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日,我国储能产业迎来重要规范节点——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4240-2024《电能存储系统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正式实施。该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储能电芯安全制定的强制性技术规范。标准聚焦电芯热失控、热扩散、过充过放等核心安全性能,设立系统化技术要求,填补了行业安全标准的空白,为储能电站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法规依据,标志着我国储能产业安全治理进入新阶段。
与其他储能标准相比,新国标中针刺、过充、高温外部短路等测试条件较现有标准更为严格。据远景动力可靠性及验证中心负责人喻志强介绍,远景动力(AESC)的验证方案在国标基础上实施了更严苛的测试标准:将针刺测试从"浅刺"升级为"贯穿",高温外短电流提升至国标要求的5倍,过充持续时间达到现行标准最高要求。其储能电芯在跌落、针刺、热失控等高风险测试中均未出现爆炸、起火现象,展现出较高的安全阈值。
今年2月,全球领先科技企业远景动力(AESC)获得国内首张GB 44240-2024认证证书。从启动测试到取得认证,远景动力仅耗时不到1个月,充分证明其储能产品设计开发、制造交付、运维管理等全链路的安全性与领先性。
该认证的通过具有行业示范意义。随着强制性国标的全面实施,储能行业的准入门槛将显著提高,产品安全技术规范趋于统一。市场分析指出,新国标的执行将加速行业洗牌,促使企业加强安全技术投入。第三方研究机构认为,符合新国标的产品将获得市场优先准入资格,而未能达标的企业将面临淘汰风险。
从全球产业发展角度看,新国标的实施将推动储能安全技术体系升级。据行业专家分析,GB 44240-2024的强制实施将带动三个层面的变革:在技术研发层面,促使企业加大安全技术投入;在检测认证层面,推动建立统一的安全评估体系;在市场应用层面,提升终端用户对储能安全的信心。电网企业人士表示,强制性安全标准的建立有助于消除大规模储能应用的安全顾虑。
远景动力(AESC)的实践经验表明,通过系统化的技术准备和严格的生产管控,实现高安全标准的产业化应用具备可行性。随着更多企业加入达标行列,我国储能产业有望构建更加规范、安全的发展生态,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可靠支撑。产业界普遍预期,在强制性安全标准的规范下,储能行业将迎来高质量发展新周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