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的雨,总带着松脂的清香,像极了刘正风指尖流淌的琴弦。
第一次在衡阳城的酒楼遇见曲洋时,他正用一根竹箫吹奏《笑傲江湖》的残章。刘正风握着酒杯的手忽然顿住 —— 那旋律里有他藏在《广陵散》里的孤寂,有衡山七十二峰的云雾,更有江湖人看不懂的自在。他放下古琴,走过去抚上对方的箫管:“兄台这半阙,缺了三分侠气,多了七分仙气。” 曲洋挑眉笑了,箫声陡然转急,像道闪电劈开雨幕。
![]()
他的武功是衡山派的云雾教的。“回风落雁剑” 在他手中没有杀伐气,剑势流转如湘江的水波,弟子们都说师父的剑里有琴音,能化戾气为祥和。可没人知道,每个月圆之夜,他会换上便装,去城外的破庙里与曲洋相会。一个抚琴,一个吹箫,琴音是五岳剑派的端正,箫声是日月神教的不羁,却在《笑傲江湖》的谱子里融成一体,像衡山的云和雾,本就难分彼此。
金盆洗手那日,衡山城外的雨下得格外大。他穿着崭新的儒衫,看着弟子们摆好香案,忽然想起与曲洋初遇的那个午后。曲洋说:“正邪之分,在人心不在门派。” 他当时笑着摇头,如今却在满座武林名宿的注视下,说出了同样的话。当嵩山派的人掀翻香案,说他 “勾结魔教妖人” 时,他忽然觉得可笑 —— 这些人练了一辈子剑,却看不懂最浅显的道理。
![]()
曲洋带着孙女曲非烟闯进来时,他正在与费彬缠斗。老对手的 “嵩山剑法” 凌厉如霜,他却忽然弃剑抚琴,《广陵散》的调子在刀光剑影里响起。曲洋默契地吹起箫,琴箫和鸣中,竟逼得费彬的剑寸步难移。他望着曲洋鬓边的白发,忽然明白所谓知己,不是同年同月同日生,是能在对方的旋律里,找到自己遗失的音符。
临死前,他们靠在崖边的巨石上,用最后力气合奏完《笑傲江湖》。曲洋咳出的血溅在琴弦上,像极了琴谱上的朱砂点。“这曲子,总算完成了。” 刘正风笑着擦去他嘴角的血迹,指尖却在颤抖。箫声渐弱,琴音也跟着低下去,最后消散在衡山的雨雾里。费彬的剑刺来时,他们没有躲闪,只是紧紧握住对方的手,仿佛要把这短暂的相知,刻进轮回里。
![]()
后来令狐冲在思过崖找到那本《笑傲江湖》曲谱,纸张已被雨水浸得发皱,却还能看出琴箫合奏的痕迹。他在月下吹奏,忽然听懂了其中的寂寞 —— 那是两个灵魂在世俗偏见里的挣扎,是对所谓正邪的无声反抗,更是超越门派、超越恩怨的深情。
衡山的雨还在下,回雁峰的琴音却再也没响起过。只有砍柴的樵夫说,偶尔在月圆之夜,能听见山谷里有琴箫声,琴音温润如君子,箫声不羁如浪子,合在一起,像在诉说一个关于知己的故事。
![]()
有人说刘正风糊涂,为了魔教妖人毁了一世英名;有人说他可敬,敢在世俗眼光里坚守本心。只有衡山的云雾知道,那对在雨雾里合奏的知己,早已把《笑傲江湖》的真意,刻进了衡山的石缝里 —— 所谓正邪,本就是人心的执念;所谓江湖,最难得的不是绝世武功,是能与你共奏一曲的知己。
当琴箫声消散在衡山云雾里的那一刻,他们早已赢了这江湖。因为有些情谊,从来不怕刀光剑影,不怕岁月流转,只消一个音符,便能在人心深处,回响千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