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东晋袁宏《后汉纪》中这句感慨,道破了优质师资对人才培养的核心价值——好的老师不仅是学问的传播者,更应是实践的引领者、品格的锻造者。
在高等教育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的今天,兼具理论功底与行业经验的“双师型” 教师,正是对“经师”与“人师”传统的当代诠释,而兰州财经大学在这一领域的探索,正让这句古训焕发新的生机。
作为扎根西部的财经类高校,兰州财经大学深谙“师者强则教育兴”的道理,尤其在工商管理学院,“双师型”教师占比已达64.8%,这组数据的背后,是兰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深刻践行。
为破解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难题,学院通过校企协同搭建成长平台,推动教师在理论与实践间架起桥梁:马永刚等10位教师考取一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李强等8位教师拿下二级互联网营销师认证。他们带着行业前沿的案例走进课堂,将招聘实战、营销策划等真实场景转化为教学内容,让课本上的管理学原理变成可触摸、可操作的实战指南。这种“既能站讲台,又能下车间”的师资特质,恰是对“经师”之学与“人师”之技的双重注解。
师资队伍的活力,既需深耕现有力量,更要广纳八方英才。兰州财经大学以“人才强校”战略为引领,主动走出地域局限,为师资队伍注入新鲜血液。2025年5月,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郝金磊教授带队远赴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通过座谈会与青年博士面对面交流,详解学校在科研经费、团队建设、职业发展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这样的引才行动并非孤例,该校的各院系近年持续奔赴全国高校,既吸纳具有深厚学术功底的青年学者,也引进熟悉产业动态的实践型人才,让师资队伍在学缘结构、研究方向上更趋多元。
而对师资育人能力的打磨,更体现在细微处的精耕细作。2025年6月,工商管理学院在致远楼举办的班主任助理培训会,看似是学生工作的安排,实则是师资队伍协同育人的延伸。
会上,2024级班助杨熠帆、王建伟分享的新生管理经验,辅导员对规章制度与角色定位的细致解读,本质上是将优秀教师的育人智慧传递给学生骨干,形成“教师引领+学长示范”的培养链条。这种“传帮带”机制,让师资队伍的育人能量层层辐射,确保从课堂教学到日常管理,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业引导,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长支撑。
正是这样多维度的师资建设,让兰州财经大学的人才培养成效日益凸显。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在甘肃金融、会计等领域占据重要位置,中石油甘肃销售公司半数以上总会计师、省内银行系统近四成中高层管理者均出自兰财,他们扎实的专业能力与实践素养,印证了“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价值。
从袁弘对“人师”的推崇,到今日“双师型 教师的培养,兰州财经大学以师资建设为笔,书写着西部财经教育的新答卷。这里的教师,既是传授理论的“经师”,也是指导实践的“匠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