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妈!清华!我真的考上清华了!"方毅冲进客厅,手里挥舞着那张红色的录取通知书,激动得脸都红了。
韩梅从沙发上猛地站起来,接过通知书,双手颤抖着看着上面的字迹。眼泪瞬间涌了出来,她紧紧抱住儿子。
"毅儿,你做到了。真的做到了。"韩梅的声音哽咽着。
"妈,别哭了,这是好事啊。"方毅拍拍母亲的后背,"对了,你还记得我爸当年留下的那张纸条吗?今天是不是该打开看看了?"
韩梅的身体明显僵了一下。她松开儿子,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
"妈,别去了,今天这么高兴的日子......"方毅见母亲脸色不对,连忙拉住她的手。
"不。"韩梅停下脚步,转身看着儿子,眼神变得坚定起来,"15年了,也该有个了结了。"
她走向卧室,拉开抽屉,取出一个已经有些生锈的小铁盒。盒子里静静躺着一张泛黄的纸条,就像15年前那样,一直在等待着这一天。
01
15年前的春天,梧桐县人民法院里弥漫着一股沉闷的味道。
韩梅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调解室,3岁的方毅紧紧抓着她的手,小脸蛋上还挂着泪珠。
"妈妈,爸爸为什么不要我们了?"方毅仰着小脸问道,声音带着哭腔。
"毅儿乖,爸爸不是不要我们,他只是......"韩梅蹲下来,用袖子擦掉儿子脸上的泪水,话说到一半却再也说不下去了。
马俊已经坐在调解室里,西装革履,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身边坐着一个化着精致妆容的年轻女人。那女人穿着一身名牌,脖子上戴着粗粗的金项链,正在低头看手机,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你们来了。"马俊看都没看韩梅一眼,只是瞥了一眼方毅,"抓紧时间吧,我下午还有个会。"
调解员是个40多岁的中年女性,戴着厚厚的眼镜,看起来很和善。她翻开面前的案卷,清了清嗓子。
"今天主要就孩子的抚养权和抚养费问题进行最后协商。马先生,你的意见是?"
"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马俊翘着二郎腿,"孩子跟她,我每个月给500块钱抚养费。"
"500?"韩梅的声音突然提高了好几个分贝,引得方毅吓得往她身后躲,"马俊,你开着30万的奥迪,住着200平的别墅,给你亲生儿子就500块?"
"我凭什么给更多?"马俊冷笑一声,"你一个高中都没毕业的女人,能把孩子教成什么样?将来还不是跟你一样,没出息。500块已经够意思了。"
身边的年轻女人终于抬起头,用一种审视的目光打量着韩梅。韩梅今天穿的是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蓝色外套,脚上是双不到50块钱的布鞋,和马俊身边那个女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方毅被这番话吓哭了,紧紧抱住妈妈的腿,小身体一抽一抽的。
"马先生,请注意您的言辞。"调解员皱着眉头,显然对马俊的态度很不满,"孩子还在这里。"
"我说的是事实。"马俊站起身,理了理西装,"韩梅,我最后说一遍,离婚协议你签不签?不签我们法院见。到时候可就不是500块的事了。"
韩梅看着面前这个曾经朝夕相处的男人,感觉如此陌生。她想起刚结婚时,马俊还会在她生病时熬粥给她喝,会在她生气时哄她开心。可现在,他连看都不愿意看她一眼。
"妈妈,我不要爸爸了。"方毅突然抬起头,用稚嫩的声音说道,"我只要妈妈。"
这句话让韩梅的心彻底碎了。她深吸一口气,拿起桌上的笔,在离婚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马俊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时,突然从西装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得很小的纸条,随手扔在桌子上。
"这是什么?"韩梅疑惑地看着那张纸条。
"等你儿子有出息了再打开。"马俊头也不回地往外走,"不过估计这辈子你都没机会看了。"
身边的女人跟在他后面,临出门时还回头看了韩梅一眼,眼神里满是得意。
韩梅拿起那张纸条,想要打开看看,但方毅的哭声让她心烦意乱。她把纸条塞进包里,抱起儿子走出了法院。
春天的阳光很温暖,但韩梅却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寒冷。
02
离开梧桐县的那天下午,韩梅只带了两个旧行李箱。她抱着方毅坐在长途汽车上,看着窗外熟悉的景色渐渐远去。
"妈妈,我们要去哪里?"方毅窝在韩梅怀里,小手紧紧抓着她的衣服。
"去一个新地方,一个只属于我们的地方。"韩梅轻抚着儿子的头发,"毅儿不怕,有妈妈在。"
青河市比梧桐县大多了,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韩梅在城中村租了一间20平米的单间,房租800块,押一付三,光房租就花了她3200块。
房子很小,只有一张单人床,一个小衣柜,一张破旧的桌子。厕所和厨房都是公用的,住在同一层楼的还有七八户人家。
"妈妈,这里好小啊。"方毅站在房间中央,转了一圈。
"是小了点,但是很温馨。"韩梅收拾着行李,"而且房租便宜,我们能省下钱给毅儿买好吃的。"
第一个星期,韩梅跑了十几家超市和商店,终于在一家大型超市找到收银员的工作。店长是个40多岁的胖男人,上下打量了韩梅好几遍。
"有经验吗?"
