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次延期后,白宫最终确定了几经调整后的“对等关税”税率。特朗普亲自签署了命令。
向示好的国家索取“保护费”,对挑战者实施“经济绞杀”。这是特朗普的作风。
01、“对等关税”下的权力梦:赌博与自杀的双刃剑
“妥协者缴税10%-15%,挑战者纳贡25%-50%”,特朗普这道看似精明的分级关税策略,实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勒索。
胁迫是这套分级关税体系的核心逻辑。
“对等”关税徒有其名而无其实,真实目标是逼迫各国低头臣服于单方面制定的贸易新规。“公平贸易”的华丽外衣下,包裹的是赤裸裸的贸易霸凌。
英日韩等国虽积极讨好美方,却仍遭关税大棒,正是所谓“对等”彻底破产的铁证。对巴西、印度等敢公开唱反调的国家征收高达50%的惩罚税,更是暴露了白宫以关税为装备的“经济绞杀”本质。
从本质上看,大选临近下的选票焦虑直接刺激了这场经济豪赌。
“保护蓝领铁票”,是特朗普眼下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向世界挥动关税镰刀,特朗普核心意图就是向国内选民尤其是制造业铁锈地带选民传递信号——自己正在强有力地“夺回美工作”。
然而,背后的经济荒谬无法掩盖。这波操作最终伤害的是美消费者与制造商,这不可避免。
经济学家萨默斯一针见血点出,美正在不可逆转地陷入“阿根廷陷阱”,最终的赢家只会是我国。
上世纪四十年代,阿根廷同样因对进口原材料与资本品滥用高关税,彻底摧毁了本国工业竞争力。资本与技术加速出逃,产业结构无可挽回地退化至低质量困境。
特朗普又在重演这幕悲剧,提高制造业原料进口成本迫使美企外迁生产线,美制造业规模萎缩之路或将成为现实。
02、关税镰刀碰壁中国制造:国产产业韧性与世界重心东移
我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独特地位决定了在面对美加税时具备更强的免疫屏障。
相较于巴西、印度等同样遭到惩罚性关税的国家,我国强大的供应链纵深和产业基础缓冲使得其具备更强的反制筹码。作为全球最大贸易国,我国市场之巨大使其天然拥有强势贸易话语权。
特朗普的关税在我国很可能遭遇硬碰硬的反制措施。
不同于美幻想的“轻松替代”,我国制造业形成了高度自洽的上下游融合生态体系,使得美企业难以真正切断这条关键供应链命脉。当苹果考虑将少量产线迁出时,库克面临的则是产品交付延迟、成本激增的恶果。
这种内在系统韧性让“脱钩”终究成为不可能的口号。
产业力量重组也正在悄然发生。我国消费升级带来需求爆发、管理不断完善与科学研究的持续深化,正使成为该产业全球新引擎。这恰是萨默斯眼中唯一赢家的真实注脚,资本与创新终会流向最具活力土壤。
03、可预见的未来:美贸易失序与定力的崛起
各国企业为规避美关税镰刀风险,正加速将生产线转至临近市场的“友岸外包”据点。墨西哥代工厂订单暴增便是明证。
然而这种切割重组并非回归美本土,反而让中企依托本土优势成为更多企业的“避风港”。特朗普加税推升美原料与设备成本,也会加速技术投资外流至税率合理国。
萨默斯“唯一赢家是”的犀利判断也并非虚言。当欧美市场关税摩擦日益深重,开放与市场活力将吸引全球高端要素汇入。希望美能尽快意识到全球化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