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守护食管健康,远离 “吃出来的癌症”

0
分享至

食管癌是一种与饮食习惯紧密相连的恶性肿瘤,在我国部分地区高发,它也被称为 “吃出来的癌症”。江苏省肿瘤医院放疗科主任医师叶劲军博士提醒,远离食管癌,首先要防止“癌从口入”。2024 年数据显示,食管癌是全球第七大常见恶性肿瘤及癌症死亡第七大原因,在我国呈现地域聚集性,太行山脉附近、安徽、江苏苏北等多地为高发区。地域性差异源于当地饮食习惯(如偏好烫食、腌制食品)、生活方式与环境因素,长期损伤食管黏膜可诱发癌变。

“癌从口入” 要警惕五大危险因素

不良进食习惯:太粗、太快、太烫。长期吃粗硬食物、进食快、咀嚼不细、吃烫食(食管黏膜耐受 50 - 60℃,65℃以上易烫伤),会让食管黏膜反复 “损伤 - 修复 - 再损伤”,慢性炎症可能发展为癌前病变,诱发食管癌。

吸烟 + 饮酒对食管损害协同,同时烟酒人群患病风险是不烟酒者的 15—30 倍。酒精代谢的乙醛(1 类致癌物)损伤 DNA,烟草致癌物也促癌。

腌制、霉变及烧烤食品。腌制食品含亚硝酸盐,霉变食物有黄曲霉毒素,烧烤、油炸食品会产生致癌化合物,长期吃大幅增加食管癌风险。

食管基础疾病。胃食管反流、巴雷特食管等疾病患者,食管癌风险高,尤其是胃食管反流,胃酸腐蚀黏膜可诱发腺癌,这类患者要定期内镜检查。

口腔卫生与营养失衡。腔卫生差(龋齿等)、营养失衡(缺新鲜果蔬、动物蛋白及微量元素、维生素),会增加患病风险,食管癌还有家族聚集性,有家族史人群要警惕。

典型症状“三感一痛” 别忽视

叶劲军提示,食管癌典型症状是 “三感一痛”:吞咽哽噎感(吃固体食物明显);食管异物感(总觉有东西残留);食物通过滞留感(下行不畅);胸骨后疼痛(吞咽时不适)。出现症状要尽快就医,但早期症状轻或无,高危人群定期筛查很关键。

高危人群要定期筛查。符合以下条件属高危人群,建议定期筛查:年龄≥40 岁(45 - 80 岁高发);来自食管癌高发区;有上消化道症状;有食管癌家族史(一级亲属患病);患食管癌前疾病(如慢性食管炎等);有吸烟、酗酒、喜烫食 / 腌制食品等高危因素 。男性发病率、死亡率高于女性,或因男性更多暴露于烟酒等危险因素。

早期筛查有多种手段。叶劲军建议,高危人群可做这些检查。胃镜检查是金标准,也是最直接有效早期诊断方法,直接观察黏膜,通过活检明确病理;食管钡餐造影(GI)可看食管轮廓、蠕动,间接判断病期早晚;CT科评估肿瘤大小、位置及周围情况,有无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MRI适用于CT检查有禁忌,或者考虑食管肿瘤可能侵犯气管、椎体、大血管等重要脏器的人;内窥镜超声(EUS)则兼具诊断与早期治疗作用 。

远离这几类食物

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关键。注意进食细节,吃饭细嚼慢咽,不吃超过 65℃的烫食;不吃腌制、霉变食物,多吃新鲜果蔬,平衡膳食 ;远离烟酒;有家族肿瘤遗传史的人,要定期体检;有胃食管反流等疾病要及时治疗,避免睡前进食;保持口腔卫生,定期查牙;适度运动,维持健康体重,减轻腹部压力对食管影响等。

叶劲军主任强调,高发区或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即便没症状,40 岁起也建议定期筛查。早期发现早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调整生活方式 + 定期监测,能帮我们远离食管癌。

通讯员 胥林花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刘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欧委会要求欧盟成员排除中兴、华为设备,外交部:损人不利己

