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许俏美
“人都患癌了,还要一千万,这是叫人立马死吗?”一位网友在爱康国宾的新热搜话题下留下这样一条评论。
近期,患癌女律师张晓玲把爱康国宾推上了风口浪尖。从2013年到2023年,张晓玲连续10年在爱康国宾进行体检,从未收到患癌的风险预警,直到2024年,她在其他医院被确诊癌症晚期,通过治疗付出了一个肾和腰椎终身残疾的代价,因此质疑爱康国宾体检的有效性,引发轩然大波。
作为公开回应,7月30日,爱康集团在京召开媒体说明会,就“张女士十年体检未预警肾癌”事件进行回应和澄清。在现场,爱康国宾高管回溯了整个事件的发展进程,并称经内外核查评估,爱康对张女士的肾脏检查不存在瑕疵,没有漏诊和误诊以及不存在所谓的“假体检”,并且宣布就张女士虚构事实、散布谣言的侵权行为向法院提起正式诉讼并获法院受理立案。
根据8月7日消息,当事人张晓玲目前已经收到传票,爱康国宾请求法院判决张晓玲赔偿爱康国宾因名誉侵权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共计1000万元。
此前,在提到公众对于体检和看病诊断没有明确认知边界时,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的一席话更是揭开了行业“真相”:“大多数企业给员工做个体检,少的几百块,钱多的也就几千块钱,大家去医院看个病,你要诊断某个病,你们问问自己,大概要花多少钱。当你指望说,一个几百块钱的体检能帮你什么病都查出来,而要查单一的病,多花几千几万块钱的时候,你认为这样的情况存在吗?”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选择某家机构做长期体检也相当于投了一张难得的信任票,关乎健康和生命,而这次舆论也折射出老百姓对部分体检机构和体检结果的信任割裂,几百块的体检费,可能连提前筛查出自己是否有癌症早期信号、想早发现早治疗的机会都没有,这种“体检”还有意义么?多少钱的体检套餐才能发现癌症?
“史诗级”危机公关
从体检行业的商业运营模式来看,张黎刚的话是客观事实,在平时讲出来会是一个很有锐度的行业观点。
但在一场危机公关下的媒体说明会上提出,被不少网友吐槽为“CEO把自己的台拆了”,随后的质疑声更是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本来,爱康国宾只需要把掌握的有利证据材料摆出来跟张晓玲对峙,说明自己的体检技术和专业资质没有任何问题就好,但还想要在舆论战中碾压一个癌症患者,还想要对民众进行体检和诊断之间区别的说教,作为一家体检机构,唯独没有表现出太多人文关怀。
爱康国宾高管在说明会上提到,张女士的行为严重损害了爱康的声誉,令20余年来致力于健康管理服务的上万名爱康员工深受伤害,让每年约800万体检客户蒙羞,更让民众在不知实情的情况下,对私营体检中心、对整个体检行业,乃至对包括公立医院在内的中国整个医疗行业产生不信任。
此举,怎么看都想要试图把一个患癌个例的“质疑声”放在整个“医疗行业”的对立面,却不小心触发了公众反感神经,反而将自身置于普通老百姓的对立面。
“别指望几百块钱的体检什么病都查出来” 引发了二次舆情危机,压力重重之下,爱康国宾随即又发声明表示这是部分媒体“断章取义”,并称“不会因为体检套餐的金额不高而松懈服务的专业性”,但公众对其的信任已出现明显裂痕,每年一次的体检是不是流于各种走过场和形式化了?一切经得起查么?
作为当事人,张晓玲在微博中写道,当资本操控舆论,生命变成“产品”牟利,每个体检者都可能成为下一个我!
此外,她在近日对媒体的回应发声中提到:“幸亏我活过来了,可能还有很多像我这种情况的人,他们没能活过来,连投诉的机会都没有;现在想想,这十几年我的体检就是一个笑话,我希望我的这个事情能引起这些机构真正重视国民健康,把生命放在第一位,好好地做体检!”
尽管在法庭上的对峙结果目前尚未有定论,但在舆论阵地上,爱康国宾已经处于下风,而向一个癌症晚期的患者索赔1000万的操作被网友调侃为“史诗级”公关,即便赢了官司也输掉了人心,想要维护的“名誉”似乎更差了。
舆论风波下的市场压力
如何平衡规模扩张与质量控制,商业利益与医疗责任是摆在民营体检机构面前的两大难题,近年来,业内无证上岗、漏检、误检病情以及违规检测等问题被多次曝光。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体检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突破3711亿元,2029年将超3916亿元,市场蛋糕令人垂涎。
不过,公立医院在体检市场呈主导地位,占据约69%-70.8%的份额的市场份额,凭借设备、专业医生资源和公信力形成天然优势,三甲医院的CT阅片时间是民营机构的3.6倍,误诊率仅为民营机构的三分之一。
其他医疗机构(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比约7.7%,剩下的约24%的市场份额中才是民营体检企业的市场空间,目前呈现出“美年独大、爱康承压、多方割据”的竞争格局。
在民营体检市场阵营中,美年健康以全年2834万人次体检量稳居第一,按营收计算市场份额约达28%,单店年均体检人次(9.8万)是行业平均水平的2.1倍;爱康国宾市场份额约15%,体检人次按800万规模算约为美年的三分之一;此外,区域龙头瑞慈医疗以429万人次体检量位列行业第三,割据长三角中高端市场并加速对外扩张;美兆健康则依托基因检测、功能医学检测等在2000元以上高端市场渗透率达25%。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含有 “爱康国宾”关键字投诉量多达1220条,投诉内容涉及体检报告不准确以及误诊、漏诊、检查敷衍等多个方面,这波体检信任危机之下,爱康国宾口碑再遭冲击,如何重建消费者信任加强用户粘性充满挑战,市场份额可能会被竞争对手趁机进一步打压。
民营体检需要给出新答案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张女士的遭遇提了个醒,选择民营体检机构时应更加关注设备资质、医生经验和历史合规记录等,也有必要定期结合公立医院检查以降低漏检风险,围绕爱康国宾的纠纷只是揭开了行业的冰山一角,民营体检市场从 “规模竞争” 转向 “质量竞争”才是核心挑战。
同时,消费者对于体检机构无法追责或难以追责的问题也十分凸显,如何强化体检标准与质量的监管也是个难题。
爱康集团官网资料显示,截至2025年5月,已在全国54大城市设有170家体检、齿科与医疗中心,与全国200多个城市超过800家医疗机构建立合作网络,同时也提到,要让数百万客户在检前、检中、检后每个环节都感受到实时、智能、精准、连接的全新体验,为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奠定基础,很可惜,现实总是有点打脸。
在这场蔓延开来的信任危机里,尽管经过了多轮舆论交锋,但公众的疑虑仍未打消:当几百块的癌症“早筛”成为泡影,当一般医学体检其实形同虚设,体检行业的质量防线该如何重筑?标准该如何重新定义?仍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