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导语:
父母双亲,手足情深,这是我林浩前半生所有的信仰。
我曾为了这个家,为了弟弟的前途,甘愿放弃了自己的康庄大道。
我以为我的牺牲是值得的,我以为我们一家人会因此走上幸福的坦途。
直到那一天,我站在弟弟的病床前,无意中翻到他包里的几张纸,
整个人如遭雷击,我才明白,原来我的信仰,早在多年前就已被彻底击碎……
01
六月的风,带着高考特有的燥热与紧张,吹拂着S市的每一寸土地。
对大多数家庭而言,高考是一场全员参与的战役。
而对我林浩家来说,这场战役似乎格外漫长和艰辛。
我叫林浩,高考那年,我以全市第二、省排名前五十的优异成绩,轻松迈入了Z大物理系的大门。
我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智力超群,学习刻苦,一路顺风顺水。
父母提起我,总是满脸骄傲。
然而,这份骄傲在弟弟林凡身上,却从未有过。
林凡比我小三岁,自小就不爱读书,成绩平平。
按父母的话说,他就是“榆木脑袋”,怎么教都开不了窍。
我和林凡的关系说不上特别亲近,
但作为哥哥,我一直对他有种与生俱来的责任感。
我总觉得,我是家里的顶梁柱,理应为家人遮风挡雨。
我上大学那年,林凡刚上高一。
那时我还没意识到,为了他,我未来会付出多大的代价。
Z大的学习生活紧张而充实。
我如鱼得水,沉浸在物理学的海洋里。
大二那年,我便开始跟随教授参与项目,
大三时,我已经发表了两篇核心期刊论文,并获得了保送本校研究生的资格。
我的导师对我寄予厚望,甚至帮我联系了海外顶尖学府的交流项目,鼓励我毕业后直接申请国外名校的博士。
“林浩,你的天赋极高,在物理学界是不可多得的苗子。”
“去M理工深造,将来的成就不可限量。”
导师不止一次地对我说。
我当时也憧憬着那样的未来,那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学术殿堂。
然而,就在我憧憬未来的同时,家里的电话却频繁打来,每次都带着沉重的叹息。
“林浩啊,你弟弟不争气,这次期中考试又考砸了。”
“你爸气得都高血压犯了!”妈妈在电话里声音哽咽。
“你爸的意思是,你能不能抽空回来给他补补课?”
“他就是听不进去我们的话,你做哥哥的,他总会听你的。”
我虽然忙碌,但每次假期都会回家,也确实给林凡补过课。
但我发现,他似乎对学习提不起半点兴趣,总是敷衍了事。
“哥,你别费劲了,我不是你那块料。”他常常把笔一扔,直接躺倒在床上。
我感到无力,但也心软。
父母的期望,沉甸甸地压在我肩上。
“你爸说,你弟弟要是考不上个好大学,以后在社会上可怎么立足啊!”
妈妈又一次在电话里哭诉,
“你爸一辈子就指望着你们兄弟俩能出息,他要是真考不上,我们老两口可怎么活啊!”
父母对林凡的担忧,几乎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
他们常说,林凡不如我聪明,所以更需要父母的扶持。
我那时还不懂,这份“扶持”,终究会变成我人生中不可承受之重。
林凡高三那年,父母的焦虑达到了顶点。
林凡的成绩,依然在三本线上下徘徊。
父母看着周围亲戚朋友的孩子一个个考上大学,
而林凡却可能名落孙山,他们坐不住了。
“林浩,你能不能请假回来?”
一天晚上,爸爸打来电话,声音带着少有的疲惫,
“你弟弟这次模拟考,全校倒数!我们实在没办法了。”
我犹豫了。
我正在准备M理工的申请材料,导师也催着我尽快完成。
如果我回去,所有的计划都会被打乱。
“爸,我现在学业很重,M理工的申请……”
“学业再重,能有你弟弟一辈子重要吗?”妈妈抢过电话,
“你弟弟要是考砸了,他这辈子就完了!”
“你作为哥哥,能眼睁睁看着他毁掉吗?”
“你是不是觉得他太笨,不配你教?”
我被妈妈的话刺痛了。
我怎么会那么想?
我只是……只是觉得不甘心。
“浩浩,你弟弟就是听你的话,他崇拜你。”
“你只要回来,哪怕只是一两个月,也能帮他提提分啊!”
爸爸放缓了语气,开始打感情牌,
“算爸妈求你了,这可是你弟弟一辈子的大事!”
