞最终才能成长为国家栋梁...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墨斗鱼纪事 incentive-icons
墨斗鱼纪事
墨斗鱼带你看历史
9文章数 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