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持续推进美丽城市建设。
8月15日,第三个全国生态日如期而至,2025年全国生态日成都市主场活动举行。现场,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2025年度第一批“美丽成都建设”优秀案例,展现我市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美丽四川建设的政治担当和实践成效。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成都以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在生态价值转化、民生福祉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持续发力,持续推进美丽城市建设。从龙泉山巅到锦江之畔,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移步换景……“美丽”在成都处处可见。
和水有关的案例占一半
记者梳理发现,在公布的10个“美丽成都建设”优秀案例中,和“水”有关的案例占比达到一半,包括都江堰市《多措发力 全面保障成都饮用水安全》、青羊区《环保志愿创新——小河长、大作为》、双流区《群“龙”竞渡黄龙溪组团共奏发展主旋律》等。
“都江堰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成都平原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为守护好这一饮用水源,我们持续在设施设备上‘做加法’、源头防控上‘做减法’、共建共治上‘做乘法’、体制机制上‘做除法’。”都江堰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境内地表水考核断面的水质已达到国家II类以上、水质达标率常年保持在100%,助力都江堰市获评全国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还成功创建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锦江作为成都的母亲河,同样牵动着人们的情思,其中也包括学生群体。“我们开展了多年的‘小河长 大环保’行动,以‘小河长’建设为抓手,构建起区级联动、校校参与的环保格局,围绕‘节水、爱水、护水’等主题开展知识普及、公益活动、科研项目等。”青羊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已构建起由流域周边15所学校组成的青羊五大“护河”联盟,举办巡河志愿服务500余次、主题研学教育活动80余次等,覆盖区域内10余万名师生、30万名社区群众。
已评选发布50个优秀案例
2023年至2024年,成都已累计评选发布了3批次40个“美丽成都建设”优秀案例,一体化推进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美丽社区示范建设。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从上百个案例中遴选出新一批优秀案例,旨在进一步起到可示范、可复制、可推广的效果,助力更全面深入推进美丽成都建设,让更多人感受到生态环境改善、美丽成都建设带来的生态价值。
开幕当天,一场雨“洗”出“成都蓝”,PM2.5浓度降至14微克/立方米,创下2013年以来同一天的历史第二佳记录;夕阳映雪山、朝霞伴雪山……眼下,成都世运会接近尾声,赛场外,成都也不断给全球宾客和市民群众带来可感可及的生态环境幸福感。
这些惊艳美好的生态瞬间,正是成都持续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今年以来,成都坚决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奋力谱写美丽成都建设新篇章。从蓝天碧水到绿道蓝网,从产业转型到全民参与,天蓝、地绿、水清和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成都故事”,正不断上演。
“美丽成都建设”优秀案例
■《大同街道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乡村生态价值转化》
■《多措发力 全面保障成都饮用水安全》
■《以绿色低碳为导向 助推邛崃天府新区半导体材料产业功能区转型升级》
■《国家绿色园区之金堂建圈强链之路》
■《全面打造公园城市山水示范新场景——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
■《环保志愿创新——小河长、大作为》
■《“三共”治理新实践·打造社区生态旅游空间》
■《枫树社区全龄友好公园社区建设试点》
■《群“龙”竞渡黄龙溪组团共奏发展主旋律》
■《建设“三区”融合的典范社区——麓湖公园社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