电话那头,林凡也传来一声低低的抽泣:
“哥,我…我真的想考好,但我一个人不行,我一看到那些题就头疼……”
听到弟弟的声音,我的心瞬间软了。
我想起小时候,林凡总是跟在我身后,仰着小脸叫“哥哥”。
他虽然顽劣,但从未让我真正生气过。
他是我唯一的弟弟啊。
“好,爸,妈,我回去。”我闭上眼睛,艰难地吐出这几个字。
那一刻,我似乎听到了自己梦想破碎的声音。
02
我向导师请了两个月的假,理由是“家庭特殊情况”。
导师虽然不解,但还是批准了。
他或许以为我家里出了什么大事,比如亲人生病之类的。
他不知道,我回去只是为了一个连他自己都放弃了的“笨”弟弟。
回到家,父母看到我,激动得眼眶都红了。
“浩浩,你真是我们家的希望啊!”妈妈拉着我的手,不停地抹眼泪。
林凡也显得格外乖巧,递上热茶,脸上带着几分期待:
“哥,我以后都听你的,你教什么我学什么!”
我深吸一口气,开始了我为期两个月的“救火”生涯。
![]()
我给林凡制定了严密的学习计划,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一点才休息。
我把自己的学习方法倾囊相授,从最基础的知识点开始,一点点给他梳理。
语文、数学、英语、文综,我把每一门课都掰碎了揉烂了教给他。
林凡一开始还算配合,但很快就显露出疲态。
他常常哈欠连天,目光呆滞,做题时心不在焉。
“哥,我真的学不进去……”他趴在桌子上,声音带着哭腔。
“林凡!不许胡说!”我语气严厉,
“你这是在为你自己负责!你看看你爸妈,为了你操碎了心!”
父母也帮着我劝他,甚至轮流坐在旁边监督。
妈妈会端来切好的水果,爸爸会悄悄塞给他零食,就怕他压力太大。
他们对林凡的耐心,是他们对我从未有过的。
“浩浩啊,你弟弟平时就娇气,你别逼他太紧。”妈妈总是这样叮嘱我。
“是啊,林凡这孩子就是需要鼓励,你得对他温柔点。”爸爸也在旁边附和。
我感到无奈。
我严厉一点,是为了他好。
他们娇惯他,只会让他更放纵。
可看着他们期盼的眼神,我只能把不满咽回肚子里。
为了让他能静下心来,我甚至放弃了自己晚上的学习时间。
我把所有M理工的申请资料都束之高阁,
甚至连导师发来的邮件都很少回复。
我的未来,似乎被我亲手按下了暂停键。
这两个月,我几乎掏空了自己。
我教林凡解题技巧,陪他刷题,给他做心理辅导。
我甚至自己熬夜,给他手写了厚厚几本知识点总结和错题分析。
我的眼睛常常布满血丝,白天坐在书桌前,晚上躺在床上,
脑子里还在回想着林凡白天犯的那些低级错误。
有几次,我真的想放弃。
林凡的进步微乎其微,甚至有些知识点,我讲了无数遍,他依然会犯错。
“哥,我脑袋是不是真有问题啊?”林凡垂头丧气地说。
看到他那副可怜的样子,我又心软了。
我安慰他:“没关系,慢慢来,哥哥相信你!”
父母也会在深夜给我送来牛奶,心疼地看着我:
“浩浩,辛苦你了,为了你弟弟,你真是付出了太多。”
他们越是这么说,我越是觉得自己的付出是有意义的。
只要林凡能考上大学,我所有的牺牲都值得。
离高考只有一周的时候,林凡终于有了些许进步,
他的模拟考分数勉强达到了二本线。
虽然这个成绩离我和父母的期望还有距离,
但相比他之前的成绩,已经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了。
“浩浩,你真是神了!”妈妈激动地抱着我,“多亏了你,你弟弟才有希望了!”
爸爸也拍着我的肩膀,眼中满是赞许:“不愧是清华北大的苗子,教起人来都这么厉害!”
林凡也第一次对我露出了真心的笑容,他说:
“哥,谢谢你!你是我这辈子最好的哥哥!”
