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鉴定室的日光灯发出冷冽的白光,照在那瓶布满灰尘的茅台酒上。
秦文博的手在微微颤抖,汗水顺着额角滑落。
十二年了。
十二年前那个让全家人暴跳如雷的决定,十二年来无数次面临的卖酒诱惑,十二年里承受的所有压力和指责,都将在这一刻得到答案。
白发苍苍的鉴定师老宋推了推老花镜,拿起放大镜仔细端详着瓶身。
"2012年的飞天茅台......"
他的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秦文博的心跳如擂鼓,他知道,这五十瓶茅台是全家最后的希望——儿子天宇刚刚收到斯坦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而他三天前接到了公司的裁员通知。
01
2012年1月16日,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
上海的天空阴沉沉的,似乎随时会飘下雪花。
秦文博坐在办公室里,盯着刚刚到账的年终奖发呆。
八万六千块,这是他在这家进出口贸易公司工作六年来拿到的最大一笔奖金。
"老秦,晚上一起喝一杯?"同事刘伟探头进来,"听说你今年的奖金不少啊,该请客了。"
秦文博笑着摇摇头:"今天不行,答应了晓兰早点回家。"
"啧啧,妻管严啊。"刘伟打趣道,"不过也是,嫂子那脾气,你可得小心伺候着。对了,这笔钱打算怎么花?给嫂子买个包?还是换辆车?"
秦文博沉默了一下:"我有别的打算。"
下班后,秦文博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公司楼下的工商银行。
他把八万六千块分成两部分,一万块转到家庭账户,剩下的七万六千块转到了自己的另一张卡里。
做完这一切,他深吸一口气,走向南京西路的一家大型烟酒专卖店。
这家店他观察了很久,老板姓陈,在圈子里口碑不错,最重要的是,货源可靠。
"陈老板,飞天茅台现在什么价?"秦文博径直走到柜台前。
陈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戴着金丝眼镜,一看就是个精明的生意人。他打量了秦文博一眼:"兄弟是自己喝还是送人?"
"都不是。"秦文博说,"我想多买一些,存着。"
陈老板眼睛一亮:"哦?兄弟是懂行的人啊。现在飞天茅台零售价1680一瓶,如果量大,可以优惠到1650。您要多少?"
"你这里有多少现货?"
"店里现在有二十来瓶,如果要得多,我可以调货,三天内到齐。"陈老板熟练地回答,"不过,兄弟,我得提醒您,茅台这东西虽然保值,但也有风险。前几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可是跌到过八百多块。"
秦文博点点头:"我知道。给我准备五十瓶。"
陈老板愣了一下,随即露出惊喜的笑容:"五十瓶?兄弟果然是大手笔!这样,我给您1650的价格,全新的2012年产飞天茅台,保证正品。需要我帮您联系仓储吗?"
"不用,我自己有地方。"秦文博说,"三天后我来提货,现在先付定金。"
他刷卡付了两万定金,拿着收据走出店门。
冬天的冷风扑面而来,让他瞬间清醒了不少。
他知道,这个决定一旦执行,将会在家里掀起轩然大波。
但他也知道,机会稍纵即逝。
这些年在外贸圈子里,他见过太多靠茅台发家的故事。
2008年金融危机时,茅台跌到八百多,仅仅四年就翻了一倍。
而且随着限制三公消费的风声越来越紧,民间市场对茅台的需求反而可能增加。
更重要的是,他研究过茅台的产能。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传统工艺限制,茅台的产量增长有限,而中国的富裕阶层却在快速扩大。
供需关系决定了茅台的长期价值。
回到家,七岁的儿子天宇正趴在茶几上做作业,妻子苏晓兰在厨房忙活。
岳母方淑珍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看到他进门,立刻开始念叨:"文博回来了?今天这么早?"
"妈。"秦文博换了鞋,"今天公司事情不多。"
"爸爸!"天宇跑过来抱住他的腿,"今天老师表扬我了,说我的作文写得好!"
