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场上有个奇怪的现象:
跟领导三年以上,哪怕你掏心掏肺,也可能在他不顺时变成“碍事的石头”。
其实你什么都没做错,只是领导的心态变了。
他风光时,需要你做左膀右臂来彰显实力;
他落魄时,却怕你成为参照物,衬得他狼狈不堪。
三年时光,足够让你摸清他的工作习惯,知道他开会爱说的口头禅,甚至能预判他下一个决策的方向。
这些曾经让你们配合无间的默契,在他状态不佳时,全变成了隐患——
他怕你看出他的焦虑,怕你知道他的短板,更怕你在他失势时“取而代之”。
有一位哲学家曾说:
“一切都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职场中的上下级关系,尤其如此。
有的人面对领导的变动总是怨声载道,在他们看来,只有自己熟悉的那一套,才是最舒服的;
有的人面对领导的变动则麻木不仁,认为无论谁来都一样。
结果如何呢?
他们往往会因为不能适应新领导,而被边缘化甚至淘汰。
人,只有拥抱变化,顺势而为,才能在职场中如鱼得水,“稳坐钓鱼船”。
![]()
1、思危
《孙子兵法》中说: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有些人兢兢业业多年,却在关键时刻被优化掉。
这是为何呢?
原因往往就在于,他们只顾埋头苦干,却忽略了职场的暗流涌动。
一个人,无论工作多么努力,都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洞察潜在的风险。
如此,才能防患于未然,立于不败之地。
《易经》里也说:
“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有的人,一旦和领导建立了稳定的关系,就忘记了风险的存在。
于是,他们肆意地放松警惕,对于可能出现的危机,丝毫不做准备。
结果,等到领导失势,他们也只能跟着遭殃。
真正厉害的人,往往懂得“未雨绸缪”,为可能出现的危机做准备。
等到危机到来,他们便可以从容应对。
古语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只有把目光放长远,不局限于眼前的安逸,才能让自己在职场中走得更稳。
![]()
2、思退
在一个岗位待久了,很容易陷入“越想证明自己,越容易出错”的怪圈。
李姐跟着张经理七年,从专员做到主管,部门里大小事务都由她经手。
可自从张经理在公司战略会上受挫后,李姐明显感觉到对方的冷淡。
她提出的方案总被搁置,她安排的工作总被挑剔。
直到有天她主动提出分担一部分不重要的项目,把核心工作让给新人,张经理的态度才缓和下来。
职场关系里,“退一步”不是认输,而是给彼此留空间。
就像古人说的:
“功高震主者身危,名满天下者不赏。”
当领导状态不佳时,过分耀眼的表现反而会变成负担。
不如适当收敛锋芒,在会议上少抢话,在功劳前多谦让,用示弱的方式减少对方的压力。
真正的职场智慧,是懂得在该站前排时挺身而出,该站后排时安静守候。
![]()
3、思变
韩非子说: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见过太多人把“跟着一个领导”当成职场信仰,却忘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小王在赵总监手下做了四年,从实习生做到骨干,他总说:
“赵哥走到哪,我就跟到哪。”
可当赵总监被调去分公司时,小王却因为只熟悉赵总监的工作模式,在新领导手下处处碰壁。
职场最大的忠诚,不是依附某个人,而是提升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就像航海时不能只盯着一艘船,要时刻关注风向和洋流。
不管跟领导多久,都要保持随时能离开的能力——
多学一项技能,多积累一些跨部门资源,多了解行业的新动态。
只有不断地放下过时的经验,改变自己旧有的思维和工作方式,才能适应变化了的职场环境。
时代的列车在职场的轨道上疾驰,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顺之则胜,逆之则败。
真正的职场聪明人,虚怀若谷,时刻准备更新自己、改变自己来顺应职场的变化。
所以,他们能够紧跟职场的步伐,在职场的浪潮中屹立不倒。
![]()
有句老话说得好:
“职场如棋局,落子需谨慎。”
跟领导相处,就像走钢丝,太远则疏,太近则危。
懂得思危,才能在顺境时守住分寸;
懂得思退,才能在逆境时避开锋芒;
懂得思变,才能在变局中找到出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