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滩路,紧邻金沙、碧海,自民国初年始,历经时代的更迭、岁月的打磨,这里不知留下了多少名人的历史印记和故事。在这条象征历史进程的老街上,我们既能欣赏单体建筑的张扬与个性,也能体会到建筑群体的和谐与舒畅;既能感受老建筑的历史文化,又能感悟城市发展带来的日新月异。一路繁华的老街,惊艳了流年,温柔了岁月,跨越一个世纪后盛景依旧。
![]()
中海滩路的“北戴河”石刻,游客青睐的网红打卡地
1925年出版的《北戴河海滨志略》书中记载了中海滩路纳入北戴河道路规划修建的时间、起止路段。
![]()
《北戴河海滨志略》书中记载的中海滩路修建的情况
![]()
《北戴河志》中记载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北戴河旅游图中海滩路的走向
《北戴河海滨志略》记载中海滩路正式修建始于民国二十一年,由北戴河海滨区公署修建。1932年修建路段:由第六桥东达同福饭店;1935年修建:第一段由东一路至保六路南口,第二段由保六路南口至保四路南口。
《北戴河志》中记载:中海滩路西起第六桥,向南经望龟亭东折至东三路与东海滩路交接。《北戴河志》中的记载与现在中海滩路的规划一致。两书记载的中海滩路西段相差无几。史料中的第六桥位于西经路原回民饭店处(回民饭店是1956年在私营回民饭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营饭店,到八十年代体制改革外包),上世纪二十年代的老明信片中有第六桥的标记。随着城市的发展,道路重新修建,第六桥渐渐退出了新路的规划。
![]()
北戴河老明信片中的第六桥,图中为西洋女士骑驴过桥画面
中海滩路自西向东,沿着海岸线,由西端的锚石湾到东端的金山嘴,历经一个世纪的蹉跎岁月,名流权贵、中外政坛要人,在他们有限的人生岁月里,在这条临海之路上留下了无数的足迹。
![]()
上世纪初期的老明信片中的北戴河海滨锚石湾附近的老别墅,当时的
![]()
1918年英文版《北戴河指南》中锚石湾所在位置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海滩路西端有一段处于锚石湾的海岸线,这里风景秀丽,是一个天然的优良港湾,商船渔舟常聚泊于此。1921年徐珂编著的《北戴河指南》中记载当时英国监理会的孙茂士(Summers)、吐纳耳(Turner)的别墅均在这里,除此之外,比利时狄西叶别墅、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别墅、英国根纳弟别墅都分列在此。
![]()
上世纪十年代西方骑驴游客的后面便是锚石湾岸边的狄西叶别墅
![]()
今中海滩路西段1号疗养院内的比利时狄西叶别墅
上世纪初的中海滩路西段锚石湾一带主要聚集了英国监理会的传教士,直到三十年代中海滩路西段开始修建,小小的锚石湾岸边别墅渐起,一座座精致典雅的各国建筑展示着自己的文化和异国情趣,他们的主人在这片金色的海湾、繁华的中海滩路上留下了永远的历史印记。
而今的这片海、这段路:重现生机的老别墅、新建的公园、栈桥、望龟亭、老虎石旅游小码头------移步换景,相映成趣,岁月的变化难以暗淡历史痕迹,一百年的时间年轮在潮起潮落中未曾停息。
![]()
今中海滩路西段旁侧的平水桥浴场,岸边是望龟亭、老虎石旅游小码
![]()
今中海滩路西段
沿着锚石湾东行,便是中海滩路最繁华的老虎湾处的老虎石海上公园。老虎石岸边便是当时名震北戴河海滨的“同福饭店”,又称“木头楼”。这在以前的文章中介绍过,在此不做过多赘述。自上世纪初到现在,跨越百年岁月的“同福饭店”以不同历史时期的符号诠释了不同时代的风采,它的存在使老虎石这片海域繁华了一个世纪,热闹了一个百年。老虎石海上公园如今依然是中海滩路游客最集中的海域。
![]()
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同福饭店
![]()
1951年,煤矿职工疗养院职工在老虎石礁石上的合影,后面是中海滩
![]()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虎石浴场
![]()
今应急管理部北戴河康复院(原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重建的同福
![]()
今老虎石海上公园
老虎石海上公园东侧是保三路、保四路南端与中海滩路相交汇的中高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海滩路的这一地段曾是美国人经常活动的区域。1918年《北戴河指南》的地图上曾标注着American Beach字样。在临海突出的高地上面是美国拉岛夫人(也有译为拉倒)开办的“拉岛饭店”(位于今外交部北戴河休养所院内)。
