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5年暑假,我校组织4000余名师生、390支实践团奔赴全国各地,以“实践绘就最美青春——钢筋铁骨筑脊梁,青春奋进强国梦”为主题,聚焦“红色寻访续写青年足迹”“科技创新发挥青年才智”“社会服务践行青年使命”“文化传承贡献青年力量”“乡村振兴彰显青年担当”五大专项行动,一大批北科大青年应召出发,前往祖国的大江南北,体悟民情、感悟发展、践悟真知,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北京科技大学团委策划推出“青年服务国家”专栏,展示北科学子实践风采。
在时代的宏大叙事中,健康是民生福祉的基石,是国家发展的坐标。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 ,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这一振聋发聩的寄语,如熠熠灯塔,照亮了健康中国建设的漫漫长路。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为民众的健康权益保驾护航。在医保政策方面,不断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机制,农村务工人员、随迁老人等群体在异乡看病也能便捷结算医疗费用,大大减轻了就医负担。
“灰雀医疗移民”社会实践项目 —— 于“健康中国” 战略纵深推进的时代号角中悄然启程,如一粒怀揣使命的种子,在政策沃土与民生期盼的交汇处生根发芽。北京科技大学灰雀医疗移民社会实践团,敏锐捕捉到这政策与民生交织的脉动。2025 年,实践团四支小队如四束微光,朝着同一个方向汇聚。他们以志愿之心点燃的点点星火,正呼应着党和国家“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时代嘱托,在民生的画卷上,写下属于青春的温暖注脚。
实践团于学校多功能厅合影
01
医路同行·生命关怀
前期准备
实践团明确以“医疗及医疗移民”为主题,确立 “共情服务、精准关怀” 的实践理念。结合成员专业背景,划分出联络组、新媒组、视传设计组、论文调查组、程序组、摄影剪辑组6 个职能组,各组分工明确。
实践团在北京地区成功联系到二十所医院和养老院,为后续志愿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还对接了晴冬园社区、北医社区等多个位于医院附近且医疗移民外地住户集中的社区,计划开展入户访谈和走访随机调研;在上海地区,前期准备阶段联系了近 20 家医院、基金会等,最终与 6 家医院及相关机构等取得合作机会。
实践团前期联络、规划、资料收集
实践团一队与社区工作老师合影
02
生命经纬·仁心贯通
童心愈暖·病房春晖
“晚安计划”如同一盏温柔的夜灯。二十篇精心录制的童话与寓言,经由志愿者亲切的声线娓娓道来,轻轻拂去夜晚的恐惧,为病榻上的孩子编织一个安恬的梦乡。
“一棵树上的枝丫”原创主题活动如春风般呵护着童心,关注儿童心理和精神健康。小小的病房里,志愿者与身怀才艺的小病友们共同奏响生命的乐章,每一个跳动的音符都在传递纯粹的欢乐;情绪疗愈课上,画笔与游戏成为打开心扉的钥匙,让孩子们在色彩与欢笑中,释放那些沉甸甸的忧虑,让阳光重新洒满心间。
实践团成员录制“晚安计划”剪影
实践团成员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儿童医院陪孩子们做手工
医桥架通·解困中坚
实践团旨在厘清智能化医疗改革中中年群体的真实困境,对中年群体进行了深入闻讯与调查。中年群体对家庭共济、异地结算等实用政策操作流程完全陌生; 医院推广的线上服务(预约挂号、报告查询)对不熟悉智能手机操作的群体形成实质排斥。通过帮助他们完成各项政策的解读,实实在在的帮助到其对于政策的理解并服务于生活,架起了中年人群体与现代医疗保障制度之间的桥梁。
实践团成员在医院进行医导志愿活动
宁护桑榆·晚晴无憾
