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雨霁月如银,云幕低垂护紫宸。
风送微凉惊独枕,露凝幽馥冷重茵。
新秋好景方堪赏,旧事閒愁莫再陈。
忆昔少年游太学,至今光燄尚随身。
![]()
此诗以三更雨霁为背景,借月华、云幕、风露等意象,勾勒出秋夜清冷的时空画卷。
全诗在现实景致与记忆回溯间流转,从当下新秋的静美到往昔太学的光焰,最终凝为对时光流转的深沉感慨,形成物我交融的抒情诗境。
![]()
首联:"三更雨霁月如银"以时间与天象的双重维度开篇,"三更"点明夜深人静的时刻,"雨霁"暗示天气由雨转晴的转折,"月如银"以比喻勾勒月光的皎洁,三者共同构建出静谧而清冷的秋夜基调。
"云幕低垂护紫宸"中,"云幕"将云层比作帷幕,赋予自然以守护的姿态,"紫宸"既可指代星空,亦可隐喻高远之境,云层低垂似在护卫某种神圣,为全诗蒙上一层朦胧的崇高感。
![]()
颔联:"风送微凉惊独枕"以触觉与听觉的交织展开,秋风送来凉意,却"惊"动了独卧的枕席,一个"惊"字将无形的风转化为可感的心理冲击,暗含孤寂心境。
"露凝幽馥冷重茵"中,露水凝结带来幽香,却使草席倍感寒冷,"幽馥"与"冷"形成嗅觉与触觉的对比,既写秋夜的真实感受,又隐喻内心因回忆而生的凉意。
两句通过"风"与"露"的意象对举,完成从外在环境到内心隐秘的过渡。
![]()
颈联:"新秋好景方堪赏"笔锋一转,由眼前的秋夜清景引出对季节之美的欣赏,"方堪赏"三字暗含对当下时光的珍视。
"旧事閒愁莫再陈"则以劝诫的口吻,将话题引向对往事的释怀,"莫再陈"既是对他人,亦是对自我的提醒,展现从沉溺回忆到面向现实的转变。
两句形成今昔对比,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
尾联:"忆昔少年游太学"以回忆收束全诗,"少年"点明年龄阶段,"游太学"则指向求学经历,太学作为古代最高学府,象征青春的激情与理想的追求。
"至今光燄尚随身"中,"光燄"既可指太学时期的才华光芒,亦可喻指精神层面的永恒影响,"尚随身"三字将过去的荣耀转化为当下的精神滋养,完成对时光流逝的超越性表达。
![]()
此诗通过秋夜时令的感官书写,将现实景致升华为记忆回溯,在自然意象与人生经历的交织中,完成对时光流转的诗意建构。
月华、云幕、风露不仅是客观景物,更成为心灵投射的载体,折射出对当下之美的珍视与对往昔荣耀的怀念。
![]()
全诗以"夜雨初霁"为起点,经由"新秋旧事"的对比,最终抵达"太学光焰"的精神升华,形成完整的情感闭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