"没有,但我学得很快。"韩梅紧张地搓着手。
"工资2800,每天工作12小时,周末不休息。干不干?"
"干!"韩梅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第一天上班,韩梅手忙脚乱,几次算错账。旁边的收银员小丽悄悄提醒她:"慢一点,别紧张。"
"谢谢。"韩梅感激地看着这个比自己小好几岁的女孩。
"你一个人带孩子?"小丽问道。
"嗯,离婚了。"韩梅低声说道。
"不容易。"小丽叹了口气,"我也是单亲妈妈,孩子跟着奶奶。"
下班后,韩梅急急忙忙赶回家,方毅已经饿得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她心疼地抱起儿子,发现他小脸蛋都饿瘦了。
"毅儿,妈妈回来了。"
方毅揉着眼睛醒来,"妈妈,我饿。"
韩梅翻遍了所有口袋,只找到12块钱。她下楼买了一袋面条和两个鸡蛋,给儿子煮了一碗热腾腾的鸡蛋面。
"真香!"方毅大口大口地吃着,"妈妈,你也吃。"
"妈妈不饿,毅儿多吃点。"韩梅坐在旁边看着儿子吃面,自己的肚子却咕咕直叫。
一个月后,韩梅领到了第一份工资2800块。扣掉房租800,水电费200,买菜钱500,剩下的钱要省着花。
"妈妈,我想吃肯德基。"有天路过快餐店时,方毅看着橱窗里的炸鸡,咽了咽口水。
韩梅蹲下来,摸摸儿子的头:"毅儿乖,妈妈给你做更好吃的鸡腿,好不好?"
"真的吗?"方毅眼睛亮了起来。
"当然是真的。"韩梅笑着说,心里却在心疼那20块钱的鸡腿。
回到家,韩梅用仅有的20块钱买了两个鸡腿,放了很多调料,做成红烧鸡腿。看着方毅吃得津津有味,她自己却只喝了一碗白粥就说饱了。
为了增加收入,韩梅开始到处找兼职。她在报纸上看到附近一家小饭馆招刷碗工,晚上6点到11点,一小时8块钱。
"能带孩子吗?"韩梅问饭馆老板。
老板是个60多岁的老头,看了看乖乖站在一旁的方毅,点点头:"可以,但不能影响工作。"
就这样,韩梅开始了白天超市,晚上饭馆的双重生活。方毅太小没人照顾,她只能把儿子带到饭馆,让他在角落里的小桌子上做作业或睡觉。
"韩梅,要不你考虑再找个人?"同事小丽有天下班后建议道,"一个女人带孩子太辛苦了。我认识几个不错的男人,可以介绍给你。"
"不用。"韩梅头也没抬,继续整理收银台,"我和毅儿过得很好。"
"可是你这样太累了,孩子也跟着受罪。"小丽心疼地看着她。
"毅儿不苦,我们母子俩相依为命,比什么都强。"韩梅的语气很坚定。
方毅5岁那年,韩梅看到小区里其他孩子都在学各种特长,她也想给儿子报个班。围棋班离家最近,学费一期1200元。韩梅数了数自己的存款,只有800块。
她开始节约每一分钱,早餐不吃,中午只买最便宜的菜,晚上在饭馆干活时偷偷啃老板给的剩馒头。整整攒了三个月,终于凑齐了学费。
"妈妈,围棋老师说我很有天赋呢。"方毅兴奋地跑回家,小脸蛋红扑扑的。
"是吗?那毅儿要好好学,将来说不定能当围棋大师。"韩梅摸摸儿子的头,心里暗暗高兴。
为了省钱,韩梅经常买特价的临期食品。有一次买了快过期的牛奶,她自己喝了结果拉肚子三天,但她绝不让儿子喝一口。
"妈妈,你怎么了?"方毅看到妈妈脸色苍白,担心地问道。
"没事,妈妈只是有点累。"韩梅强撑着笑容。
方毅7岁时,有次放学回家看到妈妈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手里还拿着针线,旁边放着一堆需要缝补的衣服。这是韩梅新找的兼职,给附近的服装厂做手工活,一件衣服2毛钱。
"妈妈。"方毅轻轻摇醒韩梅。
