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快跑无人出租车掉进坑里
俗语道: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想到,萝卜快跑出租车掉进了坑里。
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重庆智能驾驶“萝卜快跑”出租车在运营中坠落路坑。
图源:微博
对于现场状况,附近一位居民表示:“市政施工,门口路面挖了一道沟,深度大约3米,好像是埋设管道。”
还有居民称:“无人驾驶出租车陷入的沟槽深度大约3米,是市政部门挖的排水管道,当天早上刚开始挖。事发前,有一辆货车刚从施工区域开出去几秒钟,紧接着“萝卜快跑”就开了进来并掉进坑里。”
万幸的是,看到车辆坠落,有人迅速放梯子向内部乘客进行施救,女乘客攀着梯子上来,人无大碍,随后便自行离开了。
图源:微博
对此,知情网友表示:“当时车子掉坑里,这个女乘客很懵,想不明白自动驾驶怎么就掉坑里了?”
现场流出的照片中,车身上清晰印着“萝卜快跑更安全”的标语,与掉进沟里的画面形成对比。
图源:微博
目前,对于车辆为何没能识别障碍、无人驾驶系统为何失效,仍旧没有一个清晰的说法。
值得一提的是,李彦宏曾公开表示:萝卜快跑的出险率仅相当于人类驾驶员的1/14。Apollo在相对大规模的情况下运营了两三年,还没有发生任何严重事故。
李彦宏补充表示,但无人驾驶仍然是一个新行业,大众对事故的容忍度很低,这是自己最担心的事情之一。
萝卜快跑能挽救百度的颓势吗?
众所周知,“萝卜快跑”是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重要押注。
早在2013年,百度就开始布局,并在2017年推出了全球首个自动驾驶开放平台Apollo。
2019年,百度Apollo公开了自动驾驶纯视觉城市道路闭环解决方案——百度Apollo Lite,那也是当时国内唯一的城市道路L4级视觉感知解决方案。
图源:微博
外界看来,某种层面上,百度和李彦宏的前瞻性眼光,是不可否认的。
今年5月,李彦宏在百度2025年Q1财报电话会上宣布:“萝卜快跑”已覆盖全球15座城市,部署了超1000辆无人车。
此外,根据百度财报,截至5月,萝卜快跑已经在全球提供了超1100万次出行服务,同比增长75%。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其实现100%的全无人驾驶运营。
图源:百度财报
不过,萝卜快跑的野心似乎并不仅限于国内,甚至在某些方面,海外市场的布局更加频繁且强势。
今年以来,萝卜快跑先后“攻下”了迪拜、阿布扎比、瑞士、新加坡等不同城市和国家。
图源:微博
3月,萝卜快跑与迪拜官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迪拜市区部署超过1000台全无人驾驶汽车。
4月,萝卜快跑在美国获得被誉为“科技界奥斯卡”的爱迪生奖,也是中国无人驾驶首次获得该奖项。
5月,萝卜快跑攻下了有着全球最顶级安全标准的瑞士。
7月,萝卜快跑又找到了一棵大树——和Uber携手,计划在美国和中国大陆以外的全球多个市场落地数千辆Robotaxi。
当然,无人驾驶并非一块“无人之地”,在萝卜快跑出海前,这个领域最突出的选手分别是Waymo和特斯拉。
Waymo作为自动驾驶领域的先驱者,目前已经在美国多个城市完成商业化付费运营,并且正在向纽约、亚特兰大等新城市进军。
今年4月,Waymo又牵上了日本网约车平台“GO”和东京最大出租车公司“日本交通”,成功打开了日本的无人驾驶服务市场,进一步扩大了其在全球的影响力。
再来看看特斯拉,从2015年起,马斯克便反复对外强调,特斯拉将实现无人驾驶车辆上路。
等了十年,最近这一愿景终于有了进展。6月22日,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发布会上,马斯克宣布首批Robotaxi正式亮相。
