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应对低利率:机遇与挑战 | 新刊亮相

0
分享至


应对低利率:机遇与挑战

文/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丁志杰

在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下,近年来我国利率不断下行。从国际经验看,技术进步放缓和老龄化、少子化等人口红利消失等结构性因素,导致自然利率下降,形成趋势性低利率。从宏观经济看,产出缺口和通胀缺口等周期性因素,决定短期利率波动,产出低和物价低迷导致周期性利率下降。当前我国利率下行既有结构性因素也有周期性因素,叠加全球利率趋势性下行背景,整体看低利率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可能是一种常态。

利率下行反映经济深层次矛盾,需要采取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政策。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达国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宏观经济政策有重要启示意义。在低利率环境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更多是相互配合与促进的关系,而不是相互掣肘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加强政策协调,同向发力,不断增强宏观经济治理能力。深化改革是解决结构性问题的治本之策。理顺体制机制,完善教育、医疗、养老、育儿等民生保障政策,发挥改革的牵引作用,释放制度优势的红利。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理顺各种价格关系。物价、利率、汇率是货币的三种不同价格形式,存在很强的内在关联。它们都是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既是宏观经济运行结果的表现,也是需求侧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在低利率环境下,三者的关系更为复杂。物价低迷可能造成名义利率下降但实际利率上升,低利率可能带来汇率贬值压力。要平衡协调好各种价格关系,提升宏观调控效能。发挥市场机制在汇率形成中的关键作用,提高汇率弹性,保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金融业经营的对象是货币资金。利率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是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外一种状态,充满挑战同时也是机遇,适者得以生存发展。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形成的经营模式和理念,未必适合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低利率环境,变则通。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在低利率环境下,经济主体的行为会发生很大变化。伴随着趋势性利率下行,整个经济的资产回报率下降,企业部门扩大再生产意愿不足,出现轻资产倾向,信贷需求可能不升反降,甚至出现惜借;家庭部门在预期的作用下可能延迟消费,增加储蓄,同时风险偏好下降,更倾向存款、理财、货基和债基等低风险资产。金融机构要适应这种变化,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以满足社会的金融需求,同时也要积极引导金融需求,实现宏观和微观的一致。

当前要着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尤其是科技金融。金融“五篇大文章”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金融部门要加强聚焦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领域,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以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和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来源,是抬升全社会资产回报率的基础。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在提供科技金融服务中是竞合关系,可以形成合力,为科技企业、创新项目和产业升级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金融服务。

本期目录

卷首语

1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丁志杰:应对低利率:机遇与挑战

在低利率环境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更多是相互配合和促进的关系,而不是相互掣肘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加强政策协调,同向发力,不断增强宏观经济治理能力。

封面专题

应对低利率:机遇与挑战

在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下,近年来我国利率不断下行。从国际经验看,技术进步放缓和老龄化、少子化等人口红利消失等结构性因素,导致自然利率下降,形成趋势性低利率。从宏观经济看,产出缺口和通胀缺口等周期性因素,决定短期利率波动,产出低和物价低迷导致周期性利率下降。当前我国利率下行既有结构性因素也有周期性因素,叠加全球利率趋势性下行背景,整体看低利率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可能是一种常态。利率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是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外一种状态,充满挑战同时也是机遇,适者得以生存发展。

在此背景下,《清华金融评论》推出“应对低利率:机遇与挑战”封面专题,聚焦低利率环境下宏观经济治理与金融体系转型的现实命题,系统探讨低利率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加强政策协调、同向发力,不断增强宏观经济治理能力,同时理顺各种价格关系,尤其是物价、利率、汇率的价格关系,并重点围绕金融机构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以满足社会的金融需求,同时积极引导金融需求,实现宏观和微观的一致展开系统研判。希望本期封面专题,能为构建适应低利率环境的稳健金融生态,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凝聚智慧共识。

封面专题

1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原一级巡视员叶燕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博士后蔡东方:推进结构性改革,做好低利率下的风险防控

应对低利率情形挑战,需要积极借鉴国际经验与教训,加大经济社会结构性改革力度。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低利率下人民币汇率动向与汇率政策

在整体经济有效需求不足,财政政策的刺激力度进一步加大的情况下,我国名义利息率还有进一步下降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汇率市场化改革仍待深化。

3

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都富:低利率环境下寿险业经营的海外经验及启示

在利率持续下行背景下,各国监管机构普遍推动准备金评估机制改革,提升保险行业对利率波动的适应能力。

4

招商银行资产负债部副总经理谭海鸣:低利率下的储蓄—投资缺口和银行应对策略——摩根大通案例及其对中国银行业的启示

当前中国金融体系正处于利率周期转换的深水区,唯有真正实现从制度到机制、从策略到能力的转型,才能在低利率这一全球经济新常态下,找到可持续发展路径。

5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张爱武:低利率环境下券商资管如何突围

低利率环境下,券商资管要突出重围,既要顺应监管政策要求找准战略定位,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又要在资产端发力,抓住良好时机窗口加快攻坚。

6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蔡真:低利率环境与房地产“止跌回稳”

我国房地产“止跌回稳”的一些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如保交楼再贷款在缓解房企流动性、促进保交楼作用积极,降税费降首付的政策对改善性需求的释放作用显著。

7

华夏理财ESG事业部副总经理邓文硕:低利率环境下银行理财 子公司资产配置路径思考

银行理财子公司应当不断提升资产配置水平,加快调整资产配置结构,加强资产配置能力建设,锚定财富配置平台目标。

8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特聘教授、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副主任高昊宇:低利率时代金融机构的 韧性重塑之路