秦文博抱起儿子,心里涌起一阵暖流。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给这个家更好的未来。
晚饭很丰盛,苏晓兰做了他爱吃的红烧排骨和清蒸鲈鱼。
饭桌上,岳母又开始了她的日常话题:"文博啊,天宇明年就要上小学了,学区房的事得抓紧了。现在徐汇区的房价涨得飞快,再不买就更买不起了。"
苏晓兰也接话:"妈说得对。我同事小张,去年买的房子,现在已经涨了三十万了。咱们的存款加上你的年终奖,差不多够首付了。"
秦文博埋头吃饭,没有接话。
他知道,明天当他宣布自己的决定时,这个温馨的家庭氛围将不复存在。
02
第二天是周六,秦文博借口公司有事,一早就出了门。
实际上,他是去清理家里的地下储藏室。
这个储藏室是买房时附送的,位于地下二层,面积不大但很干燥。
他花了整整一上午,把里面的杂物清理出来,又去买了温湿度计、防潮垫、遮光布等储酒必需品。
中午,他在外面随便吃了点东西,然后去了一趟建材市场,买了几个结实的置物架。
安装好架子,铺好防潮垫,挂上遮光布,一个简易的酒窖就准备好了。
下午三点,他回到家。苏晓兰正在客厅看韩剧,看到他回来,随口问道:"忙完了?"
"嗯。"秦文博在她身边坐下,"晓兰,我有件事要跟你说。"
苏晓兰按了暂停键,转过身来:"什么事?神神秘秘的。"
"年终奖发了。"
"真的?多少?"苏晓兰眼睛一亮。
"八万六。"
"哇!这么多!"苏晓兰兴奋地抱住他,"太好了!加上咱们的存款,首付完全够了!我明天就去看房!"
秦文博深吸一口气:"晓兰,我已经用掉了。"
空气瞬间凝固。苏晓兰的笑容僵在脸上,慢慢松开抱着他的手:"你说什么?"
"我买了五十瓶茅台。"
这句话像一颗炸弹,在客厅里炸开。
苏晓兰猛地站起来,脸色煞白:"秦文博,你再说一遍?"
"我用七万六千块,买了五十瓶飞天茅台。"秦文博努力保持镇定。
"你疯了吗?!"苏晓兰的声音陡然提高八度,"七万六!买酒?你是想喝死吗?"
岳母听到吵闹声,从房间里冲出来:"怎么了?吵什么?"
"妈,他用年终奖买了五十瓶茅台!七万六千块!"苏晓兰的声音都在颤抖。
方淑珍的脸色瞬间变了:"什么?秦文博,你脑子进水了?七万六买酒?"
"妈,晓兰,你们听我解释。"秦文博站起来,"这不是乱花钱,这是投资。茅台酒这几年一直在涨价,2008年才八百多,现在已经一千六了。我研究过,未来肯定还会涨。"
"涨你个头!"方淑珍气得浑身发抖,"就算涨一倍,也才十五万!可是房子呢?房子涨得更快!你知不知道天宇明年就要上小学了?没有学区房怎么办?"
"就是!"苏晓兰眼泪都出来了,"我跟着你这么多年,省吃俭用,连件像样的衣服都舍不得买。好不容易盼到一笔钱,结果你全买了酒!秦文博,你还是个男人吗?"
天宇被吵闹声吓得躲在房间门口,怯生生地看着大人们。
"爸爸妈妈,别吵了......"
看到儿子害怕的样子,秦文博心里一阵绞痛。但他知道,现在退缩就前功尽弃了。
"晓兰,妈,请相信我这一次。"他诚恳地说,"我在外贸公司工作,接触很多做生意的老板。他们都说,茅台是硬通货,比黄金还保值。而且茅台的产量有限,需求却在不断增长。这五十瓶酒,将来一定会大幅升值的。"
"将来?将来是多久?"方淑珍冷笑,"三年?五年?十年?到时候天宇都上初中了!"