韩梅猛然惊醒,看看墙上的钟,已经晚上9点了。"毅儿,饿了吧?妈妈马上做饭。"
"妈妈,我已经长大了。"方毅认真地看着妈妈,"以后我来做饭好不好?我会煮面条,还会煎鸡蛋。"
那一刻,韩梅的眼泪差点掉下来。她抱住儿子,感受着这个小小身体带来的温暖。
03
方毅读小学二年级时,班主任孙老师专门找到韩梅。那是个周五的下午,韩梅刚下班就接到老师的电话。
"韩女士,你现在有时间吗?我想和你聊聊方毅的情况。"孙老师的声音听起来有些严肃。
韩梅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老师,是毅儿在学校犯错误了吗?"
"不是的,你先过来吧。"
韩梅急急忙忙赶到学校,孙老师正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她是个30多岁的女老师,看起来很温和。
"孙老师,毅儿是不是......"
"韩女士,你先坐。"孙老师放下手中的笔,"方毅这孩子很聪明,这点毋庸置疑。他的数学天赋特别突出,经常能想出和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解题方法。"
韩梅松了口气,"那就好,我还以为......"
"但是。"孙老师话锋一转,"我发现他上课有时会走神,而且总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里,不太愿意和其他同学交流。是不是家里有什么情况?"
韩梅有些尴尬,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可能是......可能是我工作比较忙,陪他的时间少了。"
"这样吧,我建议方毅参加学校的数学兴趣班。"孙老师拿出一张报名表,"他在这方面确实很有天赋,说不定将来能在数学竞赛上有所建树。"
韩梅接过报名表,看到学费一栏写着500元,心里一沉。
"韩女士?"孙老师见她半天不说话。
"哦,好的,我回去考虑考虑。"韩梅勉强笑了笑。
回到家,韩梅翻遍了所有口袋和抽屉,凑齐了480元。还差20块钱。她咬咬牙,去敲了隔壁邻居的门。
"刘姐,能借我20块钱吗?明天就还。"
邻居刘姐是个好心人,二话不说就把钱借给了她。第二天一早,韩梅就去学校交了报名费。
数学兴趣班的老师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姓张。他很快就发现了方毅的特别之处。
"这孩子的数学思维真的很敏锐。"张老师对韩梅说,"他能用小学二年级的知识解出四年级的题目。"
方毅在数学方面确实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小学三年级就能解初中的数学题,四年级时已经开始自学高中数学了。
"妈妈,张老师说我可以参加市里的数学竞赛。"方毅兴奋地跑回家。
"真的吗?"韩梅放下手中的针线活,"毅儿真厉害。"
五年级时,方毅参加了青河市小学生数学竞赛,获得了二等奖。当他捧着奖状跑回家时,韩梅激动得眼泪都出来了。
"妈妈,我得奖了!奖状上还有我的名字呢。"方毅把奖状递给妈妈。
韩梅接过奖状,看着上面的字,心里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自豪感。她突然想起了马俊当年说的那句话——"能把孩子教成什么样?将来还不是跟你一样,没出息。"
"妈妈,你怎么了?"方毅见妈妈发呆。
"没什么,妈妈只是太高兴了。"韩梅抱住儿子,"毅儿是妈妈的骄傲。"
