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8月起,退休养老金“双增长”!领取条件有变化,3类人被排除在外

0
分享至

2025年8月,一个让全国1.5亿退休老人翘首以盼的好消息终于落地了!就像久旱逢甘霖,养老金迎来了令人振奋的"双增长"。这可不是普通的调整,而是实实在在的惠民政策。职工养老金实现了连续第21次上调,这个数字背后是多少家庭的期待啊。更暖心的是,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也一口气提高了20元,让那些收入较低的老年群体也能感受到政策的温度。

说起这次调整的时间点,可真是恰到好处。8月15日开始执行,补发的钱款一次性到账,就像给老人们送上一份贴心的"夏日礼物"。想象一下,当老人们收到这笔额外的养老金时,脸上绽放的笑容该有多灿烂。这笔钱或许能让他们多买些营养品,或者给孙辈包个红包,又或者实现一次期盼已久的短途旅行。

但这次调整背后,还藏着一些值得深思的变化。延长退休政策终于靴子落地,这意味着部分人的退休年龄要往后推了。说实话,这个消息可能会让不少人心里打鼓。毕竟谁不想早点享受退休生活呢?不过政策制定者也有他们的考量,随着人均寿命延长,适当调整退休年龄也是大势所趋。最让人揪心的是,有三类退休人员被明确排除在这次涨薪之外。他们或面临“零增长”的尴尬局面。



01 职工养老金再次上涨,连续21年不间断

2025年伊始,一则暖心的消息传遍大街小巷——职工养老金迎来了第21个年头的连续上涨。这次2%的涨幅虽然不算惊人,但这份持续21年不间断的温暖,着实让全国1.3亿退休职工心里踏实了不少。

说起这次调整方案,还是延续了大家熟悉的"定额+挂钩+倾斜"这个老办法。先说定额部分,这次全国最低标准是每人每月22元,像四川就是按这个标准来。不过经济发达地区出手就是大方,北京直接给61元,上海50元,这差距可真不小。对于养老金在3000元以下的退休人员来说,光是这部分涨幅就超过1%了,实实在在帮到了低收入群体。

挂钩调整这块儿还是老规矩,讲究"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缴费年限这块,每满1年增加的金额在0.4-0.8元之间浮动。以四川为例,15年以下的每年加0.4元,超过15年的部分每年加0.8元。养老金水平这块儿,是按照去年12月养老金基数的0.6%来计算。这么一来,那些缴费时间长、缴费金额高的退休人员,自然就能多拿一些。



最让人暖心的是对高龄老人和艰苦地区退休人员的特殊照顾。70到79岁的每月多给12元,80到89岁的加27元,90岁以上的能多拿41元。在艰苦边远地区退休的,最高每月能多领33元。举个例子,四川一位92岁的老爷子,养老金6500元,工龄38年,这次每月能多拿126.4元。北京一位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3000元,工龄30年,每月也能增加110元左右。这些数字背后,都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保障。

除了职工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也有好消息。全国最低标准从103元涨到了123元,涨幅接近20%,这可是近年来少见的大手笔。不过说到城乡居民养老金,地区差异就太明显了。上海基础养老金高达1555元,稳居全国第一;北京998元;中西部农村地区普遍在150-200元之间。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农民养老金的问题。虽然这次涨了20元,但城乡居民养老金和职工养老金之间的差距还是太大了。一位农村老人每月可能只能领到150元,而企业退休职工的平均养老金已经达到3850元。这个差距,让人看了心里真不是滋味。

养老金连续21年上涨,这份坚持确实难得。但细看下来,不同群体之间的待遇差距还是让人忧心。特别是城乡居民养老金,虽然涨幅可观,但基数实在太低。希望未来能在缩小养老金差距方面多下功夫,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晚年。

这次调整方案落地后,各地退休人员都在算着自己能多拿多少钱。虽然涨幅不算大,但在物价上涨的当下,这份额外的收入对很多老人来说就是雪中送炭。特别是那些高龄老人,多出来的几十块钱可能就是一个月买药的钱。



02 退休条件变化:延长退休正式落地

从2025年1月1日起,1965年后出生的男性和1970年后出生的女性都要逐步延长退休了。具体来说,男性每4个月延长1个月,15年后延至63岁;原50岁退休的女职工每2个月延长1个月,15年后到55岁;女干部则是每4个月延长1个月,最终延至58岁。

我表哥正好是1965年出生的,原本计划明年退休,现在要推迟到2026年1月了。他倒看得很开,说多干几个月就当给孙子多攒点奶粉钱。灵活就业人员也适用这个政策,不过可以选择弹性退休,这点考虑得挺人性化的。