图源:特斯拉
虽然Robotaxi这次登场,是由10至20辆改装的Model Y组成,并非马斯克此前宣称的“专门为自动驾驶设计的车型Cybercab”。但凭借特斯拉本身强势的造车能力和软件FSD技术,规模化铺开争夺市场,只是迟早的事。
对此,马斯克也放出豪言:预计到2026年底,美国将有超过100万辆无人驾驶的特斯拉车辆。
再把目光转回国内,盯上无人驾驶出租车市场这块“蛋糕”的大小厂也不少。
比如小马智行,在全球范围内的自动驾驶测试总里程已突破4500万公里,并在不少国家持有牌照,规模不断扩大。
哈啰也组建了百人团队进军Robotaxi业务,计划三年内实现落地商业化,还拉上了蚂蚁集团、宁德时代等共同推进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和商业化落地。
图源:微博
此外,还有新能源领域的小鹏、比亚迪等车企,在智能驾驶领域不断发力的同时,也在研究无人驾驶出租。
可以说,国内外无人驾驶行业目前已然是一片红海,但似乎,没什么人在赚钱。
来看看国内两家具有代表性的上市企业“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的情况,也许可以窥知一二。
数据显示,文远知行2025年Q1净亏损为2.95亿元,小马智行为3738万美元,相较于上年同期正在扩大。
行业现况不太乐观,不过,百度似乎对萝卜快跑的营收很有信心。此前,李彦宏在百度2025年一季度财报业绩上说:“我们已经看到了萝卜快跑清晰的盈利路径。”
李彦宏在百度2025年Q1财报会 图源:百度
那么,这个李彦宏寄予厚望的“萝卜”能否迎来成熟、收割,甚至成长为百度的下一个支柱产业,我们拭目以待。
处境尴尬的百度,焦头烂额的李彦宏
俗话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用在近几年的百度身上,颇为恰当。
截至2025年8月14日,百度港股市值为2433.9亿港元(约人民币2260亿元),相较于巅峰时期的7157 亿港元(约人民币6500亿元),市值缩水幅度在4000亿人民币以上。
数字已经足够惊人,再看看排名。
7月,第三方数据统计显示,国内互联网公司市值Top10 已经重新洗牌。其中,腾讯、阿里没有意外,稳坐前二甲,小米一飞冲天,杀入前三。
图源:新浪财经
然而,曾经与腾讯、阿里并称“BAT”的百度,已经消失在前十的行列。
20年前,腾讯与百度先后迈入资本市场。2004年,腾讯上市,首日收盘市值约为73亿港元(约合9.3亿美元);2005年,百度登陆纳斯达克,首日收盘市值高达39.58亿美元,彼时的百度,相当于四个腾讯。2010 年,百度市值来到 380 亿美元,登顶 BAT 之首。
而今,物是人非。
6月10日,腾讯音乐宣布收购喜马拉雅。两天后,腾讯音乐的市值一举实现了对百度的超越。由此,百度跌出了前十,被“老对手”腾讯旗下的文娱平台所赶超。
腾讯音乐市值一度超越百度 图源:第一财经
当然,正在急剧缩水的不止是百度的市值,还有老板李彦宏的财富钱包。
此前,《新财富杂志500创富榜》发布,李彦宏排到了80名,其个人2025年的财富达402.7亿元,较去年缩水超180亿,较2016年的巅峰更是缩水482.5亿元。
图源:新财富
目前,百度虽手握巨额自动驾驶订单,但似乎没有可以“独当一面”的业务。
“老本行”广告收入锐减,今年Q1百度广告收入同比再降6%至160亿元,这已是连续第五个季度负增长。
广告收入坍塌后,智能云收入倒是增长了42%,不过,相比同行阿里云,百度智能云规模仅为阿里云的1/5,毛利率还远低于广告业务,很难成为百度这艘“巨轮”绝对的支撑力。
大模型进入开源大战,迟迟才宣布免费的文心一言,相比夸克、豆包、DeepSeek,优势并不明显。
总之,目前来看,百度正陷入“旧引擎熄火,新引擎未燃”的尴尬局面,当年的互联网霸主,正在被时代的滚滚浪潮拍在沙滩上。
作者 | 宋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