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0月23日,对于中日两国关系而言,是一个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日子。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和平友好条约正式生效,宛如一座巍峨的里程碑,矗立在中日两国友好交往的漫漫长路上,为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亲赴日本东京,参加了互换条约批准书仪式,这一庄重的举措,向世界彰显了中日两国携手共进、共筑和平友好未来的坚定决心。
中日交往:源远流长与曲折前行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两国人民的交往源远流长,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贯穿了数千年的历史。早在古代,中日之间就有着频繁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中国的汉字、儒家思想、佛教文化等传入日本,对日本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日本的文化、艺术等也为中国所了解,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这种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交流,促进了两国文明的共同进步,让两国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然而,自19世纪末以来,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屡次发动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遍了中国大片土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无数家庭支离破碎,无数同胞惨遭杀害。中国人民为了保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同时,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战争不仅给日本经济带来了毁灭性打击,也让无数日本家庭陷入痛苦之中。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段黑暗的历史在两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长河中,只是短暂的插曲。追求和平、友好、幸福,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中日两国人民内心深处不变的渴望。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里程碑式的跨越
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历经多年的外交谈判和友好协商,1978年8月12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在北京正式签订。当时的中国外长黄华和日本外相园田直代表两国政府在条约上郑重签字,华国锋、邓小平、廖承志等领导同志出席了签字仪式,共同见证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
《条约》的基本内容意义深远,它明确规定双方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是国际关系中的基本准则,为中日两国的友好相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在相互关系中,双方承诺用和平手段解决一切争端,这一规定为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避免了因冲突和矛盾而引发的战争风险。同时,双方将本着睦邻友好的精神,按照平等互利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为进一步发展两国之间的经济和文化关系,促进两国人民的往来而努力。这不仅有利于两国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也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条约有效期为10年,为两国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框架。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是继1972年9月中日联合声明发表、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公报以来两国关系史上又一新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中日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开辟了两国长期友好合作的新时期。从此,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邮票:铭记历史的艺术载体
为了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我国发行了多套纪念邮票,这些邮票不仅是精美的艺术品,更是中日两国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承载着两国人民对和平友好的美好憧憬。
J34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邮票
1978年10月22日发行的纪念邮票(J34)
1978年10月22日,为祝贺《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正式实施,我国发行了一套两枚的纪念邮票。这套邮票的设计独具匠心,每一枚都蕴含着深刻的寓意。
第一枚邮票(J34 -1)以雄伟的长城和美丽的富士山为背景。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它蜿蜒曲折,气势磅礴,见证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展现了中国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强大的凝聚力。而富士山,则是日本的标志性景观,它巍峨耸立,山顶终年积雪,宛如一座圣洁的仙山,在日本人民心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将长城和富士山同时呈现在一枚邮票上,寓意着中日两国虽然地理上相隔一定距离,但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两国人民应该相互尊重、相互欣赏,共同传承和弘扬各自的优秀文化。邮票上还印有“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文字,这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表达了人们对中日友好关系长期稳定发展的美好期许。
第二枚邮票(J34 -2)描绘了两国小姑娘在一起玩耍的情景。画面中,中国小姑娘和日本小姑娘手牵手,脸上洋溢着天真无邪的笑容,她们的身后是盛开的花朵和绿色的草地,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这枚邮票通过两个小姑娘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纯真的友谊和友好交往的美好愿景。孩子们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她们的友好相处象征着中日两国的友好关系将在下一代中得到传承和延续。
J152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十周年邮票
1988年8月12日发行的纪念邮票(J152)
1988年8月12日,值《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10周年之际,我国又发行了一套两枚的纪念邮票(J152)。这套邮票同样设计精美,寓意深刻。
第一枚邮票的图案是中国的牡丹。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它花大色艳,雍容华贵,象征着繁荣昌盛、富贵吉祥。在中国文化中,牡丹一直是一种备受喜爱的花卉,它代表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将牡丹作为邮票图案,寓意着中国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后的10年里,经济不断发展,社会日益繁荣,同时也表达了中国人民希望与日本人民共同分享繁荣与幸福的美好愿望。
第二枚邮票的图案是日本的樱花。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它娇艳美丽,花期短暂,但却能在短暂的时间内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深受日本人民的喜爱。樱花象征着日本人民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也体现了日本文化的独特魅力。将樱花作为邮票图案,不仅展示了日本的特色文化,也寓意着日本在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同时,牡丹和樱花这两枚邮票图案相互呼应,寓意着两国的友好世代相传,就像这两种花卉一样,在不同的季节里绽放出绚丽的光彩,为两国人民带来美好的享受。
邮票背后的深远意义
这些纪念邮票的发行,不仅仅是为了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和实施,更重要的是它们在中日两国人民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通过这些精美的邮票,两国人民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对方的文化和历史,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信任。邮票作为一种小型的文化载体,它具有广泛的传播性和收藏价值,能够让更多的人关注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激发人们对和平友好的向往和追求。
同时,这些邮票也见证了中日两国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从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到1988年条约签订10周年,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些邮票就像一部部生动的史书,记录了两国友好关系的每一个重要时刻,为后人研究中日关系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在当今时代,虽然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的主题。中日两国作为亚洲的重要国家,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对于地区的和平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所蕴含的和平、友好、合作的精神,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现实意义。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友好局面,以这些纪念邮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总之,《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生效是中日两国关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而相关纪念邮票的发行则为这一历史事件增添了绚丽的色彩。这些邮票不仅是艺术的杰作,更是中日两国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它们将永远铭刻在两国人民的心中,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日两国世代友好、共同繁荣的美好未来而不懈努力。
鸿邮艺术品拍卖会 1949年前民国普通邮票 孙中山像4分 盖销 成交价10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