"妈,就算没有学区房,我们也可以想别的办法。但这个投资机会错过了,就不会再有了。"
"投资?我看你就是赌博!"苏晓兰抹着眼泪,"秦文博,我告诉你,这些酒,你必须退掉!"
"退不了。"秦文博摇头,"我已经付了定金,而且货已经在调了。"
这句话彻底激怒了苏晓兰。她冲进卧室,砰的一声关上门。方淑珍指着秦文博的鼻子:"秦文博,你完了!我女儿跟了你真是瞎了眼!"
03
接下来的三天,家里的气氛降到了冰点。
苏晓兰把自己关在卧室里,除了上厕所,基本不出来。
方淑珍则不停地打电话,向所有亲戚朋友控诉女婿的"恶行"。
"七万六啊!全买了酒!这日子还怎么过?"
"我可怜的女儿啊,摊上这么个败家男人!"
第四天,秦文博去提货了。他租了一辆面包车,陈老板亲自帮忙装车。
"秦先生,这批货品相都很好,都是今年的新酒。"陈老板一边搬箱子一边说,"存放的时候注意温度和湿度,最好是15-20度恒温,湿度控制在70%左右。还有,千万别频繁搬动,酒这东西,静置最好。"
五十瓶茅台,整整十箱,每箱六瓶。
秦文博一箱一箱地搬进地下储藏室,汗水很快浸透了衬衫。
搬完最后一箱,他仔细锁好储藏室的门,站在昏暗的地下室通道里,心情复杂。
这五十瓶酒,承载着他对未来的全部期望,也可能会成为压垮这个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
回到家,苏晓兰的哥哥苏晓军已经在客厅里了。
这个当警察的大舅哥一向护短,此刻正黑着脸坐在沙发上。
"文博,你这事做得太过分了。"苏晓军开门见山,"七万六不是小数目,你怎么能不跟晓兰商量就做决定?"
"哥,我知道我做得不对。"秦文博坐下来,"但请相信我,这真的是个机会。"
"机会?"苏晓军摇头,"就算是机会,你也应该跟家里人商量。婚姻是两个人的事,你这样独断专行,把晓兰放在什么位置?"
"我......"秦文博无言以对。
确实,他处理这件事的方式有问题。
"而且,"苏晓军继续说,"你考虑过风险吗?万一茅台不涨反跌怎么办?万一政策变化怎么办?万一你那些酒出了问题怎么办?"
每一个"万一"都像一把刀,戳在秦文博心上。
他当然考虑过这些风险,但他更相信自己的判断。
"哥,给我三年时间。"秦文博抬起头,目光坚定,"如果三年后茅台没有明显升值,我就全部卖掉,该认错认错,该认罚认罚。"
苏晓军看了他一会儿,叹了口气:"行,我去劝劝晓兰。但文博,你记住,这是你最后一次机会。"
当晚,在苏晓军的调解下,苏晓兰终于走出了卧室。她眼睛红肿,显然哭了很久。
"秦文博,"她的声音嘶哑,"我只给你三年时间。三年后,如果这些酒没有让我看到希望,我们就离婚。"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砸在秦文博心上。他知道,苏晓兰不是在开玩笑。
"好,三年。"他握住妻子的手,"晓兰,谢谢你再给我一次机会。"
苏晓兰抽回手,转身回了卧室。秦文博站在客厅里,看着窗外的万家灯火,心里五味杂陈。
04
日子在别扭和冷战中继续。
整个2012年,家里的气氛都很压抑。
苏晓兰虽然不再提离婚,但对秦文博明显疏远了很多。
岳母方淑珍更是没给过他好脸色,每次来家里都要念叨:"楼下老王家又买了一套房,说是给儿子准备的婚房。人家的年终奖用来买房,咱们家的呢?变成了一堆酒!"