那一刻,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
所有的疲惫、所有的不甘,似乎都随着那一声“谢谢”烟消云散了。
我觉得自己不是在牺牲,而是在成就。
成就弟弟的未来,也成就一个完整的家庭。
高考如期而至,林凡带着我的嘱托和父母的期盼走进了考场。
我在考场外默默等待,心中的紧张不亚于当年我自己高考。
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他身上,希望我的付出能换来一个圆满的结局。
两天后,林凡走出考场,脸上带着轻松的笑容:“哥,爸妈,这次我感觉还不错!”
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想,也许我的牺牲,真的能换来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03
高考成绩公布那天,全家人都守在电脑前,比我当年查成绩还要紧张。
林凡手心冒汗,颤抖着输入准考证号。
当屏幕上出现“总分578分”的时候,屋子里瞬间爆发出欢呼声!
![]()
“578分?!一本线!”妈妈激动得跳了起来,眼泪瞬间涌出,
“天哪,我们林凡真的考上大学了!”
爸爸也抱住林凡,用力地拍着他的背:“好样的!林凡!你可算出息了!”
我看着屏幕上的分数,也愣住了。
578分,这个分数远超一本线,甚至可以冲击一些不错的211大学了!
这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
我只希望他能考上二本,没想到他竟然考得这么好。
“哥,我做到了!”林凡跑过来抱住我,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
“谢谢你,哥!没有你,我肯定考不出这个分数!”
我感到一种巨大的欣慰,仿佛自己也完成了一项壮举。
这两个月的呕心沥血,值了!
从那以后,林凡成了家里的骄傲。
亲戚朋友都称赞他“大器晚成”,
父母更是逢人便夸林凡“有出息”,还不忘提到是我这个当哥哥的功劳。
“我们浩浩啊,为了弟弟的学业,可是付出了全部心血!”
妈妈每次都会这样说,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自豪。
我知道,我为林凡付出的,远不止是两个月的精力。
我放弃了M理工的交流项目,推迟了博士申请。
我当时的想法是,等林凡稳定下来,我再重拾自己的梦想也不迟。
林凡顺利考入了S市的一所211大学,专业是经济学。
父母专门摆了几桌酒席,大肆庆祝。
酒桌上,他们不停地让林凡给亲戚敬酒,
听着亲戚们对他赞不绝口,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前所未有的光彩。
我看着他们开心的样子,内心是复杂的。
我为林凡高兴,但也为自己失去的机会感到一丝失落。
“浩浩啊,你弟弟现在出息了,你也可以安心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了!”
爸爸在酒后拍着我的肩膀说,“你放心,家里有你弟弟撑着,你尽管去闯!”
我苦笑着点点头。
![]()
闯?我的梦想已经被耽搁了两年。
M理工的申请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我的导师也对我放弃交流项目感到惋惜。
但我还是告诉自己,没关系,来日方长。
我重新投入到学业中,努力弥补之前耽误的时间。
我最终还是选择了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虽然没有去成M理工,但我依然进了国内一所不错的985大学深造。
物理学这条路,我不会放弃。
林凡上大学后,似乎变了一个人。
他变得自信开朗,在学校里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还交了不少朋友。
每次回家,他都会跟我们分享大学里的趣事,说自己学习有多么努力,专业课成绩有多么好。
“爸妈,哥,我这次期末考了好几个A!”他得意洋洋地展示成绩单。
父母听了更是喜上眉梢:“瞧瞧我们林凡,进了好大学就是不一样,真是个读书的料!”
我看着林凡的成绩单,上面确实都是漂亮的A。
心里虽然有些疑惑,毕竟他高中时学习那么吃力,怎么大学里突然就开窍了?
但想到他能有出息,我也替他高兴。
我博士读了三年,那是人生中最苦也最充实的三年。
我白天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晚上在图书馆里查资料,几乎与世隔绝。
我的导师对我要求很高,每一个实验数据、每一篇论文都必须精益求精。
无数个夜晚,我都是靠咖啡和泡面支撑着。
但我从不抱怨,因为我知道,这是我为自己选择的道路,也是我曾经放弃又重新拾起的梦想。
而林凡那边,也捷报频传。
他大四毕业时,竟然顺利考上了本校的硕士研究生。
“爸,妈,我考上了!继续读硕士!”他兴奋地打电话回家。
父母乐得合不拢嘴,立刻就在家族群里发了红包,宣告林凡又一次“金榜题名”。
我当时正在准备我的博士毕业答辩,
虽然忙碌,但听到弟弟的好消息,也真心为他感到高兴。
我给林凡发了条信息:“恭喜你,弟弟!继续努力!”
