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几个做东南亚跨境的朋友聊天,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以前总觉得东南亚市场偏爱快消品、服饰这些“轻品类”,但现在打开Lazada后台翻数据,发现当地人“造家”的热情简直挡不住。从手电钻到墙纸,从收纳架到防水涂料,这些咱们眼里的“硬核家装工具”,在那边正悄悄崛起,成了闷声赚大钱的香饽饽。
说起来,东南亚这波“造家热”其实不难理解。咱们做跨境的都知道,这几年东南亚城市化速度肉眼可见地快,新楼盘一栋栋起来,年轻人搬新家、老房子翻新的需求集中爆发。但跟国内不一样,那边的家居市场还没那么饱和,很多基础的家装工具、实用型家居品,当地供应链跟不上,这就给咱们跨境商家留了大机会。
你去Lazada上逛一圈就会发现,不是只有大牌才能做。有个做手动工具的商家朋友跟我说,他们家一款带防滑柄的螺丝刀,因为适配当地常见的家具螺丝型号,在马来西亚站点上架三个月,就成了小类目前十。还有做简易衣柜的,把组装步骤简化到“看图就能拼”。很多当地人动手能力强,又爱省钱,这种“能自己搞定”的产品,简直戳中了痛点。
为啥说Lazada是做这些品类的好选择?这就得提平台的本地化优势了。东南亚各国市场差异大,比如泰国人喜欢暖色调墙纸,越南人更爱折叠式收纳,但Lazada在每个站点都有本地团队,能帮商家摸透这些细微的偏好。有个卖防水涂料的商家告诉我,一开始他按国内配方供货,结果在菲律宾总收到“不够耐潮”的反馈,后来跟着Lazada的本地运营建议调整了配方,没多久就冲进了类目TOP3。
而且啊,东南亚人“造家”还有个特点,不追求一步到位,更爱边用边改。比如买个电钻,可能今天装书架,明天修桌椅;买卷墙纸,说不定这周贴客厅,下周换卧室。这种高频小更新的需求,其实更适合中小商家切入,不用备太多库存,跟着热点调整SKU就行。
当然了,做这些硬核品类也有要注意的地方。比如物流,大件家居品怕磕碰,Lazada的海外仓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提前把货放到当地仓,客户下单后两三天就能收到,退货率都降了不少。还有合规性,像电器类工具的电压标准、材料的环保认证,平台都会给商家清晰的指引,跟着做就不容易踩坑。
说到底,东南亚这波“造家热”不是一阵风。城市化的红利、年轻人对住得舒服的追求,会让家装工具类需求持续升温。而Lazada这种深耕本地的平台,就像给跨境商家搭了座桥。不用自己摸黑找渠道,不用愁本地规则,把心思放在产品和用户体验上,就能跟着这波趋势分到一杯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