秦文博只能忍着。
他每个月都会查看茅台的市场价格,记录在一个小本子上。
2012年底,飞天茅台的价格涨到了1880元,涨幅不大,但至少是在涨。
2013年春节,是秦文博最难熬的一个春节。年夜饭上,亲戚们都知道了他买酒的事。
"文博啊,听说你买了五十瓶茅台?"表姐夫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什么时候请我们喝一瓶?"
"就是啊,放着也是放着,不如大家热闹热闹。"二姨也凑热闹。
秦文博尴尬地笑笑:"这酒不是用来喝的。"
"不喝买来干什么?当传家宝吗?"表姐夫哈哈大笑,"文博,你这是钱多了烧的吧?"
苏晓兰坐在角落里,低着头一言不发。秦文博知道,她觉得丢人了。
初二回娘家,场面更加尴尬。
苏晓兰的几个表姐妹都带着老公孩子来拜年,大家聊起投资理财,有人买了股票赚了钱,有人买了黄金也有收益。
"晓兰,你们家文博不是买了很多茅台吗?涨了多少了?"表妹小雪好奇地问。
苏晓兰脸一红:"没涨多少。"
"哎呀,我就说买酒不靠谱吧。"小雪的老公插话,"还不如买股票,我去年买的那只股票,已经涨了百分之三十了。"
秦文博坐在一旁,默默地听着,心里却在想:等着吧,总有一天,你们会知道谁的选择是对的。
2013年底,公司效益不好,年终奖只发了两万。
苏晓兰拿着工资条,冷冷地说:"如果去年那八万六用来买房,现在已经涨了几十万了。"
秦文博查了查茅台的价格,2013年底,飞天茅台的市场价是2100元,比买入价涨了450元,五十瓶就是22500元的账面盈利。
但他没有说出来,因为他知道,这点涨幅根本无法让苏晓兰满意。
2014年,天宇上小学了。因为没有学区房,只能上对口的普通小学。
开学那天,看着别的孩子都去了重点小学,苏晓兰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如果有那八万六,我们就能买学区房了。"她喃喃自语。
秦文博心如刀割,但他还是选择了坚持。他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
05
2015年,是转折的一年。
这一年,秦文博的公司业务开始萎缩,他的收入明显下降。
同时,家里的开销却在增加——天宇要上各种补习班,苏晓兰的母亲生病住院,老房子的装修也不能再拖了。
"文博,卖几瓶酒吧。"这是苏晓兰第一次主动提起卖酒的事,"装修至少要十五万,我们的存款根本不够。"
秦文博查了查,2015年飞天茅台的市场价已经涨到了2800元。
如果卖掉二十瓶,确实能解决装修的问题。
那天晚上,他一个人去了地下储藏室。
推开门,一股淡淡的酒香扑鼻而来。
五十瓶茅台整整齐齐地躺在架子上,在昏暗的灯光下,瓶身上的飞天标志若隐若现。
他拿起一瓶,仔细端详。
三年了,这些酒陪伴了他三年。
每一瓶都像是他的孩子,要卖掉它们,心里真的舍不得。
最终,他还是放下了酒,锁好门离开了。
第二天,他去银行申请了装修贷款。
"为什么不卖酒?"苏晓兰很生气,"你明明答应过,三年为期。现在三年已过,酒价也涨了,为什么还不卖?"
"再等等。"秦文博说,"我有预感,茅台还会大涨。"
"预感?"苏晓兰冷笑,"秦文博,你的预感能当饭吃吗?能给儿子交学费吗?"