他很快回复:“谢谢哥!都是你教得好,遗传了你的学霸基因!”
我看着这条信息,心里暖暖的。
至少,我的付出,是得到了回报的。
04
我博士毕业答辩顺利通过,正式成为了林博士。
那一刻,我站在台上,看着台下的导师和评委,心中感慨万千。
这三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父母专程从老家赶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他们脸上洋溢着骄傲。
“浩浩,你真是我们老林家的骄傲!”爸爸眼眶湿润,
“你爷爷要是还在,肯定得高兴坏了!”
妈妈则拉着我的手,絮絮叨叨地嘱咐:
“以后可得好好工作,多挣钱,找个好媳妇!”
我看着他们,心中充满感激。
虽然为了林凡,我走了不少弯路,但父母对我的爱,我一直都知道。
毕业后,我顺利进入了一家国内顶尖的科技公司,从事物理研究。
我的工作很忙,但很有成就感。
我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试图弥补那些被耽误的时光。
林凡硕士毕业后,也去了S市的一家知名企业工作。
每次回家,他都光鲜亮丽,西装革履,谈吐不凡。
他会向我们讲述他在公司里的“丰功伟绩”,
说他如何在一个项目中力挽狂澜,如何得到领导的赏识。
“我最近要升职了,总监亲自跟我谈话,说我很受器重。”他得意地说。
父母听了,更是眉飞色舞。
他们常说:“浩浩啊,你弟弟现在真是长本事了,以后指望他了!”
我看着他们对林凡的夸赞,心里偶尔会有些不平衡。
我一直努力,才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
而林凡似乎总是轻轻松松,就能获得成功。
但我安慰自己,他或许是开了窍,是努力的结果。
毕竟,我为他付出了那么多。
我每个月都会给家里打钱,孝敬父母。
林凡也会给,但他给的总是比我少,还美其名曰“我刚工作,要还房贷,压力大”。
父母却从来不说什么,反而帮他解释:“你弟弟工作忙,花销大,我们理解。”
我心里会有些不舒服,但我从未表现出来。
我知道父母偏爱林凡,因为他从小就不是那么优秀,
他们对他有更多的怜惜和补偿心理。
而我一直很优秀,所以他们觉得我不需要太多关照。
逢年过节,林凡总是能收到父母更多的心意,比如名牌手表、定制西装。
而我的礼物,通常都是一些实用的日常用品。
我当然不会计较这些,毕竟我是哥哥,理应照顾弟弟。
有一次,我偶尔在家族群里看到一张林凡参加公司年会的照片。
照片中,他站在C位,笑容满面,意气风发。
而他的学历背景,赫然写着“XX大学经济学硕士,XX大学经济学博士”。
我愣住了。
博士?林凡什么时候读的博士?
他不是在公司工作吗?我怎么从来没听他提过?
我立刻打电话给林凡。
“林凡,你什么时候读的博士?”我问。
林凡在那头愣了一下,随即哈哈一笑:
“哎呀哥,你还不知道啊?”
“我硕士毕业后,公司看我表现好,就推荐我去读了在职博士。”
“我怕你太忙,就没告诉你。”
“在职博士?”我有些疑惑,“哪个学校?我怎么从来没听你提过?”
“就我硕士那个学校啊!”林凡语气有些不耐烦,
“哥,你别问了,我在开会呢。回头再说吧。”
他匆匆挂了电话。
我心里虽然有些奇怪,但也没有多想。
或许他真的工作忙,没时间跟我说吧。
然而,疑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很难消除。
我开始留意林凡的言行。
他每次回家,对自己的工作内容都说得天花乱坠,
但具体细节却总是含糊不清。
他很少提及他的同事,也很少提及他的导师,这和我的博士生活完全不同。
我尝试在网上搜索他所谓博士论文的信息,却一无所获。
我开始感到不安,但又找不到任何证据。
直到有一天,厄运突然降临。
那天,我正在实验室里忙碌,突然接到父母打来的电话,
“浩浩!你弟弟出事了!他出了车祸,正在医院抢救!”
