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2万都不敢吃的水果,你还在吃吗?
这家没有100元出不来的百果园,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抛弃。
不仅是因为百果园质次价高的水果,还因为掌门人余惠勇的一句大话:“我们不会迎合消费者,我们要教他们更加成熟”。
![]()
看到如此论述,无数网友回复到:“挣我的钱,还想教育我,过于搞笑了。”
而事实上,想“教育”人的百果园反而被消费者狠狠地教育了一通。
根据百果园去年的年报,虽然总营收做到了102.73亿元,但对比前年的营收额,实际下降了9.8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净利润还亏损了3.86亿元,对比23年盈余的3.62亿,差了近7.48亿元。
更有甚者,股价更是跌至1.7港元,市值距最高点时蒸发了近65亿港元。
一年之间,百果园蒸发了近68亿人民币,这笔巨大亏损便是消费者狠狠的“报复”。
01
质次价高百果园已经被淘汰了
经历24年风风雨雨的百果园,早已被风雨打得破烂不堪。
![]()
百果园成立了2001年,一直崇尚“良知、信任、利他、创新和成果”五大价值观,坚定奉行“高品质水果届的专家和领导者”的核心理念。
为了实现自己定下的理念,百果园、供应商和加盟商建立起三方闭环式的检验模式,以此来确保每一粒水果到消费者嘴里都是最新鲜且熟的恰到好处的。
严格的品控,让百果园在水果界异军突起,6093家加盟店开遍了全国190个城市,并且以5.6港币的价格在2023年的港交所上市。
更是以绝对优势碾压鲜丰水果和洪九果品,靠着8000多万高粘性会员,成为名副其实的水果销冠。
都说物极必反,经过一年的商业腾飞,百果园便启动了俯冲式的下坡路模式。
某些加盟店不仅以次充好,用腐烂水果做果切,还让没有健康证的员工直接徒手切分水果并手拿装盒,导致其成为24年315打假的众之失地。
![]()
不仅如此,很多加盟店还混淆车厘子大小,变相肆意地提升水果价格,还用陈货次果弥补企业信仰的“三无退货”损失。
这些不顾消费者安全的行为,和百果园一贯提倡的高质理念背道而驰。
在消费者可以自主选择的影响下,百果园危机四伏,不仅门店从顶峰时的6093家急速锐减到今天的5127家,股价更是跌到2港币以下。
正当所有人担心百果园的未来时,百果园的掌门人余惠勇出来为百果园举大旗了。
他郑重其事地对消费者说:“商业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利用消费者的无知,还有一种就是我们这样的教育消费者走向成熟。”
此话一出,“百果园底气何在”的话题直接挂上了热搜,没多久,百果园的股价直接跌下了7个百分点,到达了历史最低点。
![]()
百果园的“高质”果子,慢慢败光了它曾经打下的江山。
02
百果园底和气是消费者给的
回看热搜,不禁让人想问,百果园的自信和底气到底从何而来?
水果质量下降、门店服务下跌、掌门人不迎合消费者,每一种行为都在把百果园推到了消费者的对立面,这样的百果园怕是坚持不了太久了。
而竞争对手,线上门店拼多多、京东和淘宝早已期待已久,它们看准了时机,带着大额补贴和优惠入场,快速夺走了一大批百果园的忠实用户。
反观百果园,对这一切似乎熟视无睹、置若罔闻,依旧保持着“伪高质”的本性,靠着自己的一套旧打法应对新型消费时代的到来。
比如零售店每斤6.98元的阳光玫瑰,百果园依然卖13.9元,利用所谓的高价守住自己的品牌形象。
![]()
而消费者越来越不买账,因为他们可不是冤大头,为了所谓的高质买价不符质的水果,百果园成了他们走向高性价比水果路上的风景。
其实,在这之前,百果园已经开启了“中低端路线”。
其常务副总经理焦岳还再三着重强调:“为了企业发展,2024年下半年,我们要重构“高性价比”产品结构,让所有消费者都能买到高性价比的水果。”
在这项战略的支撑下,2024年年底百果园算是保住了销售额,只是净收益被大打折扣,究其根本是低价造成利润被压缩到了最小。
尽管靠价格战保住了一小部分自己的忠实会员,但百果园已经失掉绝大多数消费者的倾心。
内忧外患,百果园的竞争对手趁此机会疯狂加码,山姆、永辉等大型商超推行"长期降价"策略,而京东选取的是"产地直采,天天低价"的战略。
![]()
凭借低价,大型商超和线上门店火速占领了消费者的心智,百果园的绝大多数消费者早已李百果园而去。
各大竞争者在瓦解了百果园护城河的同时,更击溃了它想要无限扩张的可能性。
加上大环境的消费需求放缓,有量没质的百果园想要生存下去也举步维艰,战略升级别无选择。
03
百果园存在的核心是消费者
说到底,无论采用什么品牌战略,百果园是一家公司,其本质就是一种商业行为,而商业的本质从始至终都是消费者,自始至终都没有变过。
百果园只有认清这一点,重新回归到消费者本身,从消费者手中换取到等价的人民币,为他们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才能救自己于水火之中。
百果园所面对的困境,是所有传统零售业发展受限的缩影而已。
![]()
前20年,百果园能靠“高质”活着,也只是由于自己的品牌理念和消费者附带的“高质”属性重合了而已,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品牌能凌驾于消费者之上。
现在,消费降级,消费者的价值属性早已发生了改变,网络消费也已经改写了市场特点,百果园如果抱着旧饭碗是接触不到新的机会的。
消费者对水果的看法不再是身价的体现,而是满足自己的食欲而已。
在消费多元化的今天,他们宁愿选择高性价比的产品来满足自己水果的需求。
看着百果园的发展现状,专家表示:“传统行业想要发展下去,高端化与平民化必须二选一。”
走好高端化,必须重构生态链和供应链,保证品控强势重压,但显然它并不适合百果园的现状。
如果走向平民化,就必须重立品牌定位,打价格战,和竞争对手硬钢,显然也不适合百果园的情况。
![]()
取其精华,百果园可以采用双轨模式做新的商业尝试,“保留高品质,冲击性价比”或许会带来新的希望。
关闭高租金的线下门店,张开“好果报恩”的双臂拥抱更多的消费者,对“品牌形象进行焕新”都会给百果园带去新的流量和不同的机会。
是否能够重得消费者信任,资本是否能等到转机的出现,都是一场未知的旅行。
倾听市场和消费者的声音,或许未来能够改写。
毕竟,在商业的大潮里,能嫌弃风浪、决定生死的从来都是攥紧腰包的普通人。
参考文章:
经济观察报:《百果园董事长“雷语”炸翻舆论 深陷闭店、食品安全等泥潭》
经纬观天下:《百果园做不了“老大”了》
新浪财经:《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言论引争议,市值蒸发超七成、2024年由盈转亏,夫妇三年内分走近8000万》
金融界:《“教育消费者”?百果园股价一度大跌近7%,“不会迎合消费者”言论错在了哪里?》
大皖网:《月入两万吃不起?起底百果园的资本之路,是消费者“不成熟”还是品牌溢价“爱”不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