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梧叶一声秋”,四时里最可人的,总在这一段欲热还凉、欲说还休的浅秋。
已经秋天了,为你拣出 10 首“小而美”的初秋诗词,并附上一笔一划的细读。
愿你在蝉声与雨声之间,在月色与桂香之间,读到一颗澄澈的秋心。
1. 初秋
唐·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小笺
“不觉”二字最妙,像有人轻轻在耳边提醒:夜长了。
风是“习习”,露是“有光”,暑退之后的静,不是死寂,而是万物在暗中调弦。
读罢,仿佛听得见石阶下草叶舒展的窸窣。
2. 新秋
唐·杜甫
火云犹未敛奇峰,欹枕初惊一叶风。
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中。
蝉声断续悲残月,萤焰高低照暮空。
赋就金门期再献,夜深搔首叹飞蓬。
小笺
老杜把“一叶惊秋”写成了家国版:
蝉声是断续的,残月是瘦的,萤火是高高低低的——
连风都带着兵荒马乱的影子。
末一句“搔首叹飞蓬”,把个人的飘零安放在大时代的幕布里,秋意遂有了金石声。
3. 初秋
宋·俞桂
火老金柔暑告残,乘凉正好望西山。
秋声来处无寻觅,只作窗前竹叶间。
小笺
短短 28 字,藏着一场捉迷藏。
诗人循着“秋声”四处张望,却发现它躲在自家窗前的竹叶里。
秋原来不是远道而来的客人,而是窗前故交。
4. 立秋日闻蝉
宋·杨万里
老火薰人欲破头,唤秋不到得人愁。
夜来一雨将秋至,今晚蝉声始报秋。
小笺
把蝉当信差,把雨当邮差。
前两句是顽童口吻,后两句是诗人惊喜:
“原来你也替我捎来了秋!”
杨万里的可爱,在于他对万物都保有签收快递般的热情。
5. 初秋行圃
宋·杨万里
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
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
小笺
落日像指挥家,一抬手,万树蝉声齐鸣。
诗人循声找蝉,却扑了个空——
像极了小时候追萤火虫,追到跟前,灯就灭了。
这份童趣,是杨万里留给秋日的彩蛋。
6. 初秋雨晴
宋·朱淑真
雨后风凉暑气收,庭梧叶叶报初秋。
浮云尽逐黄昏去,楼角新蟾挂玉钩。
小笺
“叶叶报初秋”一句,把梧桐写成送信的孩子,每片叶子都在叽叽喳喳。
末句“新蟾挂玉钩”,像给天空别上一枚小小的发卡。
整首诗是雨后淡蓝的信纸,边角处沾了一点月色。
7. 立秋二绝·其一
宋·范成大
三伏熏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
岁华过半休惆怅,且对西风贺立秋。
小笺
范成大像一位端坐在热浪里的禅师:
“热到极处,方知人生本浮。”
一念翻转,便把“愁”字改写成“贺”字。
立秋的风吹过,连苦热都镀了一层金边。
8. 初秋小雨
宋·陆游
雨来一洗肺肝热,风过远吹禾黍香。
谁识山翁欢喜处,短檠灯火夜初长。
小笺
一场小雨,把陆游从“铁马冰河”切换到“稻花香里说丰年”。
“肺肝热”是家国热,也是暑天热;
“禾黍香”是山河香,也是碗中的新米香。
夜里挑灯读书,窗外是长长秋声,窗内是缓缓人间。
9. 初秋早起作
明·魏偁
缺月当空夜未央,荷风细细袭衣香。
半床卧听南溪雨,酿得山居一夜凉。
小笺
“酿”字最妙,仿佛雨是一位酿酒师,把夜色、荷香、溪水一并封坛。
第二天启封,便是澄澈的秋凉。
山居之趣,在于把日子过成缓慢发酵的诗。
10. 初秋咏月影溪声
清·胤禛
月挂半空飘素影,溪流一派送秋声。
溪声入耳原无意,月影穿帘似有情。
小笺
溪声是自然的白噪音,月影却像带着心事。
一句“似有情”,让整首诗从清冷里生出暖意。
原来,秋夜最动人的,不是风不是月,而是它们在你心里投下的微微荡漾。
秋,是四季写给大地的一封情书。
信里藏着:
- 一声蝉鸣的告别
- 一片落叶的轻吻
- 一场夜雨的润笔
- 一弯新月的落款
愿你在这 10 首小诗里,读到风露、读到微凉,也读到属于自己的——
一颗澄澈、温柔、会发光的秋心。
点个「赞」与「在看」,把这份秋意分享给喜欢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