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田野
今年之后,酒行业或许会迎来“后禁酒令时代”,白酒市场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洗牌。这就意味着,在极度内卷之下,一些丧失竞争力的经销商和白酒品牌注定会退出历史舞台。
针对新时期的白酒行业走势,随着开篇作《泥坑酒,拿不下省会市场,就只能偏安一隅!》引发河北白酒经销商及消费者关注,懂酒谛在今年下半年重点推出的专题系列“区域白酒生存样本”,今天将发布第二篇内容。
本篇内容的主角,系位居河北地产白酒三线阵营的酒企——石家庄制酒厂。作为一家由地方国资委100%控股的纯国企,石家庄制酒厂多少有一些骄傲的资本,毕竟在开国大典期间,这家酒厂曾经获得过一个“国宴用酒提供厂”的资格。
![]()
有故事可讲的河北白酒
白酒是一个喜欢讲故事的行业,如果要论讲故事的资本,在河北的白酒企业中,有几家酒厂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们分别是邯郸的丛台酒业,保定的刘伶醉酒业,衡水的老白干酒业,以及位居省会的石家庄制酒厂。
邯郸的丛台酒,战国时期“鲁酒薄而邯郸围”的典故,让它的历史厚重感跃然而出;保定的刘伶醉,“杜康造酒刘伶醉”的历史传说,以及拥有800多年连续使用历史的古窖池,为它迎来了老本可以吃到爽的红利和美名。
衡水的老白干,因为历史上存在于滏阳河两岸的十八家酿酒作坊,才奠定了如今“十八酒坊”的市场地位;而石家庄制酒厂,因为在开国大典期间得到了“国宴用酒提供厂”的历史机遇,最终也获得了一份让它可以四处吹牛的资本。
![]()
在这几家酒厂中,虽然各家都有讲故事的资本,但论历史和酒文化底蕴,石家庄制酒厂无疑处于垫底的地位。
端着“破碗”找饭吃
经过2016年的企业改制,石家庄制酒厂似乎删除了之前的很多记忆。曾经在石家庄制酒厂主持过工作的一位周姓厂长,在酒厂如今的介绍中,已经找不到任何信息。
根据一位20多年前跟酒厂打过交道的策划人介绍,彼时的石家庄制酒厂还一直在低端市场挣扎,可谓是“端着破碗找饭吃”,一没品牌影响力,二没渠道竞争力,三没产品公信力,四没服务消费者的诚心和意识,有的只是“从四川拉酒,回石家庄灌装”的低成本经营套路。
![]()
“当时在酒厂掌权的是一位周姓厂长,在跟他座谈的时候,令我记忆最深的是,这位周厂长一直在强调‘消费者有几个懂酒啊,勾兑酒他们根本喝不出来’的理念,让我一下子对这家酒厂失去了兴趣。”
——在谈及石家庄制酒厂时,上述策划人很直白地表达了自己对酒厂的看法。很显然,当时的酒厂经营者,并未把消费者放在心中,由此导致自身陷入了市场窘境。
铁打的企业,流水的董事长
历史的车轮总是在默默向前推进。石家庄制酒厂的前身曾为中央直属白酒企业,也是西柏坡时期招待用酒及开国大典国宴用酒的生产厂。
在“八项规定”推行几年之后,酒厂在2016年进行了改制,从全民所有制企业转变为国有公司制企业。其后,酒厂的管理主体又出现过两次变更——2018年,划归石家庄市国有资本经营集团;2021年,酒厂被划转至石家庄国经实业集团,股权被进一步整合至市级国有资本投资平台。
![]()
期间,企业管理层也出现过几次变动,正所谓铁打的企业流水的董事长:2022年6月,改制后的首任董事长张辉建离任,刘毅接棒;一年零四个月之后,刘毅离任,李国力被任命为新一任董事长。
在张辉建任期内,他主要推动了“经典1947”系列产品的开发,为后续酒厂实现销售破亿奠定了基础。而刘毅在任期内则主导推出了“创例经典1947”千元大单品,并且以茅台酒1499元/瓶的价格为标杆,推动品牌向中高端转型,在他任期内,石家庄制酒厂的销售额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2023年10月刘毅卸任后,李国力成为新一任董事长。也许是时运不济,李国力上任伊始就遭遇白酒行业调整,随后又撞上了“史上最严禁酒令”,不知道面对当前的市场环境,李国力能否带领石家庄制酒厂更进一步?
用产能扩张赌明天
李国力的到来,不知道是个人的幸运还是悲催——好不容易销售额过亿,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高端产品,好不容易要完成新厂搬迁、产能得到大幅提升,结果却遭到了“最严禁酒令”的当头棒喝。
幸运的是,李国力到任之际,背靠国资委的石家庄制酒厂此前已经被纳入千亿级食品产业集群之列,可以获得更多政策支持,同时新厂搬迁项目也在顺利推进。
![]()
悲催的是,李国力到任后,“最严禁酒令”不期而至,导致白酒行业面临更大困境,而他作为石家庄制酒厂的新一任董事长,任务指标能否完成成为未知数,他会不会为业绩背锅,也没人能够说清楚。
消费场景出现大缩水,很多白酒品牌的销售业绩遭遇断崖式下跌,从餐饮终端到烟酒店,从烟酒店再到经销商,白酒销售的多个环节生意惨淡,与此同时,由此造成的压力正在向上游酒厂传导。
这时候,对于石家庄制酒厂来说,新厂搬迁项目的落成,或许会让其背上更大压力,也成为对明天和未来的一场豪赌——在市场大环境差强人意的背景下,如何提升销量,如何消解新增产能,如何保持团队的战斗力,如何在品牌、渠道、人才、市场占有率和产品竞争力都不占优的情况下实现破局,不仅是李国力最大的苦恼,也是他所要面对的最大挑战。
信息显示,石家庄制酒厂的新厂搬迁项目计划投资6.4亿元,是现有酒厂资产的约15倍。其资金来源,据悉包括企业自筹、政府补助、银行贷款,而新厂建成后的产能,将达到年产优质曲酒1200多吨、白酒2万多吨、黄酒1000吨的规模。
![]()
问题是,这些新增产能酒厂究竟会如何去消化?在市场整体疲软的压力下,新厂迁建的巨额贷款会不会把企业拖入“深渊”?禁酒令背景下,无法再借力政府资源进行产品“派发”的石家庄制酒厂,还能不能获得销售增量?
李国力,如果近期不被调走,他会继续在“困局”中挣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