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团队说的话,不能相信。特朗普本人说的话,更是不能相信。
特朗普曾信誓旦旦地宣称新关税能让“数十亿美元每天流入美国”,其商务部长更是夸下海口说月入500亿美元。(差不多月入3400亿人民币)听着这番豪言壮语,仿佛美国的国库马上就要被金山银海填满。
可现实却残酷得很,所谓的让其他国家买单的想法,只不过是镜花水月,最终这些关税全都落到了美国普通百姓的身上,体现在餐桌上的饭菜价格、衣柜里的衣物标签,还有购物车里的各种商品上。
早在今年4月份,特朗普就在公开场合高调宣布:“我们的关税政策每天能带来20亿美元!”没过两周,他又改口说实际是每天30亿美元。
但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的实际收款数据却给了个响亮的耳光。就算在关税生效后的高峰期,日均收入也只有2.5亿美元,连他最初预估的八分之一都不到。财政部的每日存款报表更是让人大跌眼镜,标注着关税和特定消费税的那一栏,单日最高纪录才3.05亿美元。
特朗普一直给美国人洗脑,他说美国人不用多付关税的钱,这些钱都是其他国家付出的代价。天底下哪里有这样的好事?
经济学规律和市场现实彻底戳破谎言。亚马逊平台上1407种中国商品的中位价格,2025年上半年上涨2.6%,远超同期通胀率。绿潘不粘锅价格翻倍,汉美驰电水壶涨价45%,连儿童蜡笔和铅笔都贵了三成。耶鲁大学测算显示,关税推高食品价格2.8%,新鲜果蔬涨价4%,每户家庭年支出增加2400美元;低收入群体因食品支出占比高,受损程度翻倍。
”其实关税本质上就是一种销售税,美国税务基金会指出,2025年平均有效关税率飙升到了18.3%,这是1934年以来的最高值,而企业通过提价把90%的成本都转嫁给了顾客。
美国亚特兰大联储的模型也证实了这一点,如果企业转嫁一半关税,物价会上涨0.8%;要是全部转嫁,那就要涨1.6%。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都警告说:“关税正在推高商品通胀,未来几个月压力还会更大。”
所谓的关税不仅没带来好处,反而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经济问题。美国就业市场越来越糟糕,7月失业率升到了4.2%,平均失业周期长达24.1周,这是三年来最长的一次。苹果等大公司因为关税损失超过10亿美元,近半数美国企业都计划裁员。供应链也乱成了一团糟。
特朗普团队搞的这套关税政策,其实就是为了转移矛盾而耍的花招。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越来越大,虽然6月关税收入创纪录达到了272亿,但联邦赤字还是扩大到了1.337万亿美元。医疗、社保、军费、国债利息这些刚性支出远远超过了关税带来的收入增长。数据造假也是家常便饭。
所谓“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关税战,已经变成了美国普通家庭的生存之战。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930年的《斯姆特 - 霍利关税法》加征60%的关税,最终引发了全球大萧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