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美国最新指南:只有四类人需要补充维生素D,但中国不只这四类!到底怎么补才不是“智商税”

0
分享至



炎炎夏日,各种防晒“神器”随处可见。严格防晒的同时,我们也阻隔了大自然赐予的最珍贵礼物——维生素D。

这种被称为“阳光维生素”的物质,不仅是骨骼健康的守护者,还是贯穿人体多个系统的关键调节因子。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维生素D缺乏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隐性饥饿”,与数十种慢性疾病密切相关。

那么,维生素D究竟该怎么补?

七成老年人缺乏维生素D

维生素D本质上属于类固醇激素家族,在自然界中存在两种主要形式——植物来源的D2和动物来源的D3。

人体约90%的维生素D都源于阳光照射,当阳光中的中波紫外线(UVB)照射皮肤时,会与表皮层发生光化学反应,转化为维生素D3前体,再经过体内的肝肾代谢转化为活性形式。紫外线的强度、季节的变化、地理位置等都会显著影响维生素D的合成效率。

都市人的常见生活方式——朝九晚五在办公室工作、过度防晒、缺乏户外运动等,都大大减少了接触阳光的机会。

据统计,中国约有1/5的成年人存在维生素D缺乏问题,而老年人维生素D的缺乏率更是高达70%。

在食物来源方面,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相对有限,主要包括深海鱼类、动物肝脏、蛋黄等动物性食品,以及晒干的香菇等植物性食品。



防住阳光,也防住了维生素

维生素D的作用意想不到

维生素D堪称维持人体健康的“多面手”,其作用远超许多人的认知。

在骨骼肌肉系统方面,它能显著提高钙的吸收率,增强骨骼矿化程度,改善肌力和增加肌量。

在免疫调节方面,它具有独特的双向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当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储存形式)低于20ng/ml时,呼吸道感染的风险会增加40%至60%,且维生素D缺乏患者转为重症的风险显著增高。维持充足的维生素D水平则能使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率下降22%。

在代谢调节方面,它能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炎症状态,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大于50ng/ml的人,患上糖尿病的风险会降低18.1%。

维生素D能够调节血管张力,降低血压,改善心肌收缩功能,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此外,它还能缓解慢性肾病的发展。

维生素D受体遍布大脑的各个区域,适量补充维生素D可使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降低40%,同时还能显著改善情绪障碍,降低抑郁症的患病率。

研究发现,维生素D水平较高的人患乳腺癌、结直肠癌、肝癌、膀胱癌和肺癌等癌症的风险相对较低。


日常食物中的维生素D来源

这样补,才不是“智商税”

补充维生素D的最佳方式是与阳光亲密接触,但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

一要直接暴露皮肤,隔着玻璃、涂抹防晒霜、穿着防晒衣或打伞都会阻隔90%以上的UVB。

二要控制时长,建议每天20到30分钟为适宜,冬季可适当延长,夏季可缩短。

三要避免在正午进行长时间的暴晒,特别是当前流行的“三伏天晒背”需谨慎,因为有可能会导致皮肤大片红斑,甚至出现水疱,以及中暑的症状。光敏性皮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患者更应避免日晒。

对于日晒和食物摄入不足的人群,口服补充维生素D是有效的选择。根据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的建议,不同年龄段的推荐剂量有所不同:

婴幼儿每天补充400IU,儿童和成人每天补充600IU,老年人每天补充800IU。对于已出现维生素D缺乏症状者,每天可补充1000至2000IU,但不宜超过4000IU。

最近,美国内分泌协会的一份最新指南引起了一些网友的关注。由于美国的不少食品,比如牛奶中都含有强化维生素D,美国内分泌协会只建议四种人群常规补充维生素D:儿童和青少年、孕妇、75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前期人群

有些健康类博主就此提出:除了上述这四类人,其他人补充维生素D都是“智商税”,而且不推荐常规检测维生素D,并推翻了既往的维生素D理想值。

笔者认为,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与西方人有所不同,以下几类人群需要筛查维生素D水平,并进行精准补充

儿童和青少年。适量的维生素D能预防佝偻病,降低呼吸道感染。

孕妇。适量的维生素D有助于降低早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概率。

肥胖人群。维生素D易被脂肪组织“困住”,因此肥胖的人相对更容易缺乏维生素D。

老年人。皮肤老化会导致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下降。

慢性病患者。糖尿病、慢性肝病、慢性肾病、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甲状腺疾病等会导致维生素D吸收和代谢异常。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的人群。抗癫痫的药物、抗惊厥的药物、糖皮质激素、减肥药等都会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

长期居家或在室内上班的人群。不能接触到足够的阳光,容易导致维生素D缺乏。

上述人群在服用维生素D期间,可定期检测25羟基维生素D,至于数值达到多少是最理想的,要因人而异。而且不能只看维生素D水平,而忽略血钙、血磷和尿钙水平,应由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动态调节。

(作者为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骨松门诊主任医师、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上海医学会科普分会副主任委员)

原标题:《七成老年人都缺乏“阳光维生素”,它能补钙降压还能预防痴呆,怎么补大有讲究》

栏目主编:陈俊珺 文字编辑:陈俊珺

来源:作者:洪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湖南女医生出轨17分钟视频:别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她的贞操

湖南女医生出轨17分钟视频:别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她的贞操

娜乌和西卡
2025-11-10 13:50:19
湖南某医院不雅事件的同款“战袍”,彻底火了!

