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悦汉
近期接连发生内地教育中介公司和内地补习机构,声明与香港一些私立学校合办中学文凭试DSE课程,甚至有内地中介被指私自伪造学历,令一名南京女学生花70万入读港大一年就遭退学处分,而这些骇人新闻绝非道听途说。
有媒体报道,近月有超过60名内地学生堕诈骗案,损失超过6,000万元,即平均每人被骗100万元。亦有报道指,内地补习机构“摘星教育”声称与本港私校崇正中学合办中学文凭试DSE课程,涉嫌违反教育局规定。
教育局回复查询指,并无接获“摘星”与“崇正中学”营办学校或开办教育课程的申请。劝喻家长及学生如有怀疑应向香港教育局查询,切勿受骗。特首李家超亦非常关注事件,表示电骗的手法层出不穷,基于一些骗案成本低和跨境因素,呼吁要做好自身保护,我个人认为这类声明不够阻吓作用。
教育局表示,八所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简称“教资会”)公布,所有获资助大学对任何涉嫌在申请入学时,提交虚假文件均是“零容忍”。此外,八所教资会资助大学并无授权任何留学中介机构取得任何程度的录取权,不存在“内部推荐”让申请人“保证取录”的途径;此外,教育局也要澄清,香港各大学所有招生及考试情况都是公开透明,不论校方各个阶层都会遵守校规,也无权私相授受,希望内地传媒能广泛报导此则消息。
当然,内地有关部门应对中介机构的资质审核、业务操作流程及违规行为等方面,应予严格有效的监管和对违规者严惩处罚。这些中介把商业利益置于学生的前途之上,不仅损害学生的合法权益,也让家长蒙受巨大金钱损失,这些无良中介恶行遗害深远。
要杜绝这些教育中介歪风,两地政府必须紧密合作,尤其应加大宣传力度,及在网上发布及时正确讯息让学生及家长知道,如何从正确方向和正规方法入读香港中学或大学,包括要经过什么途径申请考试和面试,正常收费多少,什么考试成绩才获认可。如果中介隐瞒造假入学资料,学生及家长并不知情时,家长可以民事诉讼追究责任,以恶意蒙骗为由追讨民事损失。
另外,家长应查阅中介公司是否具备教育谘询或留学服务的相关资质证书;通过网络搜索、谘询其他家长或学生等方式,了解中介公司的信誉和口碑;尽量避免一次性支付大额款项,可以分阶段支付,并保留付款凭证。
内地相关部门如教育,公安,司法必须在法律上,监察上,执法上对违法经营中介公司,迅速反应立即采取行动严惩这些黑心中介,及经常发布消息或设电话热线供市民查讯。香港方面,教育局及八大院校应紧密联系和经常发布讯息,让内地学生及家长方便查询,若警方发觉是诈骗行为,要立即配合内地公安请求拘捕违法中介经营者或代理人。
港府要将香港各大学打造成知名“国际高等学府中心”,更加要密切注意事态发展,不容有失,因为这类无良教育中介不仅令受害学生身心受创,令家长蒙受巨大金钱损失,也损害两地政府的诚信和声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