面对高龄失能的老年群体,实践团的成员们俯身倾听,编织温暖的絮语。与每一位老人促膝长谈,让沉淀的时光重新流淌——那些青春岁月的激昂奋斗、家庭生活的温馨趣事,在耐心的倾听与温柔的回应中,化作驱散孤寂的暖流。面对这些垂垂老矣的长者,一份名为“轻陪伴”的心意悄然传递:实践团成员们会为老人读经典的诗词、散文,播放他们年轻时流行的怀旧音乐,握住老人的手陪他们闲话家常,时刻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努力满足其情感需求。此次活动不仅受到院方工作人员的高度赞扬,更是为后续志愿服务的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实践团成员在北京市第二医院开展病房音乐疗愈
03
医情诊脉·痛点解码
多维镜鉴·破壁新生
在医疗支持与需求调研这一方面,实践团围绕解决医疗移民群体就医难题、了解其需求展开。访谈人群涵盖医患、医患家属、医院护工与专业医师,总人次达到26余人,时长达到678分钟以上,并有访谈视频、访谈录音片段20+。在面对就医过程中的医疗需求调研时,实践团成员在门诊大厅主动为老人提供帮助,协助他们在自助机上挂号、打印检查报告,详细指引各个科室的位置,耐心解答老人关于就医流程的疑问,大大简化了老人的就医步骤。实践团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医导服务则针对患儿及其家属,帮助他们熟悉医院环境,快速找到相应的诊室、检查室等,减少他们的奔波。
实践团成员与中年群体面对面沟通就医问题
实践团成员进行就医流程难点调研
调研工作全面且深入,在复兴医院协助异地就医老人办理住院手续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一边帮忙填写表格、提交材料,一边与老人及其家属交流,详细询问他们在就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如挂号难、检查排队时间长等,并认真记录下来。在北医社区、顺义橡树龙湾社区等医疗移民集中的社区,实践团成员进行入户走访,与居民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就医经历和需求;同时开展随机调查,发放问卷收集数据。在法源寺,实践团跟拍透析患者的就医过程,直观感受他们的就医不便;在广安门医院,通过与患者交流,实践团成员了解他们对医疗服务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这些活动,实践团获得了宝贵的一手数据。
实践团在医院进行的医院调研活动
跨机构联动方面,在海淀医院开展的全天医导活动中,实践团全程跟随老人,从挂号、缴费到各项检查,仔细记录每一个环节中存在的就医难点,如流程繁琐、标识不清等。结合复兴医院在协助从外地来到北京:异地就医老人办理手续时积累的经验,实践团梳理出“异地老人就医医保流程指南”,指南中详细说明了异地就医的备案流程、医保结算方式等,为异地老人就医提供了实用的参考。
海淀医院进行的医导服务
韶华种暖·桑榆拾趣
教育培育与特色主题活动丰富多样,兼顾了医疗移民群体的能力培养和生活乐趣。面对敬老院中孤独的老人,在海淀社区养老院,实践团带领老人制作艾草锤;集体做简易健身手指操,促进老人们的身体活动和互动交流。海淀医院的“扭扭棒花篮制作” 手工活动中,实践团准备了多种颜色的扭扭棒,手把手教老人制作,老人们发挥创意,制作出一个个精美的花篮;病房小型演唱会上,实践团成员与老人们合唱《东方红》《夕阳红》等经典老歌;赠送的多肉、绿萝等绿植,搭配色彩鲜艳的花朵贴纸,老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装饰病房,让病房充满生机与活力。
实践团成员在北京市海淀区聂各庄敬老院助老活动
针对儿童群体,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活动室里,实践团组织患儿开展拼乐高益智游戏、折纸活动、彩笔画画和黏土作画活动。此外,实践团专为长期住院学龄儿童设立了临时教育空间,弥合治疗与学业间的断层。病房学校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课程:德语课上,实践团成员教孩子们简单的德语单词和日常用语,提升他们的外语能力;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了解少数民族,向孩子们介绍其文化习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团还与多支小队联动,带孩子们体验非遗文化,如学习剪纸、制作脸谱等;接触科创产品,如智能机器人、3D 打印作品等,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做到了在关注孩子们学业状况的同时也不落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长总计30h+,参与人数达到100人+。通过交流群里孩子们对每一节课的期待与热情还有课堂上踊跃参与的身影,无不彰显着实践团在面对儿童群体教育培育的优秀成果。