湖南某医院不雅事件的同款“战袍”,彻底火了!

仕道
2025-11-10 14:06:05
俄罗斯人在公车上写骂中国人的话,但现场没人敢吭声……

俄罗斯人在公车上写骂中国人的话,但现场没人敢吭声……

麦杰逊
2025-11-10 12:28:01
油箱见底了!打完这个赛季,可能退役的七位球星

油箱见底了!打完这个赛季,可能退役的七位球星

球毛鬼胎
2025-11-10 18:50:33
俄罗斯提出一个新概念——俄罗斯历史领土

俄罗斯提出一个新概念——俄罗斯历史领土

每日一见
2025-11-10 14:09:17
女子高铁推婴儿车堵20分钟后续!正面曝光,甩娃撂狠话:赔得起吗

女子高铁推婴儿车堵20分钟后续!正面曝光,甩娃撂狠话:赔得起吗

八斗小先生
2025-11-10 11:39:17
“家里已经供不起我上班了!”父母无奈哭诉,成2025年最大的笑话

“家里已经供不起我上班了!”父母无奈哭诉,成2025年最大的笑话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09 10:44:07
第一次!高市早苗提对台海出兵,日本高层的反应,果然如中国所料

第一次!高市早苗提对台海出兵,日本高层的反应,果然如中国所料

叹知
2025-11-10 16:05:39
郑丽文提“二二八”和解,喊话民进党“历史不该成斗争工具”

郑丽文提“二二八”和解,喊话民进党“历史不该成斗争工具”

海峡导报社
2025-11-10 15:39:08
全红婵老家新房封顶引来大量无人机“围观”:全父表示无奈 村民称有噪音干扰

全红婵老家新房封顶引来大量无人机“围观”:全父表示无奈 村民称有噪音干扰

上游新闻
2025-11-10 17:13:05
李嘉诚曾和梁洛施私下做交易,不把3个孙子纳入李家,是一种算计

李嘉诚曾和梁洛施私下做交易,不把3个孙子纳入李家,是一种算计

娱乐团长
2025-11-09 14:33:37
大反转!偷拍者被带走调查,出轨地点不是医院,祖副院长原配发声

大反转!偷拍者被带走调查,出轨地点不是医院,祖副院长原配发声

壹月情感
2025-11-10 16:52:17
俄罗斯大幅加税,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1辆净赚几万已成过去,有商家暂停对俄业务,如何破局?专家建议“扎下根”

俄罗斯大幅加税,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1辆净赚几万已成过去,有商家暂停对俄业务,如何破局?专家建议“扎下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0 00:30:08
尴尬啊!50岁大叔哭诉想挽回20岁女孩,称大理骑行时花钱同吃同住

尴尬啊!50岁大叔哭诉想挽回20岁女孩,称大理骑行时花钱同吃同住

火山诗话
2025-11-09 21:49:00
“大衣哥”反击网暴:我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丨面孔

“大衣哥”反击网暴:我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丨面孔

大象新闻
2025-11-10 15:02:09
扇耳光大赛倒地的中国选手公布病历!称看东西有重影需要手术

扇耳光大赛倒地的中国选手公布病历!称看东西有重影需要手术

南方都市报
2025-11-10 12:10:16
国家广电总局关于撤销机顶盒的重要消息

国家广电总局关于撤销机顶盒的重要消息

小柱解说游戏
2025-11-09 14:50:37
贵阳女副市长主动投案,贵州省自然资源系统反腐连续打“虎”

贵阳女副市长主动投案,贵州省自然资源系统反腐连续打“虎”

界面新闻
2025-11-10 14:03:21
61岁关咏荷白衣出镜,状态年轻被赞似41岁!张家辉:我保持好自己,才能配得上她

61岁关咏荷白衣出镜,状态年轻被赞似41岁!张家辉:我保持好自己,才能配得上她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10 14:24:07
淡水虹鳟,彻底毁掉了“三文鱼”这一优质食品

淡水虹鳟,彻底毁掉了“三文鱼”这一优质食品

北欧模式
2025-10-16 22:38:47
2025-11-10 19:19:01
上观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观新闻
站上海,观天下
381225文章数 75771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20年驾龄"老司机"一踩油门就失控了 新能源车企回应

头条要闻

20年驾龄"老司机"一踩油门就失控了 新能源车企回应

体育要闻

战绩崩盘!东契奇交易余震撕裂独行侠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财经要闻

最终,万科只成全了一个人

科技要闻

荷兰“玩脱”后,大众本田终于拿到芯片了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本地
游戏
家居
旅游
公开课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Faker微博晒S15奖杯合照!T1战队官方:神!

家居要闻

四方食事 不过人间烟火

旅游要闻

恭王府博物馆与法国尚蒂伊庄园签署友好合作协议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