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年春夏两季,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上海已成功举办了三场大型“二次元”主题活动,分别是5月1号-3号的米哈游《崩坏:星穹铁道》、8月1号-4号的【Chinajoy】、8月8号-10号的小红书“RED LAND”。这接二连三的密集布局,不禁让人设想:上海是否已在谋划深耕“次元经济”这条赛道,并已拉开构建“全球次元文化之都”的序幕?!
不妨让我们先从多个维度来看一下,这三场“二次元”主题活动的各家特色:
第一,活动主办方与资源整合能力。
《崩坏:星穹铁道》由游戏开发商米哈游独立主办,米哈游依托其成熟的IP运营经验和技术积累,整合旗下《崩坏》系列资源,并联动《Fate》等外部IP来强化这场活动的内容吸引力;
【Chinajoy】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和上海汉威信恒展览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并联合国家新闻出版署等官方机构,整合了全球800余家展商(含37国220家外资企业),覆盖游戏、动漫、硬件全产业链;
小红书“RED LAND”由小红书主导,并联动宝可梦、Aniplex等50+顶级IP,同时整合杨浦文旅资源,打造“展-商-旅”一体化生态。
第二,主题定位与核心特色。
米哈游《崩坏:星穹铁道》聚焦单一IP的沉浸式文化体验,强化玩家与角色的情感连接,并结合游戏新版本“圣杯战争”推出实景剧情区,还原游戏场景与角色互动;
【Chinajoy】可谓全球数字娱乐产业的风向标,兼具B2B和B2C属性,如设立智能娱乐硬件、电竞机器人等科技展区,全球首发《符文战场:英雄联盟对战卡牌》;
小红书“RED LAND”强化“开放世界冒险岛”概念,首创“2.5次元开放世界”,并融合UGC社交与跨IP叙事,通过角色系统、剧情任务和夜间音乐节等内容,实现玩家深度沉浸参与。
下图:米哈游2025《崩坏:星穹铁道》演唱会现场(图源:公众号情报姬)
第三,活动规模与场地特点。
米哈游《崩坏:星穹铁道》位于东方体育中心(室内场馆),通过AR投影实现虚拟角色与真人乐团互动,强化视听沉浸感,活动参与人次为线下3万+B站直播观看人次超5200万;
【Chinajoy】位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多馆联动,分区明确,主展参观人次为41.03万,创历史新高,其中约61%的观众来自上海以外的地区;
小红书“RED LAND”位于杨浦复兴岛,以“开放式空间+工业遗址改造”强化场景叙事,并通过夜间灯光与楼体Mapping技术提升活动氛围,参与人次为线下10万(线上30万答题领票)。
第四,经济效益与行业影响。
米哈游《崩坏:星穹铁道》的票房超6000万元,并使游戏流水增长超过50%,同时带动周边销售(如“大痛包”首日售罄),这场活动不仅验证了“技术驱动型IP运营”和“游戏+演唱会”模式的可行性,也推动二次元内容从“平面化娱乐”向“沉浸式艺术”升级,还为国产游戏IP的全球化提供示范;
【Chinajoy】带动了上海文旅消费的大幅增长,展会参与人群带动餐饮、零售、住宿、交通及其他服务消费约6.61亿元。其中,8月1-4日,龙阳路商圈、小陆家嘴-张杨路商圈和世博前滩商圈三大联动商圈线下零售餐饮消费3.19亿元,同比增长39.6%;仅龙阳路商圈的零售和餐饮消费就同比增长6.7倍,并巩固了上海“全球电竞之都”的地位,促进“次元经济”从“野蛮生长”向“标准化、国际化”转型,同时也为中小厂商提供资源对接与市场拓展的通道;
小红书“RED LAND”活动使五角场商圈三天消费同比增长11.4%,滨江商圈三天消费同比增长142.4%,并开创了“社交平台+城市更新+二次元经济”的新模式,也首次实现了平台从内容社区向文化生态的延伸。
下图:2025【Chinajoy】活动现场(图源:公众号上海会展促进)
综上所述可见,“次元经济”的发展,正在走出一条“上海特色”之路 ——
首先,“技术”正在从“辅助工具”转变为“核心生产力”。无论是米哈游的XR技术,还是【Chinajoy】的智能硬件,又或是小红书的AR设备,都共同预示着“技术即内容”的时代正在到来。未来,AI生成内容(AIGC)、脑机接口等技术必然进一步模糊虚拟与现实的边界,催生出“可编程的二次元世界”;
其次,“活动空间”正在经历从“场馆孤岛”到“城市级生态”的升级。小红书“RED LAND”将二次元场景从封闭场馆扩展至工业遗址、商圈、公共空间,形成“二次元浓度”全城覆盖的“泛次元都市”,这种“城市即舞台”的模式,正在重塑二次元文化的物理载体与消费场景;
最后,“活动价值”已实现从“娱乐消费”到“文化认同”的升维。三场活动均通过“IP叙事+在地文化”的融合,构建情感共鸣与身份认同,推动二次元从单纯的“娱乐符号”向“文化认同和场景归属”演进。
下图:小红书“RED LAND”活动现场(图源:公众号上海规划资源)
众所周知,当前上海正在奋力迈向2035发展目标: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这些高质量的次元主题活动,正通过“文化创新+产业聚合+全球传播”的三重路径,来推动上海构建“全球次元文化之都”,并由此深度赋能“上海2035”目标的实现——通过构建次元文化交流的国际平台,以“展会经济+内容输出”模式,使上海从单纯的文化消费地升级为“将城市形象与潮流文化深度绑定的人文之城”,并为其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总结而言,这三场活动的本质,是上海通过二次元文化实现城市基因的年轻化改造——以IP为纽带链接全球青年,以技术为杠杆激活产业创新,以空间为容器重塑城市更新。正是这种“文化软实力+科技硬实力”的组合,不仅回应了“上海2035”中“卓越全球城市”的定位,更探索出超大城市在老龄化与同质化浪潮中的破局之道——让每一个文化圈层都能在城市中找到生长土壤,让每一份热爱都能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动能。或许,正如RED LAND闭幕时NPC与玩家的击掌约定,上海正通过二次元文化书写“永远年轻”的城市叙事,也为2035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一份“文化+”的解决方案!
原创作者: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责任编辑:胡珊毓
策划审核:夏 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