妈妈在电话那头哭得撕心裂肺。
我的心猛地一沉,我立刻扔下工作,以最快的速度赶往S市的医院。
05
当我赶到医院时,父母已经守在急诊室外,
妈妈瘫坐在椅子上,泣不成声,爸爸则焦急地来回踱步,脸上布满汗珠。
“爸!妈!林凡怎么样了?”我冲过去问道。
“还在抢救……医生说情况不乐观……”爸爸声音颤抖,几乎说不下去。
我感到一阵眩晕,眼前的一切都变得模糊。
我唯一的弟弟,他怎么会……
几个小时后,医生终于出来,摘下口罩,疲惫地说:
“病人颅内出血严重,正在ICU观察,需要尽快进行手术。”
“但手术风险很高,需要家属签字。”
我感到脑子一片空白,却还是强撑着问:
“医生,手术费用大概需要多少?我们立刻准备。”
“手术费加上后续治疗,可能需要上百万。”
医生的话像一道晴天霹雳。
父母听到这个数字,瞬间面如死灰。
我家虽然小康,但一下子拿出上百万现金,也是个天文数字。
“医生,我们能先预支一部分吗?”爸爸焦急地说,“我们马上回去凑钱!”
“请尽快。”医生说完,转身离开了。
我看着父母茫然无措的样子,心里做出了一个决定。
“爸,妈,你们先别急,钱的事我来想办法。”
我深吸一口气,说,
“我还有些存款,不够的话,我跟公司预支,或者跟朋友借。”
“先救林凡要紧!”
父母感激地看着我,妈妈握着我的手,泪水再次涌出:
“浩浩,你真是个好哥哥啊!”
接下来的几天,我四处奔波,为林凡的医疗费筹钱。
我把我的所有积蓄都取了出来,又向公司预支了三个月的工资。
这笔钱,是我多年来省吃俭用攒下的,原本打算用来付首付的。
但此刻,一切都变得不重要了。
弟弟的命,才是最重要的。
林凡的手术非常成功,但他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住进了ICU。
父母每天都守在ICU病房外,眼巴巴地看着里面。
“爸妈,弟弟的公司那边,有没有派人过来慰问一下啊?”
我突然想起什么,问道。
是啊,林凡的公司一直没动静。
平时他总说公司对他器重有加,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事,怎么会不闻不问?
“我给他公司打个电话问问吧。”我拿出手机,
找到林凡手机里存的公司前台电话。
电话接通后,我说明了情况。
前台小姐的声音带着一丝疑惑:
“林凡?不好意思,我们公司没有叫这个名字的员工啊。”
我感到一阵眩晕:
“怎么可能?林凡是我们公司的经济学博士,他在这里工作了好几年了!”
“先生,我们公司员工的学历档案都非常清楚,您说的这个林凡,我们这边确实查无此人。”
“您是不是搞错了?”前台小姐语气礼貌,但话语却像冰锥一样扎进了我的心。
我挂断电话,脑子里一片混乱。
林凡骗我?他说的那些工作和升职,都是假的?
我立刻冲进ICU病房外的家属休息区,看到父母正在低声交谈。
“爸,妈,林凡的公司说,没有他这个人!”我声音颤抖地说道。
父母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们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慌乱。
“浩浩,你别胡说!你弟弟工作好好的,怎么会没有这个人?”
妈妈急忙否认,语气明显有些底气不足。
“妈,我亲自打电话问的!他们说查无此人!”
我看着他们,“你们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父母沉默了,他们的眼神躲闪,不敢看我。
“你弟弟工作……工作有点特殊,所以……”
“所以公司可能对外不公布员工信息……”爸爸结结巴巴地解释道。
“特殊?什么特殊工作?”我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正在这时,ICU的护士走过来,轻声说:
“家属请注意,病人的个人物品需要整理一下,以便清点。”
我拿起林凡的随身包,准备清点。
包里除了手机、钱包、钥匙,还有一些文件。
我随手翻开,看到了一份简历。
简历上赫然写着:林凡,XX大学经济学硕士,毕业时间……
我继续往下翻,突然,我的目光被一份夹在简历中间的“学籍档案复印件”吸引了。
那份档案上,林凡的成绩单上赫然写着:总分420分,高考批次:三本。
我的手猛地一抖,那份复印件差点掉落在地。
420分?三本?
我的脑海里瞬间浮现出当年高考成绩公布时,
屏幕上赫然显示的“578分”的字样。
578分,一本线,211大学,硕士,博士……
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所有的记忆都开始错乱。
“这……这是怎么回事?”我拿着那份档案复印件,声音都在颤抖。
父母看到那份档案,脸色瞬间变得死灰。
他们想要扑过来抢走,但我的手紧紧地攥着,根本不放。
“你不是考了578分吗?这420分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