初中时,方毅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青河市最好的中学——青河一中。但这所学校的学费让韩梅犯了愁:一年8000元,对她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韩女士,您可以申请助学贷款。"学校的财务老师建议道。
韩梅跑遍了所有银行,填了无数张表格,最终申请到了助学贷款。当她把录取通知书拿回家时,方毅正在做作业。
"毅儿,妈妈能力有限,但绝不会让你因为钱的事耽误学习。"韩梅郑重地对儿子说。
"妈,我知道。"方毅握住妈妈的手,那双手因为长年劳作变得粗糙,"我会努力的,不会让你失望。"
初中三年,方毅不仅成绩优异,还积极参加各种数学竞赛。初二那年,他获得了全国初中数学竞赛省级三等奖。
也是在这一年,韩梅通过夜校学习和自学,终于考取了会计证。她从超市辞职,到一家小公司做会计,工资涨到了6000元。
"妈,你真厉害!"方毅看到妈妈的会计证书,竖起大拇指。
"还不是为了给我儿子创造更好的条件。"韩梅笑着说,但心里想的是另一句话:马俊,你看到了吗?我这个"没文化"的女人也能有出息。
那天晚上,韩梅破天荒地做了一桌好菜庆祝。红烧肉、糖醋排骨、蒸蛋羹,还买了一瓶饮料。
"今天怎么这么丰盛?"方毅惊讶地看着满桌子菜。
"庆祝妈妈有了新工作,以后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韩梅给儿子夹了一块排骨。
"妈,辛苦你了。"方毅突然说道,眼睛有些红。
"傻孩子,为了你,再辛苦妈妈也愿意。"
04
高中三年对韩梅和方毅来说是人生的转折点。方毅进入青河一中的重点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韩梅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妈,我想参加数学竞赛培训班。"高一下学期,方毅拿着一张报名表回家。
韩梅接过报名表,看到学费一栏:15000元。她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个培训班很厉害的,去年有三个学生获得全国一等奖,都被清华北大提前录取了。"方毅兴奋地说,"老师说我有希望。"
韩梅看着儿子期待的眼神,咬咬牙:"行,妈妈想办法。"
为了凑这15000元,韩梅几乎用尽了所有办法。她把存款全部取出来,又向同事借了5000块,还找银行贷了款。
"韩梅,你这样值得吗?"同事小王担心地问她,"万一孩子考不上怎么办?"
"我相信我儿子。"韩梅的语气很坚定。
培训班的强度很大,每天晚上和周末都要上课。方毅经常学到很晚才回家,韩梅总是在门口等着他。
"妈,你怎么不睡?"方毅推开门,看到妈妈坐在沙发上。
"等你回来才能睡得踏实。"韩梅站起来,"饿了吧?妈妈给你热了粥。"
高二那年,方毅参加全国高中数学竞赛,获得了省级一等奖。拿到获奖证书的那天,他激动得一夜没睡。
"妈,我拿一等奖了!"方毅挥舞着证书,"清华大学可以降60分录取我!"
韩梅接过证书,看着上面方毅的名字,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妈,你怎么哭了?"
"高兴的,妈妈太高兴了。"韩梅擦掉眼泪,"毅儿,你真的太厉害了。"
那天晚上,韩梅拿出那个小铁盒,看着里面的纸条发呆。15年了,方毅已经这么优秀了,要不要打开看看?
