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最近栽的跟头,不大,却真疼 —— 把自家的枭龙战机技术教给了土耳其,想着拉兄弟一块干,结果人家学了手艺,转身就抢走了印尼那笔原本稳到不能再稳的大单,千亿级订单,飞了。换来的只有一个冷冰冰的事实:防务合作,不是交朋友,是喂狼养虎。
雅加达的庆功宴上觥筹交错,安卡拉笑纳印尼的军购大礼;伊斯兰堡的键盘侠们却集体破大防——"教徒弟造飞机,结果徒弟反手抢了师父的饭碗?"
原本枭龙在印尼试飞时口碑不错,性价比能打,订单眼看十拿九稳,可土耳其半路杀出,直接甩出"五代机合作"的王炸,硬生生把生意撬走。
甚至枭龙卖的是"经济适用机",土耳其KAAN却直接翻倍叫价,印尼居然还买单!
2024年,印尼空军代表团在巴基斯坦体验枭龙战机时反馈相当积极,兴冲冲的额开始谈买卖,眼看就要水到渠成,巴基斯坦笑得露着大牙。
可谁能料到,土耳其半路杀出个"技术共享"戏码,硬是用自家五代机项目当诱饵,把印尼从枭龙的客户名单上撬走。
现在回看巴铁当年开放生产线的大度,倒像是给安卡拉递了把拆台的螺丝刀。
然而,仅仅一年之后,印尼国防部长普拉博沃便拍板选择了KAAN,印尼国防部合同细节的曝光揭开了谜底:土耳其承诺为印尼建设完整的战斗机生产线,这样的诱惑力相信没有多少国家能拒绝的了。
一位印尼官员私下坦言:“买枭龙只是买成品飞机,买KAAN则是买一套完整的工业能力。”
这精准地击中了巴基斯坦的软肋:虽然巴基斯坦可以提供枭龙的飞行员培训和后期维修保养服务,但其速度和效率远无法与土耳其竞争。
想当年,土耳其相邀合作,巴基斯坦欣然同意交出图纸,谁能想到,土耳其拿到“图纸”后,却将这些技术巧妙地移植到了自家项目上,搞出来了一款对标F-35的五代机,2023年成功首飞,短短两年内就实现了量产,并迅速打入了印尼市场。
知情人士透露,枭龙使用的复合材料加工、雷达整合等近60%的核心工艺都被土耳其直接移植,这至少为其节省了三年的研发时间。
巴方国防工业内部报告显示,扣除零件采购和人工成本,每卖出一架枭龙,利润仅为单价的8%。
向中小国家出售飞机,光是派驻工程师的费用,就足以吞噬大部分利润。更令人沮丧的是,中巴合作模式下,巴基斯坦负责枭龙的全球推销,但飞机发动机、航电等核心部件却依赖于中国航空工业进口。
而印尼订单的易主,对巴基斯坦的冲击远超想象,原本锁定枭龙的伊拉克空军(计划购12架),缅甸增购订单,孟加拉国替换老式歼7项目,都纷纷按下了暂停键。
土耳其军火商已抵达巴格达,兜售KAAN,并推出“分期付款,石油换飞机”的方案,这对于财政紧张的伊拉克而言,无疑更具吸引力,而巴基斯坦却无力提供类似的金融方案。
巴基斯坦当初只顾及眼前经济利益,如今,枭龙最引以为傲的价格优势也岌岌可危,KAAN拿下印尼大单后,土耳其宣称将在2030年前将单价压低至4000万美元。
这笔200亿订单的背后,是巴基斯坦技术泄露的苦果,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