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男子在穿越秦岭山脉内连接鳌山和太白山的鳌太线时失联,十余天后的获救消息引发广泛关注。8 月 13 日,参与搜救的陕西省西安市先锋救援队负责人品度向新京报记者介绍,该男子自 7 月 29 日失联,8 月 11 日被成功找到。不过截至目前,新京报记者暂未收到男子被安全转运出山的消息。
最先发现男子的是村民程先生。他回忆,11 日,自己与其他四名村民分成两队,冒雨展开搜寻。中午 12 点左右,在黑河森林公园大瀑布附近,他发现一名男子躺在水流旁,口中呼喊着 “救命”。男子身上多处划伤,还有因撞击石头造成的淤青,所幸神智较为清醒,能清晰表达自己无法走路等情况。程先生安慰男子 “我下去找人(来救你)”,男子也能应声回应。
程先生提供的视频显示,男子身着橙红色冲锋衣、黑色长裤,侧躺在石崖上,上肢还能活动,甚至可以抬手抓挠额头。崖边水流湍急,激起白色浪花,两名村民穿着雨衣站在湿滑石面,用脚摩擦泥土和草寻找着力点,努力将男子挪到远离水流之处。
![]()
村民将获救男子挪到石崖上。受访者供图
“要是不挪,当晚发大水可能就把他冲走了。” 程先生说,当时男子全身湿透,带着一个腰包,里面装的面包大约够一天食用。村民们把他移到石崖上后,在旁边生火取暖,试着烘干他的衣物。下午 4 点,程先生与两名村民出山求助增援力量,留下两名村民陪在男子身边。
当天,西安市先锋救援队的四名队员也抵达现场,与村民共同照顾男子,维持其生命体征。该救援队负责人品度介绍,当地海拔高、降雨频繁,搜救曾多次因雨暂停。此次搜救持续 7 天,追踪到大瀑布附近时,救援人员在地面发现半个脚印及约 40 厘米长的青苔滑痕,随后程先生和其他村民沿着线索在瀑布下方找到男子。
由于村民没有专业装备,只能生火取暖。救援队员带来了食物、帐篷和睡袋,他们先让男子放松身体,脱下鞋子以防血液循环受阻,再将两个羽绒睡袋套在他身上,揉搓全身帮助血液循环。“男子有时捂着胸口,不知道有没有内伤。” 品度说,男子咀嚼能力下降,只能进食流质食物。队员们烧开水,将压缩饼干研磨成粉调成糊状喂食,还给他喂了奶粉等粉剂。
品度称,男子的背包尚未找到,但腰包、手机、手表仍在。随身携带的能量棒和牛腱子是这些天他的主要补给,他每天吃一根能量棒维持基础热量,“看上去大概瘦了 40 斤。”
男子被发现后,转运出山并非易事。品度表示,男子身体状况不佳,出现失温迹象,“早晚气温低,情况较差,中午气温高和阳光好的时候,状态会好转。” 而且,出山路线全长约 10 公里,需要涉水三十余次,部分河段水深一米、流速湍急。救援队员背负 40 斤重装在山中坚持多日,对男子完成初步救治后,因人手不足、地形复杂等原因无法转运,于 12 日下午将他交接给其他救援队后撤离。
13 日,陕西省公安厅森林公安局第二分局工作人员表示,已于 12 日向上级报告使用直升机,具体进展不便透露。程先生称,他联系仍在山上的村民,一直未能接通电话。品度也表示,截至 13 日,仍未获悉男子被转运出山的消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