但最终她还是把盒子放了回去。还没到时候,她心里有个声音在说。
高三的学习更加紧张,方毅几乎每天都要学到深夜。韩梅每天晚上都会给他准备夜宵,牛奶、水果、点心,从不间断。
"妈,你也早点睡吧。"方毅看到妈妈又在收拾厨房。
"没事,妈妈不困。"韩梅说着,但眼睛里明显有血丝。
为了不影响儿子学习,韩梅把所有的兼职都停了,专心照顾方毅的生活。收入少了一半,但她毫不在意。
高考前一个月,方毅的压力很大,经常失眠。
"妈,我有点紧张。"一天晚上,方毅坐在床边对妈妈说。
"紧张是正常的,说明你在乎。"韩梅坐到儿子身边,"但是毅儿,妈妈相信你。这么多年来,你从来没有让妈妈失望过。"
"万一我考砸了怎么办?"
"不会的。"韩梅拍拍儿子的肩膀,"就算真的考砸了,你还是妈妈最棒的儿子。"
高考那两天,韩梅在考场外整整等了6个小时。看到儿子走出考场,她急忙迎了上去。
"怎么样?"
"还行,发挥得不错。"方毅笑了笑,"妈,我们回家吧。"
成绩出来的那天是晚上11点,韩梅和方毅守在电脑前刷新查分网站。
"出来了!"方毅突然大喊,"698分!"
韩梅看着屏幕上的数字,感觉像在做梦。698分,全省排名前50,这个分数上清华绰绰有余。
"毅儿,你想报哪个学校?"韩梅问道,虽然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清华吧。"方毅说得很淡定,"妈,我想学计算机。"
韩梅愣了一下。清华,那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地方。她想起15年前马俊的那些话,心中百感交集。
"妈,你怎么了?"方毅注意到妈妈的异常。
"没什么,妈妈只是......只是太高兴了。"韩梅擦掉眼角的泪水。
填报志愿的时候,韩梅心里其实很矛盾。清华的学费生活费加起来,一年至少要3万元。虽然现在她的收入比以前好了很多,但这仍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要不报个离家近点的学校?学费也便宜一些。"韩梅试探性地问。
"妈,你是担心学费吗?"方毅一下子猜中了妈妈的心思,"我可以申请助学金,还可以做兼职。而且我学的是计算机,毕业后工资会很高的。"
"傻孩子,妈妈不是养不起你。"韩梅摇摇头,"妈妈只是舍不得你离得太远。"
"妈,我想让你过上更好的生活。"方毅认真地看着妈妈,"清华计算机系毕业后,我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赚更多的钱。到时候给你买大房子,让你不用再这么辛苦。"
韩梅抱住儿子,眼泪又一次涌了出来。"毅儿,你已经是妈妈最大的骄傲了。"
录取通知书是在一个周末的上午到的。快递员按响门铃时,韩梅正在厨房做饭。
"请问是韩梅女士吗?清华大学的快递。"
听到"清华大学"四个字,韩梅的手都颤抖了。她接过那个红色的大信封,感觉沉甸甸的。
"毅儿!毅儿!"她大声喊着儿子。
方毅从房间里跑出来,看到妈妈手里的信封,也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你来拆。"韩梅把信封递给儿子。
方毅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红色的录取通知书赫然出现在眼前。
"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方毅同学,祝贺你被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
母子俩抱在一起,眼泪止不住地流。15年的坚持,15年的努力,终于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过了好一会儿,方毅突然想起了什么:"妈,爸爸当年留下的那张纸条,今天是不是该打开了?"
韩梅的笑容瞬间凝固了。她看着儿子,眼神变得复杂起来。
"你确定要现在打开?"
"妈,毅儿考上清华了,按爸爸当年的话,应该算是'有出息'了吧?"方毅握住妈妈的手,"我们一起看看他当年到底写了什么。"
韩梅深吸一口气,走向卧室。她拉开抽屉,取出那个小铁盒。15年来,这张纸条一直静静地躺在里面,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慢慢展开那张在抽屉里躺了15年的纸条。
客厅里安静得只能听到两人的呼吸声。她的表情从紧张变为惊讶,眼睛越睁越大,嘴角开始抽搐。
突然,她"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然后笑声越来越大,眼泪也跟着流了下来。
方毅急得直跺脚:"妈,到底写的什么?你倒是说话啊!"韩梅一边笑一边摇头,指着纸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