实践团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儿童医院开展病房音乐会
实践团成员线下课上课过程与上课课件
实践团成员在儿中心与小朋友玩积木互动
特色捐赠与联动活动也取得了良好效果,实践团为儿童医学中心异地就医的患者捐赠的 50 个水杯,方便了他们在治疗过程中饮水;为“小勇士” 项目捐赠的 100 张灰雀定制款贴画,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北京三支灰雀小队与北京科技大学澧泉科技之青源社会调查实践团、青芒逸韵、长青实践团等的联动,整合了各方资源,让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04
愈见微光·公益文创
文创的成果不仅用于的团队宣传,还直接用于义卖以及后期的善款捐赠,贯穿实践过程始终。各队视传组同学共产出产品40余件。种类多样,内容丰富。
羽毛插画
以灰雀为原型,设计四个不同状态的小灰雀,表现出灰雀的可爱;并以青色渐变为主色调,将小灰雀排列在口罩之上;再以青色渐变为背景结合可爱的小灰雀形象设计正方形便签纸。以水彩渐变蓝为背景,轻盈羽毛漂浮,营造空灵氛围。寓意自由与轻盈。
口罩、便签纸文创
小寰系列灰雀文创
小寰以蓝灰山雀为原型参考绘出。蓝灰山雀是雀鸟中灵动又坚韧的存在,它们的性格里藏着山野赋予的鲜活特质——机敏、坚韧,寓意我们拥有同样的品质。我们的小寰出现在钥匙扣,便签本,一次性口罩等日常生活物品中,希望借此将它灵动鲜活,坚韧不拔之精神传播出去,让小寰温暖治愈每一个相遇的人。
钥匙扣、便签本、口罩文创
小食雀系列灰雀文创
卡套以灰雀为核心形象,融入美食元素,用圆润可爱的画风呈现。借日常熟悉的甜美元素,让灰雀“跳出”队徽,变得更亲和、具象,贴合卡套“日常陪伴感”的使用场景。
标签以灰雀为主角,结合日常健康提示,用活泼插画+文字,打造轻松亲切的视觉风格,让文创标签兼具标识性与实用提醒功能。喝水场景+饮水量提示,将公益关怀融入生活细节,用“温馨小提示”传递健康理念,体现小队关注日常、传递温暖的公益初心,让标签成为连接团队与大众的趣味纽带。
卡套、便签纸文创
05
萤火成炬·医路星河
“北京市第二医院团委将持续开展此类公益活动,让更多患者感受艺术魅力与社会关怀。医院也借此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患者心理健康,携手构建温暖和谐的医疗环境,这一举措不仅强化了医疗人文关怀,更推动了公益事业的创新发展,为提升全民健康福祉积极贡献力量。”这篇获得院方高度认可的报道,仅是温暖涟漪的起点——当故事跃出医疗圈层,在全社会引发共情共振,我们将看到更多人投身公益事业之中的身影。
北京市第二医院对于活动开展的报道
医院社工老师对于实践活动的高度评价
此外,实践团致力于建设多平台新媒体矩阵,在不同社交媒体、内容平台及视频网站上,构建并管理多个官方账号,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网络。
实践团全平台累计阅读量近5w。微信公众号累计发表10篇推文,阅读次数近8000,点赞数700+,,单篇最高阅读量3000+;微信视频号、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累计发布视频25个,累计播放量10000+。推文、视频累计浏览量已达4w+。
实践团各平台数据
医疗途,月华流照
志愿舟,载情飘遥
青年服务国家
把安康盼,暖透霜宵
把愁云扫,护佑春长
我们同赴梦汤汤
近期专题 欢迎投稿
出品 | 北科小博士新媒体工作室
来源 | 北京科技大学灰雀医疗移民社会实践团
责编 | 小邹
校核 | 刘璐 郭洋 周玥彤 林一涵
值班编委 | 李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