银行面对低利率时代风险应从资产负债管理、成本控制、风险管理、技术创新等维度系统应对,并借鉴国际经验实现韧性发展。

9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部尚航飞:低利率时代的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商业银行需精准研判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的政策走向与市场变化,持续提升低利率环境下资产负债管理的效能,实现价值创造最大化。

10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副总经理韦璐璐、中国国际金融 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经理薛丰昀:低利率时代日本资管行业如何应对

由于投资端需要应对低回报的资本市场逆境,因此日本资管机构致力于在产品和服务上做出创新。

11

中国银行研究院银行业与综合经营团队主管邵科、中国银行研究院银 行业与综合经营团队研究员李一帆、中国银行研究院银行业与综合经营团队博士 后马天娇:大型银行利息业务转型 应对低利率环境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低利率环境下,我国银行业更应高度重视利息业务发展,建议基于实际情况选择性借鉴国际经验,积极推动利息业务转型,应对息差下行挑战。

12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新结构金融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沙楠、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讲席教授周皓 :全球低利率周期下的中国货币政策选择

低利率周期下货币政策的应对有两点:灵活把握“适度” 与“宽松”间的动态平衡,必要时继续降准;加强国债的协同管理,进一步提高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程度。

最新关注

1

前瞻

2

回顾

3

观点&数字

道口金融晴雨指数

1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 张 铧兮 :上半年稳健收官,金融市场迎难而上

2025年6月,道口中国金融状况总指数环比微升0.6%至117.2,连续三个月企稳,彰显金融体系韧性与修复动能。

宏观经济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洪峰、中国人民银行台州市分行行长徐韶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黄漪斓:生物多样性金融产品创新现状及规模化思考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金融发展长期涵盖于可持续金融框架中,均面临规模化困境。应推进生物多样性信息披露的智能化,为由首单走向规模化提供便利。

2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二级专家刘学智:充分认识国债对现代经济的重要意义

做大做强国债市场能够提升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导向性、灵活性,有助于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政策与监管

1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上市 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娴:加强金融监管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要从金融监管原理出发,理解金融的本质及金融创新的核心,从监管的角度形成对金融创新的正确认识。优良的金融监管人才队伍,也是强大的金融监管的必要条件。

2

中国银行原首席研究员宗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博士 研究生李根:稳定币发展前景与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变革

若能把握稳定币发展推动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变革的契机,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在数字货币领域的影响力和应用场景,将为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供新的动力。

银行与保险

1

杭州银行副行长李晓华、杭州银行战略企划部总经理助 理陆桔利、杭州银行战略企划部研究员张晓燕:关于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方向的研究

信用卡作为“引流拓客”突破口,在渠道建设上,建议通过总分联动、条线协同,共促增量发力和存量经营。

2

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陈昊:银行业开展股权投资的实践探索

银行资金进入股权投资领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增加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

资本市场

1

浙商证券首席战略官、研究所所长、产业研究院院长邱冠华、浙商证券研究所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梁凤洁:低利率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估值修复的底层逻辑

展望未来,商业银行的业绩改善、市场无风险利率的下降和机构投资者风险偏好的下降将推动银行的估值修复具有较强可持续性。

2

全国股转公司(北京证券交易所)经理刘禄生:网络荐股行为的监管困境与规制进路

为有效规制网络荐股乱象,建议重视平台责任,在“行政机关—网络平台—荐股主体”的框架下,划分行政监管者和网络平台的责任边界,并做好监管与自治的衔接和协调。

财富与资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研究员房连泉、中国社会科 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博士后李根:银行业发展养老金融业务的前景展望

在我国,养老金融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商业银行应抓住机遇,研究养老金融服务的细分领域,打造综合性的产品服务体系。

金融与科技

1

徽商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周庆霞:商业银行应用大语言模型的可解释性挑战

大语言模型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注入了强大动力,商业银行应建立起技术、业务与治理相匹配的透明可信AI应用框架,努力实现“智慧金融” 创新与稳健经营的良性共振。

2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事业部执行总经理邵鹤令:RWA:数实融合时代下数字金融的创新探索与实践

中国数据要素化进程加速,数据资产化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趋势。中国的数据资产可以为全球RWA市场注入新活力。

论文故事汇

1

香港大学金融学助理教授方翔:谁持有主权债,以及它为什么重要

政府通过发行债务融资是一项重要的财政功能,也是政府能力的重要体现。论文构建了全球101个国家从 1991—2018年以来主权债务的投资者组成的数据集,并分析了投资者组成对主权债务市场的重要性。

道口研究

1

工银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高级投资经理周宇佼、清 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货币政策与金 融稳定研究中心副主任周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副研究员张伟强:借力产业资本:科创企业破局发展的路径和策略

基于产业投资在科创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三大核心作用(技术协同、产业链嵌入、信用背书),科创企业应主动制定适配自身发展阶段的策略,有效吸引产业资本并最大化其赋能价值。

国际

1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原研究员王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区域 和产业经济研究部经济师李达:全球主要国债市场的特征和走势分析

国债收益率是金融市场资产定价的核心指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国债市场是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其国债收益率影响着国际资本流动、主要金融资产价格和全球经济金融运行。

2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 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研究员张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 所博士后、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研究员王瑶:美国国债还是安全资产吗

中国应增强外汇储备多元化,抓住机遇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同时高度重视全球稳定币发展浪潮,确保不在数字货币竞争浪潮中落后。

金融人文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曾晨宇:小亚细亚的琥珀金币与西方钱币的起源

公元前7世纪至前6世纪小亚细亚西岸频繁的军事和工程活动,应是钱币发行者降低含金量以达到货币增发的真实动因。

来源|《清华金融评论》2025年8月刊总第141期

编辑丨周茗一

审核丨丁开艳

责编丨兰银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清华金融评论 incentive-icons
清华金融评论
专注于经济金融政策解读与建言
6059文章数 1460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