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守护食管健康,远离 “吃出来的癌症”

0
分享至

食管癌是一种与饮食习惯紧密相连的恶性肿瘤,在我国部分地区高发,它也被称为 “吃出来的癌症”。江苏省肿瘤医院放疗科主任医师叶劲军博士提醒,远离食管癌,首先要防止“癌从口入”。2024 年数据显示,食管癌是全球第七大常见恶性肿瘤及癌症死亡第七大原因,在我国呈现地域聚集性,太行山脉附近、安徽、江苏苏北等多地为高发区。地域性差异源于当地饮食习惯(如偏好烫食、腌制食品)、生活方式与环境因素,长期损伤食管黏膜可诱发癌变。

“癌从口入” 要警惕五大危险因素

不良进食习惯:太粗、太快、太烫。长期吃粗硬食物、进食快、咀嚼不细、吃烫食(食管黏膜耐受 50 - 60℃,65℃以上易烫伤),会让食管黏膜反复 “损伤 - 修复 - 再损伤”,慢性炎症可能发展为癌前病变,诱发食管癌。

吸烟 + 饮酒对食管损害协同,同时烟酒人群患病风险是不烟酒者的 15—30 倍。酒精代谢的乙醛(1 类致癌物)损伤 DNA,烟草致癌物也促癌。

腌制、霉变及烧烤食品。腌制食品含亚硝酸盐,霉变食物有黄曲霉毒素,烧烤、油炸食品会产生致癌化合物,长期吃大幅增加食管癌风险。

食管基础疾病。胃食管反流、巴雷特食管等疾病患者,食管癌风险高,尤其是胃食管反流,胃酸腐蚀黏膜可诱发腺癌,这类患者要定期内镜检查。

口腔卫生与营养失衡。腔卫生差(龋齿等)、营养失衡(缺新鲜果蔬、动物蛋白及微量元素、维生素),会增加患病风险,食管癌还有家族聚集性,有家族史人群要警惕。

典型症状“三感一痛” 别忽视

叶劲军提示,食管癌典型症状是 “三感一痛”:吞咽哽噎感(吃固体食物明显);食管异物感(总觉有东西残留);食物通过滞留感(下行不畅);胸骨后疼痛(吞咽时不适)。出现症状要尽快就医,但早期症状轻或无,高危人群定期筛查很关键。

高危人群要定期筛查。符合以下条件属高危人群,建议定期筛查:年龄≥40 岁(45 - 80 岁高发);来自食管癌高发区;有上消化道症状;有食管癌家族史(一级亲属患病);患食管癌前疾病(如慢性食管炎等);有吸烟、酗酒、喜烫食 / 腌制食品等高危因素 。男性发病率、死亡率高于女性,或因男性更多暴露于烟酒等危险因素。

早期筛查有多种手段。叶劲军建议,高危人群可做这些检查。胃镜检查是金标准,也是最直接有效早期诊断方法,直接观察黏膜,通过活检明确病理;食管钡餐造影(GI)可看食管轮廓、蠕动,间接判断病期早晚;CT科评估肿瘤大小、位置及周围情况,有无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MRI适用于CT检查有禁忌,或者考虑食管肿瘤可能侵犯气管、椎体、大血管等重要脏器的人;内窥镜超声(EUS)则兼具诊断与早期治疗作用 。

远离这几类食物

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关键。注意进食细节,吃饭细嚼慢咽,不吃超过 65℃的烫食;不吃腌制、霉变食物,多吃新鲜果蔬,平衡膳食 ;远离烟酒;有家族肿瘤遗传史的人,要定期体检;有胃食管反流等疾病要及时治疗,避免睡前进食;保持口腔卫生,定期查牙;适度运动,维持健康体重,减轻腹部压力对食管影响等。

叶劲军主任强调,高发区或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即便没症状,40 岁起也建议定期筛查。早期发现早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调整生活方式 + 定期监测,能帮我们远离食管癌。

通讯员 胥林花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刘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何雯娜与陈一冰分手后,未婚先孕嫁身家上亿二婚导演,如今幸福吗

何雯娜与陈一冰分手后,未婚先孕嫁身家上亿二婚导演,如今幸福吗

查尔菲的笔记
2025-11-12 16:02:10
新加坡媒体:中国已找到反制美国的办法,世界格局未来更清晰!

新加坡媒体:中国已找到反制美国的办法,世界格局未来更清晰!

普览
2025-11-12 22:50:53
中国领事遭围攻,日本记者:要100多年前,我们就直接打过去了!

中国领事遭围攻,日本记者:要100多年前,我们就直接打过去了!