确实,装修贷款的月供压力很大。原本就不宽裕的生活更加捉襟见肘。
苏晓兰开始做兼职,在网上卖保险。每天晚上,她都要打很多电话,向朋友推销保险产品。
看着妻子疲惫的样子,秦文博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他知道,现在卖酒,就意味着之前的坚持全部白费。
2016年发生了一件事,差点让秦文博崩溃。天宇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了,原因是他的衣服太旧,被嘲笑是"穷鬼"。
那天晚上,天宇哭着问:"爸爸,我们家是不是很穷?为什么别的同学都有新衣服新书包,我什么都没有?"
秦文博抱着儿子,心如刀割。他想告诉儿子,爸爸有五十瓶茅台,价值十几万。但他知道,儿子不会理解,就像妻子不理解一样。
"儿子,我们不穷。"他摸着天宇的头,"爸爸在为你的未来做准备。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的。"
2017年,茅台的价格突破了4000元大关。五十瓶的账面价值达到了二十万。但秦文博依然没有卖。因为他看到了一个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高端白酒的需求越来越大,而茅台作为"国酒",其稀缺性和品牌价值是其他白酒无法比拟的。
这一年,苏晓兰的态度有了微妙的变化。她不再逼迫秦文博卖酒,但也不再抱任何希望。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工作和孩子身上,对秦文博,只剩下了最基本的生活交流。
06
2018年是个多事之秋。
首先是方淑珍查出了糖尿病,需要长期吃药和定期检查。医药费成了一笔不小的开支。
接着是苏晓兰的公司裁员,她虽然保住了工作,但工资被削减了百分之二十。
最让秦文博揪心的是,天宇在学校的成绩开始下滑。老师反映说,孩子最近上课总是走神,作业也不认真完成。
"是不是家里的氛围影响了孩子?"班主任委婉地问。
秦文博知道,这些年家里的冷战氛围,确实对孩子造成了影响。但他不知道该怎么改变。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苏晓兰查出了甲状腺结节,医生建议手术。
"手术费加住院费,大概要四万。"医生说。
这一次,秦文博没有犹豫。他立刻联系了一个收酒的朋友老赵。
"2012年的飞天?保存了六年?"老赵很感兴趣,"现在这个年份的茅台,市场价在4500左右。你有多少?"
"先卖五瓶。"秦文博说。
"行,我明天去取。"
第二天,秦文博从储藏室取出五瓶茅台。打开箱子的那一刻,他的手在颤抖。这是他第一次动这批酒。
五瓶茅台,换来了22500元。虽然不够手术费,但加上存款,勉强够了。
手术很成功。秦文博在医院陪了苏晓兰一个星期。病房里,苏晓兰第一次主动跟他说话。
"谢谢你。"她握着他的手,"我知道你舍不得卖那些酒。"
"你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秦文博说,"那些酒就是为了应急准备的。"
"文博,"苏晓兰看着他,"这些年,你真的很坚持。我开始有点理解你了。"
这句话让秦文博鼻子一酸。六年了,这是苏晓兰第一次表示理解。
2019年,茅台价格继续上涨,突破了6000元。但秦文博家里的情况并没有好转。公司效益持续下滑,他的工资已经两个月没发了。
"爸爸,我想学编程。"天宇说,"老师说我有天赋,建议我去上专业的培训班。"
"多少钱?"
"一学期两万八。"
秦文博心里一沉。两万八,意味着要再卖掉四瓶酒。但看着儿子期待的眼神,他还是点了点头:"好,爸爸支持你。"
这一次,他卖了四瓶,得到了24000元。剩下的四十一瓶,他告诉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守住。
07
2020年,疫情爆发。
秦文博的公司彻底垮了。老板跑路,员工被遣散,他失业了。四十五岁的人,想要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谈何容易。
但就在所有人都在为生计发愁的时候,茅台的价格却逆势上涨。一瓶2012年的飞天茅台,市场价已经突破了8000元。
"四十一瓶,就是三十二万八千。"秦文博在心里算着账。
如果当初没有卖那九瓶,现在就是四十万。但他不后悔,那九瓶酒换来了妻子的健康和儿子的教育。
失业在家的日子里,秦文博开始打零工。送外卖、开网约车、做临时工,什么赚钱做什么。苏晓兰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地承担起了更多的家务。
2021年,天宇上初中了。这孩子果然有编程天赋,在市里的编程竞赛中拿了一等奖。
"爸爸,我想参加国际编程夏令营。"天宇兴奋地说,"如果表现好,有机会被国外的大学提前录取。"
"多少钱?"
