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销60亿到落败退场,曾经让百事可乐都忌惮的健力宝到底是被谁杀死了呢?
要说中国最火的国产饮料,健力宝必须霸榜第一。巅峰时期,它是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指定饮料,是家家户户婚宴上的标配,一年销售额高达60亿。连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都得敬畏三分。当年那句“要想身体好,请喝健力宝”的广告语,几乎刻进了每个80、90后的DNA里。
可如今在超市的货架上,它常常被挤在角落。10后的年轻人路过时甚至会疑惑,这是什么年代的饮料?健力宝这种火了40年的“东方魔水”到底栽在哪一步了呢?
1984年,广东三水酒厂的技术员李经纬偶然得知中国运动员要参加洛杉矶奥运会,敏锐地嗅到了商机。他拉着团队研发出一款含电解质的橙味饮料,取名健力宝,专门为运动员补充能量。没想到这款饮料借着奥运会的东风一炮而红。
当中国女排姑娘们夺冠后,举起健力宝庆祝时,全国人民都记住了这个品牌。一时间,健力宝成了国民骄傲的代名词,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工厂24小时不停工都供不应求。
上世纪90年代,健力宝迎来了黄金时代。1990年,北京亚运会健力宝再次成为指定饮料,借着这波热度,它的年销售额突破15亿。1997年,健力宝的销量达到顶峰,年销售额高达60亿,在中国饮料市场的份额远超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那时候,无论是大城市的商场还是小县城的小卖部,健力宝都是绝对的C位。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拎上几瓶健力宝,比送茅台还体面。
可谁也没想到,这个风光无限的饮料帝国会在短短几年内迅速衰落。这一切还要从一场股权之争说起。
2001年,健力宝的创始人李经纬因为年龄和健康原因逐渐退居二线。三水市政府开始主导健力宝的改制。原本,李经纬团队想回购股权,继续把健力宝做下去。但最终,浙江商人张海以3.38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健力宝75%的股权。
张海接手后,并没有专注于饮料业务,而是把健力宝当成了资本运作的工具。他一会儿搞足球俱乐部,一会儿投资房地产,把健力宝的资金挪用到各种与主业无关的领域。更离谱的是,他还盲目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比如“第五季”“爆果汽”等,试图用花哨的包装和概念吸引年轻人,却忽略了健力宝最核心的产品。结果这些新产品销量惨淡,反而稀释了健力宝的品牌价值。
2005年,张海因涉嫌挪用资金,被警方逮捕。健力宝陷入了混乱。此后,健力宝又经历了多次易主,像走马灯一样,换了好几任老板,每任老板都有自己的想法,导致健力宝的发展战略飘忽不定。有的老板想把它打造成高端饮料,有的老板又想走亲民路线,结果是高不成低不就,把老顾客都给弄丢了。
除了管理层的混乱,健力宝在产品创新上也犯了致命错误。在健力宝最火的时候,它的橙蜜味是独一份儿的,那种甜中带点酸,还有点气泡的口感,让很多人回味无穷。可几十年过去了,健力宝的味道几乎没什么变化,而竞争对手却在不断推陈出新。可口可乐推出了姜味款、樱桃味等各种口味,还根据不同人群推出了零度可乐、纤维可乐;国产饮料也不甘示弱,农夫山泉的东方树叶、茶π,元气森林的气泡水都凭借口感和营销手段俘获了年轻人的心。相比之下,健力宝就像一个停留在上世纪的老古董,除了经典的橙蜜味,几乎拿不出能打的新产品。
营销方面,健力宝更是被远远甩在了后面。在健力宝辉煌的年代,它主要靠电视广告和体育赛事营销,这在当时确实很有效。可到了互联网时代,健力宝的营销方式却没能跟上节奏,还是一味地搞老一套,要么强调经典味道,要么打感情牌,说自己是民族品牌,可这些都很难打动年轻消费者。先前健力宝还想蹭一下国潮的热度,推出了一款印有复古图案的包装,结果因为设计太丑,被网友吐槽还不如不换。
说到底,健力宝的衰落不是偶然,而是它没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太过于沉迷曾经的辉煌。就像网友说的,不是健力宝不好喝了,是我们有了更好的选择。但不管怎样,它都已经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那个橙黄色的罐子,承载着太多人的青春回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