浅深说
2025-11-13 10:34:33
当45岁宋佳与45岁张柏芝站在一起!我才明白什么叫顶级自律

当45岁宋佳与45岁张柏芝站在一起!我才明白什么叫顶级自律

湘村大余
2025-10-20 18:01:50
为什么全民缴纳社保,以为反对是老板,没想到是打工人。

为什么全民缴纳社保,以为反对是老板,没想到是打工人。

阿伧说事
2025-08-04 09:15:11
同事结婚我随两千,她给打折券,我丢进垃圾桶,次日她发来32条消息

同事结婚我随两千,她给打折券,我丢进垃圾桶,次日她发来32条消息

张道陵秘话
2025-11-13 21:15:26
浦东往返虹桥地区将更快捷!本市这条轨道交通线路建设迎来关键节点

浦东往返虹桥地区将更快捷!本市这条轨道交通线路建设迎来关键节点

上海交通
2025-11-13 10:15:47
陈伟霆妈妈抵京看孙子,何穗晒深褐裙装呼应老公,婆媳首聚超有爱

陈伟霆妈妈抵京看孙子,何穗晒深褐裙装呼应老公,婆媳首聚超有爱

郑丁嘉话
2025-11-13 09:51:44
赵鸿刚首次回应二番战阿曼塔耶夫:只要不犯规,我撑他三掌没问题

赵鸿刚首次回应二番战阿曼塔耶夫:只要不犯规,我撑他三掌没问题

杨华评论
2025-11-13 02:15:15
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必须着眼国际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抢占先机

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必须着眼国际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抢占先机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5-11-12 15:09:26
太难了!佛山一家具厂放假16天,网友:员工想多挣点钱过年都难…

太难了!佛山一家具厂放假16天,网友:员工想多挣点钱过年都难…

火山诗话
2025-11-12 22:09:04
我招待老乡一周花11万,走时他们只字不提,一周后律师敲响我家门

我招待老乡一周花11万,走时他们只字不提,一周后律师敲响我家门

牛魔王与芭蕉扇
2025-10-15 17:15:08
当年“五星红旗”仅得5票,而三号作品得了342票,为何选了前者

当年“五星红旗”仅得5票,而三号作品得了342票,为何选了前者

浩渺青史
2025-11-12 18:34:03
柿子被关注!医生发现:高血脂患者常吃柿子,或减少4种并发症!

柿子被关注!医生发现:高血脂患者常吃柿子,或减少4种并发症!

泠泠说史
2025-11-11 17:11:22
斯诺克最新战报!世界冠军被罚16分,肖国栋单局逆转,追到2-2!

斯诺克最新战报!世界冠军被罚16分,肖国栋单局逆转,追到2-2!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11-14 00:09:05
李彦宏:不管芯片厂商赚多少钱,芯片上的模型要产生十倍价值应用要创造百倍价值,这才健康

李彦宏:不管芯片厂商赚多少钱,芯片上的模型要产生十倍价值应用要创造百倍价值,这才健康

澎湃新闻
2025-11-13 14:54:27
传播煽动分裂国家言论,充当“台独”打手帮凶 起底台湾网红温子渝陈柏源

传播煽动分裂国家言论,充当“台独”打手帮凶 起底台湾网红温子渝陈柏源

上游新闻
2025-11-13 15:19:04
詹皇发展联盟状态拉满!湖人冲冠窗口期正式打开

詹皇发展联盟状态拉满!湖人冲冠窗口期正式打开

7号观察室
2025-11-13 12:10:40
戏都没演明白还当评委,自己都没拿过奖,坐在评审团位置不心虚吗

戏都没演明白还当评委,自己都没拿过奖,坐在评审团位置不心虚吗

蕾爸退休日记
2025-10-27 23:10:09
酸菜再次被关注!医生发现:三高患者常吃酸菜,或出现4种变化

酸菜再次被关注!医生发现:三高患者常吃酸菜,或出现4种变化

华庭讲美食
2025-11-13 14:14:18
2025-11-14 04:59:00
现代快报 incentive-icons
现代快报
以“讲真话办实事树正气”为办报宗旨、以“新新闻新文化”为特色定位的新型主流媒体。
104655文章数 14060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高市早苗扯着眼皮诉苦:我现在每天只睡2小时

头条要闻

高市早苗扯着眼皮诉苦:我现在每天只睡2小时

体育要闻

跟豪门传了十年绯闻,他却偏要“择一队终老”

娱乐要闻

王鹤棣孟子义真要搭?

财经要闻

源峰25亿赌局!汉堡王中国"卖身"求生

科技要闻

月产能突破百万片,中芯国际Q3净利增43.1%

汽车要闻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欧拉5预售价10.98万起

态度原创

游戏
健康
手机
旅游
数码

Steam 主机官宣!《天国:拯救 2》销量突破 400 万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手机要闻

澎湃OS 3第三批推送:小米14、REDMI K70系列全覆盖,你收到了吗

旅游要闻

11月13日最佳情报|济南大明湖斑斓如诗,初冬珍珠泉斑斓多姿

数码要闻

三星 Galaxy Book6 Pro 成绩又现,确认 X7 358H 搭载 B390 核显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