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等21个教授博士研发团队,外骨骼机器人等23个科创项目,旭日蓝天等54家科创型企业,中交雄安融资租赁等10家基金金融机构……日前,咸宁科技创新中心在咸宁高新区正式运营,一批创新力量同步入驻。这些创新要素的集体落户,标志着咸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的实践迈上新台阶。
科创平台的搭建,为产业升级构筑“强磁场”。咸宁科创中心总面积达5万平方米,可为科研团队提供“拎包入住”式的便利环境,意在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的创新生态。从目前入驻的一批重量级科研团队、科创企业和金融机构来看,资源聚集效应已经初步显现,一条“研发—转化—投资”的完整生态链正在形成,为咸宁培育具有突破性的未来产业汇聚起强劲动能。
产学研的深度融合,让创新潜能转化为产业动能。湖北世丰新材料联手武汉理工大学攻克技术瓶颈,年新增销售额超5000万元;中科华冶通过链接省内外创新资源成功开发出国际领先技术,带动产值突破亿元;滴水科技研发出全球首款便携式洗车机,预计今年产值将突破3亿元……一个个生动的案例,是咸宁集结科研力量释放创新潜能的鲜活写照,也彰显了咸宁科创平台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激发出了产业升级的巨大潜力。
创新生态的优化,为产业升级注入“源头活水”。咸宁高新区围绕科技创新所需的“阳光、土壤、空气、水分”推出一系列举措:30亿元高新产业区域母基金、全省首个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园区联合贷”、最高可获500万元支持的科创人才激励举措……这些囊括政策、资金、服务的“组合拳”,无疑是让创新主体轻装上阵的法宝,可持续优化创新生态,也加速了“创新优势”向“发展胜势”转化。
科创为钥,产业为基。实践证明,咸宁高新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激活了产业创新升级的“一池春水”。科技创新中心的正式运营,作为咸宁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全新起点,必将持续激活产业升级的澎湃动能。
(王莉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