"八万。"
八万,意味着要卖掉十瓶酒。秦文博犹豫了。现在茅台的价格是8500一瓶,十瓶就是八万五。但是,儿子的未来更重要。
"爸爸考虑一下。"他说。
那天晚上,秦文博独自去了储藏室。四十一瓶茅台静静地躺在架子上,十年的岁月在瓶身上留下了痕迹,但酒的价值却在不断攀升。
"老伙计们,"他自言自语,"可能又要分别了。"
最终,他还是没有卖。不是舍不得,而是他有一种预感——这批酒的真正价值还没有体现出来。他选择了贷款,用信用卡套现凑够了八万。
夏令营很成功,天宇得到了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的推荐信。回来后,他抱着秦文博说:"爸爸,谢谢你。我一定会努力的。"
2022年,是转机之年。茅台价格突破万元大关,一瓶2012年的飞天茅台,市场价达到了12000元。
但秦文博还是没有卖。因为他打听到,随着茅台老酒收藏热的兴起,年份茅台的价格还会继续上涨。特别是2012年的茅台,因为那一年茅台酒厂进行了工艺改革,使得这一年的酒具有特殊的收藏价值。
08
2023年是决定性的一年。
这一年,天宇高三。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不仅成绩优异,还在国际编程竞赛中获得了金牌。
高考成绩出来那天,全家人围在电脑前。
"710分!"天宇激动地跳起来,"爸妈,我考上了!"
清华北大随便挑。但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一个月后,一封来自斯坦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寄到了家里。
"亲爱的秦天宇同学,鉴于您在国际编程竞赛中的杰出表现,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决定向您提供全额录取......"
苏晓兰拿着通知书的手在颤抖:"斯坦福......我们的儿子被斯坦福录取了......"
方淑珍老泪纵横:"我外孙出息了!光宗耀祖了!"
但很快,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虽然学费有部分奖学金,但生活费、住宿费、往返机票等,一年至少需要三十万人民币。
而就在这时,秦文博收到了最后一根稻草——公司破产清算,他被正式裁员,还倒欠公司三个月工资。
"文博,怎么办?"苏晓兰的声音里带着绝望。
秦文博站起身,神色异常平静:"是时候了。"
他打了几个电话,联系上了上海最权威的茅台鉴定师——宋老。据说这位老先生是茅台酒厂的退休专家,对茅台的了解无人能及。
"2012年的飞天?四十一瓶?"电话那头的宋老声音有些激动,"小伙子,你可真是有眼光啊。这个年份的茅台,现在是有价无市。"
"那麻烦您给鉴定一下。"
"没问题,明天上午十点,到我的工作室来。"
第二天一早,秦文博小心翼翼地从储藏室取出一瓶茅台作为样品。十一年了,这是他第二次打开储藏室的门。
酒瓶上积了一层薄薄的灰尘,但透过灰尘,飞天标志依然清晰可见。他用软布轻轻擦拭瓶身,然后装进泡沫箱,打车前往宋老的工作室。
工作室位于一栋老式洋房里,古色古香。宋老七十多岁,戴着老花镜,但眼神犀利。
"就是这瓶?"他接过酒瓶,开始仔细检查。
灯光下,他用放大镜查看瓶盖、商标、背标。然后晃动酒瓶,观察酒花。整个过程持续了近半个小时。
"年轻人,"宋老放下放大镜,"你这瓶酒保存得相当好。没有跑酒,没有污损,品相完美。"
"那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