![]()
落日余晖中的老虎石海上公园
拉岛饭店是一座两层砖木结构的建筑,红房顶,大窗户,在东、西山的高地上远远就能望见这栋红顶建筑。饭店的地势高,临海远眺便是一望无际的大海,真可谓“近水楼台,风景这边独好!”每逢夏季来临,这里就变得异常热闹,拉岛夫人经营有方,饭店经常高朋满座。她的住所在保四路北端西边的院落里,当地人习惯称作“拉岛大院”。漫长的岁月里,拉岛饭店因年久失修而被拆除,只留下斑驳陆离的礁石记录着整个世纪的风云变幻,沉淀着岁月的痕迹。
![]()
1917年——1919年美国甘博博士拍摄的在北戴河海滨中海滩畔度假的
![]()
1917年——1919年美国甘博博士拍摄的在北戴河海滨中海滩畔度假的
![]()
今中海滩路中高地礁石地带样貌
拉岛饭店附近海域暗礁很多,当时的管理部门专门在中海滩岸边的礁石上刻下大红字“danger”,现在“北戴河”三个大字的位置就是当年刻字的地方,红色大字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时代的变迁,这里的暗礁变成了明礁,游客到这里就能明显的看到这片礁石,英文警示也失去了意义,于是“北戴河”三个大字就取代了原先的英文警示。
![]()
上世纪三十年代刻"危险地带"红色大字的地方
![]()
今刻“危险地带”的礁石被“北戴河”三个大字取代,中海滩路已成
![]()
中海滩路上保四路南口高地礁石上远眺大海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个危险地带是经常被海水淹没的,暗礁丛生,中海滩路从东侧只修到了保四路南路口,再往西就是高低不平的山石。如今这个地方成了人们来北戴河海滨必打卡之地,高耸的地势把海滨的美景尽收眼底。碧空高远、沙鸥翔集,中海滩路成了人与海鸥共舞的快乐天堂。
保四路南口与保五路之间的中海滩路上,德国汉纳根别墅依旧挺立如初。庄重、古朴的老别墅,庭院大门直通中海滩路,大门两侧门垛刻有特殊符号,如今依然清晰可见。这位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德国贵族、实业家,在中海滩路上风光无限,为美丽的中海滩路增添了几许浓郁的古风之韵。
![]()
德国汉纳根别墅
![]()
德国汉纳根别墅刻有特殊字符的大门垛
中海滩路东行至保六路南路口附近欧式老建筑不少,路东侧有英国教会别墅楼。再向东八十米处有六座结构和外形都相同的二层小楼,石头垒砌的围墙将小楼围起来,这六座楼就是始建于清末时期的唐山启新洋灰公司总经理李希明的财产。在六座楼的后面是李家自己居住的别墅,紧邻第七桥南的下海道西侧,与六座楼南北相望。如今在六座楼南侧修建了带状公园六座楼园,其名字就来源于六座楼。
![]()
六座楼园入口
![]()
位于中海滩路北侧的六座楼园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段中海滩路距离海边七八十米,为土路。如今的中海滩路已经不是原来的路了,拓宽了,拉直了,两侧修建了绿色带状公园。绿植高低错落,层次分明,人工种植和自然栽植有机结合,近景、远景相互搭配,构成了中海滩极具观赏价值的景观路,也成为了北戴河海滨最美的环海骑行公路。
![]()
中海滩路中段海边景观
![]()
中海滩畔飞翔的海鸥
中海滩路积淀了百余年的繁华旧梦。昔日奢华的老楼,大气的廊柱、幽深的台阶,历史深邃,故事悠长。历经岁月的高大树木用茂盛的枝叶轻抚着屋檐红瓦,丁香花的香气包裹着落寞的老房子,一切似乎都没有变,而一切又在变化中。
![]()
海浴归来的人们走向英国府(中海滩路95——98号,约落成于1912年
![]()
新中国成立后,修缮后的中海滩路上的英国府近景
![]()
今中海滩路东段美景
百年风雨过后,中海滩路由西到东欧陆风情的老建筑,带着历史的印痕,向来往的人们讲述着岁月中的万般风情和那些鲜为人知的人间沧桑。这些见证了昔日繁华的老楼,无言地目睹着一百多年的街道变迁。
一个世纪前的中海滩畔是中外人士青睐的海浴场所,百年过后,这里依旧是人们最佳的欢乐海洋。最美骑行环海公路、婚纱摄影拍摄基地、海鸥最集中活动海域------中海滩路给了我们一个色彩绚丽的世界!
![]()
中海滩路海边的雕塑景观
![]()
中海滩路礁石上远眺大海
感叹这里的历史痕迹,满载着人间情味的中海滩路,像是故事中的插曲,溢满了风情,彰显了性情。骑上单车,慢行中海滩畔,和时空进行一次亲密的对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