缴费年限方面也有变化。2025-2029年还是保持15年不变,但从2030年开始,每年增加6个月,最后提高到20年。这个调整比较温和,给了大家充足的适应时间。我算了一下,现在40岁左右的人正好赶上这个过渡期,影响不会太大。



对于延长退休的规则,虽然一开始很多人有顾虑,但细看这个渐进式的方案,确实考虑得很周全。不是一刀切,而是用15年时间慢慢过渡,让不同年龄段的人都有个适应过程。我之前的同事小李今年35岁,她说等她要退休时可能都习惯63岁退休了,现在想太多反而给自己添堵。

其实养老金制度就像一个大水池,既要保证现在的退休人员有水喝,又要为未来储备足够的水源。这次调整在照顾现有退休人员的同时,也通过延长退休等方式为制度的长期可持续性打下了基础。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我觉得这样的平衡很不容易。



03 三类人无缘今年的养老金上涨

虽然在养老金待遇上,今年迎来了整体上调的好消息。但令人遗憾的是,有三类退休人员被明确排除在这次涨幅之外,这无疑给部分期待涨退休金的老人泼了一盆冷水。

第一类:2024年12月31日之后退休的人员

这个时间点可不是随便定的,它就像一道分水岭。你想啊,养老金调整都是按照"上年末"这个时间节点来划线的。这就好比赶末班车,你要是没在2024年最后一天前办完退休手续,就只能等下一班车了。

不过这事也不能全怪制度死板,因为2025年新退休的人员,他们的养老金计算基数已经采用了最新的社会平均工资数据。换句话说,他们拿到的钱本来就考虑到了物价上涨等因素,起点就比早退休的人高一些。这就好像新买的手机价格贵点,但配置也更新一样。



第二类:没有按时完成养老金资格认证的老人

说实话,这个规定确实有点严格,但也是没办法的事。现在冒领养老金的情况时有发生,国家也是为了保护大家的养老钱袋子。我认识一位张阿姨,去年就因为这个事着急上火,她以为认证一次管好几年,结果错过了时间。好在后来补办手续后,养老金和上涨部分都补发给她了。所以各位叔叔阿姨一定要记住,每年都要按时完成这个"打卡"任务,可别让到手的钱飞了。

第三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未参保人员

咱们国家的养老保险确实是"两条腿走路",职工和居民这两套系统相对独立。这次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涨了20块钱,虽然不算多,但对很多农村老人来说也是实实在在的帮助。不过前提是你得先参保才行。我老家村里就有不少老人,以前觉得交这个钱不划算,现在看着别人每个月能多领20块,后悔得直拍大腿。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要问了:为什么不能所有人都一起涨呢?其实养老金调整这事儿,既要考虑公平性,又要顾及可持续性。就像分蛋糕,既要让现在吃的人满意,还得保证以后的人也有得吃。国家在这方面的考虑还是挺周全的,既要照顾大多数退休人员的利益,又要确保养老基金能够长期健康运行。

对于那些这次没能涨养老金的朋友,也别太难过。只要把该办的手续办好,该参保的及时参保,下次调整肯定能赶上。这就好比坐公交车,错过这一班,下一班很快就会来。重要的是咱们自己要做好准备,别到时候又因为各种原因错过机会。



给各位退休人员提几个小建议:一个是8月15日前一定要记得完成资格认证,这个真的特别重要;二个是养老不能光靠国家发的那点钱,有条件的话还是要做些理财规划;三个是延长退休政策可能会逐步实施,大家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和财务安排。

说到底,养老问题是每个人都绕不开的人生大事。每次养老金调整,牵动的都是千家万户的心。国家在努力,我们每个人也要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多想想办法。毕竟,幸福的晚年生活,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就像种庄稼一样,既要靠天吃饭,也要自己勤快耕耘。

看着身边越来越多的老人能够安享晚年,我真心觉得这是社会进步的最好证明。虽然现在的制度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但只要我们保持信心,积极应对,相信"老有所养"的美好愿景一定会越来越好地实现。毕竟,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未来的自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苏州楼市超神了,苏州楼市待售二手房从180055套变成了182124套