欧委会要求欧盟成员排除中兴、华为设备,外交部:损人不利己

澎湃新闻
2025-11-11 15:38:26
史诗级!1.2亿镑顶级“节拍器”空降曼联!追逐41球射手+顶级中卫

史诗级!1.2亿镑顶级“节拍器”空降曼联!追逐41球射手+顶级中卫

头狼追球
2025-11-11 17:24:46
中美俄每月养老金对比:美国一个月1.3万,俄罗斯1692元,中国呢

中美俄每月养老金对比:美国一个月1.3万,俄罗斯1692元,中国呢

阿伧说事
2025-11-11 10:40:35
太子集团台湾高管交保后笑容满面,岛内博主批:民进党当局默许诈骗

太子集团台湾高管交保后笑容满面,岛内博主批:民进党当局默许诈骗

海峡导报社
2025-11-11 08:31:02
你见过行为怪异的人吗?网友:这些人可比变态变态多了啊

你见过行为怪异的人吗?网友:这些人可比变态变态多了啊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8 00:15:03
1-3到4-3!斯诺克世界第2冲赛点,赵心童3局仅得23分,或无缘4强

1-3到4-3!斯诺克世界第2冲赛点,赵心童3局仅得23分,或无缘4强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11-12 05:17:29
奇瑞大佬炮轰“瞬间刹停”!网友解惑:开车那个司机叫“瞬间”…

奇瑞大佬炮轰“瞬间刹停”!网友解惑:开车那个司机叫“瞬间”…

火山诗话
2025-11-12 05:59:44
中国海军航母发展新动向:10万吨核动力航母呼之欲出。

中国海军航母发展新动向:10万吨核动力航母呼之欲出。

时时有聊
2025-11-12 07:34:20
皇马内讧升级!两大核心公开对喷!阿隆索镇不住,银河战舰成笑话

皇马内讧升级!两大核心公开对喷!阿隆索镇不住,银河战舰成笑话

阿泰希特
2025-11-11 10:25:39
科技股大降温,A股新主线曝光

科技股大降温,A股新主线曝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1 20:10:00
56岁老汉相亲完提出试婚,阿姨:可以,但是你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

56岁老汉相亲完提出试婚,阿姨:可以,但是你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

卡西莫多的故事
2025-11-06 10:18:35
苏州警方通报骑警因操作失误擦碰观众:对涉事队员批评教育,三名伤者均已离院回家

苏州警方通报骑警因操作失误擦碰观众:对涉事队员批评教育,三名伤者均已离院回家

界面新闻
2025-11-11 16:55:19
一年蒸发了10亿元,从网红白酒到狗都不喝,究竟发生了什么?

一年蒸发了10亿元,从网红白酒到狗都不喝,究竟发生了什么?

法老不说教
2025-11-06 20:45:28
人到老年才明白的12个道理,别等80-90岁才明白,一切都晚了

人到老年才明白的12个道理,别等80-90岁才明白,一切都晚了

情感大使馆
2025-11-10 09:49:53
两亿齐飞!阿森纳有意米兰王牌,转会费或超1亿欧,制服组升级

两亿齐飞!阿森纳有意米兰王牌,转会费或超1亿欧,制服组升级

小金体坛大视野
2025-11-12 08:37:21
有一种比高潮更爽的快乐,它让你“如有神助”!

有一种比高潮更爽的快乐,它让你“如有神助”!

水木然
2025-11-11 23:06:25
吉林省纪委监委通报:邢树纲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吉林省纪委监委通报:邢树纲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鲁中晨报
2025-11-11 19:11:02
恭喜!刘子琪官宣与张雨绮恋情,晒合照一起过春节,男方身份曝光

恭喜!刘子琪官宣与张雨绮恋情,晒合照一起过春节,男方身份曝光

科学发掘
2025-11-11 13:07:53
35分10板11助!哈登燃尽自己,NBA神级纪录诞生,快船迎魔鬼赛程

35分10板11助!哈登燃尽自己,NBA神级纪录诞生,快船迎魔鬼赛程

世界体育圈
2025-11-11 15:48:21
仗打不下去了!全世界都没料到,俄罗斯突然把朝鲜“卖了”?

仗打不下去了!全世界都没料到,俄罗斯突然把朝鲜“卖了”?

趣生活
2025-11-11 19:19:54
2025-11-12 09:04:49
现代快报 incentive-icons
现代快报
以“讲真话办实事树正气”为办报宗旨、以“新新闻新文化”为特色定位的新型主流媒体。
104488文章数 14059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牛弹琴:印巴首都接连发生惨烈爆炸 莫迪动向不同寻常

头条要闻

牛弹琴:印巴首都接连发生惨烈爆炸 莫迪动向不同寻常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澜沧古茶暴雷:经销商库存压顶 收入暴降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时尚
旅游
亲子
家居
房产

“廓形穿衣法”太火了!掌握这5个法则让你美一整个冬天

旅游要闻

打破“守摊思维”,庐山旅游账本透出新变化

亲子要闻

为什么没人晒这样的娃!

家居要闻

国美学子 打造筑梦空间

房产要闻

海口湾,1300亩巨无霸地块登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