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就业市场上,“技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吃香。不是每一个岗位都需要高学历,却几乎没有岗位不需要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高校毕业生而言,谁能更早掌握实用技能、拿到权威认证,谁就更可能在简历堆中脱颖而出。这种趋势下,那些早早将“技能培训”融入教学体系的高校,自然在就业竞争中跑得更快。
![]()
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这所扎根江苏、深耕产业链的高职院校,近几年在就业质量、技能培训、企业合作等方面交出了一份极为“硬核”的答卷。
就业数据够亮眼,就业质量更扎实。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24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高达98.17%,这一数字本身就站在了全国同类院校的第一梯队。但更重要的是,这份高落实率背后,是“高质量就业”的具体体现——毕业生中,超过21.53%进入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软件产业,如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电网,13.95%进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行业集中度高、专业对口度强,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
“培训+证书”双保障,毕业即具职场竞争力。针对企业“招不到人”与毕业生“找不到对口工作”的结构性错配,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没有止步于课堂教学,而是积极对接行业需求,将职业技能培训融入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公里。
近日,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该专业44名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完成了80课时专项实训,成功通过“智能网联汽车装调与测试工种”的技能大考,拿到了由人社部门颁发的合格证书。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求职信心,也被企业视为“上岗敲门砖”。
学生薛峰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他在实训结束不久就收到一家无人驾驶物流车制造企业的面试通知,直言:“多亏了实训,补上了我技能上的短板。”
![]()
课程不落后,企业需求就是教研目标,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这次实训并非临时起意,而是基于详实的企业调研。智能交通学院教师邱亚宇表示,调研发现大量企业急需智能汽车装调与测试人才,而现有课程滞后、实践内容不足,导致学生难以直接上岗。学院于是整合教学资源,采购设备,开发出这套80课时的定制化课程。
这种“企业出题、学校解题、学生受益”的模式,既是教育改革的落地实践,也是产教融合的典范。在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下,类似的技能培训项目在南信职院不断铺开,成为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隐藏王牌”。
![]()
区域就业精准对接,产业集群优势明显。从就业地域来看,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经济活跃、产业完备的地区:长三角地区就业率达90.80%,长江经济带更高达94.80%。而“一带一路”相关区域就业率为8.69%,西部地区为2.00%。毕业生既能在核心经济带实现稳定就业,也具备“走出去”参与国家发展战略的能力。
此外,学校还积极举办招聘活动,2024年共组织21场大型招聘会,联合江苏省工信厅、地方产业园区等单位,累计吸引830余家企业提供2.48万个就业岗位。这些岗位大多面向软件、智能制造、汽车、新能源等“国家紧缺技能型人才”领域,为毕业生搭建了直接通往企业的桥梁。
![]()
不仅好就业,更是“精准就业”,从就业数据、产业契合度,到学生真实反馈、企业反向驱动,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所展现的,不只是“高就业率”,更是“就业有质量、岗位有前景、人才有保障”的综合竞争力。在今天的就业市场,不只是“有没有工作”这么简单,而是“你有没有匹配这个时代产业升级的机会”。南信职院用实训、认证、合作和就业成果告诉我们:只要抓住技能,就能抓住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