苏州楼市超神了,苏州楼市待售二手房从180055套变成了182124套

有事问彭叔
2025-09-19 14:57:11
已确认:全部关闭!退出中国市场

已确认:全部关闭!退出中国市场

中吴网
2025-09-16 22:31:40
万没想到!西贝“预制菜”风波后,这6道菜火了,因为预制不了

万没想到!西贝“预制菜”风波后,这6道菜火了,因为预制不了

神牛
2025-09-19 12:55:21
金正恩访华后,朝鲜加速对中国开放,建成10年未用大桥将投入运营

金正恩访华后,朝鲜加速对中国开放,建成10年未用大桥将投入运营

沧海旅行家
2025-09-19 21:15:47
盘点上海团餐企业绿捷:日供60万份学生餐,8月中标20多所学校

盘点上海团餐企业绿捷:日供60万份学生餐,8月中标20多所学校

上游新闻
2025-09-18 18:12:10
单日票房仅20万,资方老板针对《731》:昧良心推荐一律拉黑

单日票房仅20万,资方老板针对《731》:昧良心推荐一律拉黑

光影新天地
2025-09-19 14:43:27
2025,女优行业新潮流下,谁能乘风破浪成一线宠儿

2025,女优行业新潮流下,谁能乘风破浪成一线宠儿

素然追光
2025-09-19 03:45:03
女企业竟嫁19岁体育生,一天5次性生活,8年后得知丈夫隐藏身份

女企业竟嫁19岁体育生,一天5次性生活,8年后得知丈夫隐藏身份

今天说故事
2025-09-12 18:14:21
这才是张学良将军的真实相貌,这可不是演员饰演的,而是货真价实

这才是张学良将军的真实相貌,这可不是演员饰演的,而是货真价实

以绝望挥剑
2025-05-24 21:01:41
国民党主席竞选,郝龙斌或提前胜出,傅崐萁不选,郑丽文重磅发声

国民党主席竞选,郝龙斌或提前胜出,傅崐萁不选,郑丽文重磅发声

寻途
2025-09-20 00:06:54
发朋友圈评局长免职被行拘4天,男子提起行政复议请求精神损害抚慰金1元

发朋友圈评局长免职被行拘4天,男子提起行政复议请求精神损害抚慰金1元

极目新闻
2025-09-19 18:24:12
非必要不做CT!《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每10个儿童血癌就有1个与CT有关;每多做一次CT,都可能增加癌症风险

非必要不做CT!《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每10个儿童血癌就有1个与CT有关;每多做一次CT,都可能增加癌症风险

医诺维
2025-09-19 11:55:55
陕北红军下辖4个军,为何没出一个元帅?4个军长分别是什么军衔

陕北红军下辖4个军,为何没出一个元帅?4个军长分别是什么军衔

红色先驱
2025-09-19 18:46:45
不装了,荷兰就光刻机对中国亮明态度,日本意识到“上当”了

不装了,荷兰就光刻机对中国亮明态度,日本意识到“上当”了

林子说事
2025-09-19 13:11:49
乌克兰虽远必诛,跨越6000公里炸了海参崴,对全球传递两个信号

乌克兰虽远必诛,跨越6000公里炸了海参崴,对全球传递两个信号

沧海旅行家
2025-09-18 14:42:27
俄要将战争进行到底,波兰无限期封锁与白俄罗斯接壤的边境

俄要将战争进行到底,波兰无限期封锁与白俄罗斯接壤的边境

山河路口
2025-09-18 23:38:21
分手!女博士发现男博士论文有纰漏,觉得其智力水平或将影响下一代

分手!女博士发现男博士论文有纰漏,觉得其智力水平或将影响下一代

超级数学建模
2025-09-18 22:56:38
上海学生午餐虾仁炒蛋紧急停供持续发酵,闵行区市监局介入,家长称“菜臭得吃到吐”

上海学生午餐虾仁炒蛋紧急停供持续发酵,闵行区市监局介入,家长称“菜臭得吃到吐”

极目新闻
2025-09-17 14:51:39
中超最新积分榜:提前保级球队+1,河南队上岸,6队争4个保级名额

中超最新积分榜:提前保级球队+1,河南队上岸,6队争4个保级名额

中超伪球迷
2025-09-19 22:05:48
性生活谁才是真正在受益者?

性生活谁才是真正在受益者?

诗意世界
2025-09-19 20:25:01
2025-09-20 07:51:00
猫叔东山再起 incentive-icons
猫叔东山再起
只写最接地气的逆袭干货!
2199文章数 1295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韩国前第一夫人穿拘留所病号服坐轮椅就医 戴电子脚镣

头条要闻

韩国前第一夫人穿拘留所病号服坐轮椅就医 戴电子脚镣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旅游
数码
手机
艺术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数码要闻

750万小米空调升级10年免费包修:为用户节省15亿元

手机要闻

iPhone 17系列拆解确认SIM与eSIM版本电池容量获得提升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军事要闻

以军两个方向朝加沙城市中心推进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