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0岁古樟树每天喝8吨水,工人把树锯开一探究竟,却彻底傻眼了

分享至

“老王,你确定没看错?一棵树每天能喝8吨水?”村委会主任陈建华瞪大了眼睛。

水务局的王志远擦了擦汗珠:“数据不会骗人,这棵2300年的古樟树周围,水表显示每天消耗8吨自来水。”

“这不可能!”护树员李秋明急了,“祖祖辈辈都说这是神树,你们不能乱来!”

王志远看着眼前这棵参天古樟,心里疑惑更深了。



01

江南的三月,春雨绵绵。

水务局的王志远开着那辆破旧的面包车,沿着石板路缓缓驶入梧桐村。

他是来做例行的用水检查。

梧桐村不大,三百来户人家,村中心那棵古樟树格外引人注目。

树高二十多米,树冠如伞盖,需要十几个人才能合抱。

村民们都说这棵树有2300年的历史了。

王志远停下车,掏出记录本开始核对各户的用水情况。

一户户看下来,都很正常。

可当他查到古樟树附近的水表时,眉头皱了起来。

“这怎么回事?”

水表显示这一带的日用水量竟然高达8吨。

要知道,一个三口之家一天用水也就几百升。

8吨水,相当于二十多户人家的用量。

可这附近只有几户老房子,平时人都不多。

王志远仔细检查了水表,没有故障。

他又看了看周围,也没有什么大型用水设施。

“奇怪了。”

正疑惑着,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

“你是干什么的?”

王志远抬头看去,这人黑黑的,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

“我是水务局的,王志远。这位是?”

“我叫李秋明,是这棵古樟树的护树员。”

李秋明的语气有些警惕:“你在这里干什么?”

王志远如实说道:“我在检查用水情况,发现这一带的用水量有些异常。”

李秋明脸色一变:“异常?什么异常?”

“每天8吨的用水量,实在是太高了。”

“8吨?”李秋明愣了一下,随即摇头,“不可能,这里就几户人家,哪来那么多用水?”

王志远指了指水表:“数据就在这里,不会有错的。”

李秋明凑过来看了看水表,沉默了片刻。

“也许是古樟树需要吧。”

“什么?”王志远以为自己听错了。

“我说,也许是古樟树自己需要这么多水。”李秋明认真地说道,“这棵树活了2300年,根系发达,需水量大也是正常的。”

王志远哑然失笑:“李师傅,树木确实需要水分,但8吨水一天,这也太夸张了吧?”

李秋明的脸沉了下来:“你们这些城里来的,懂什么?这是神树,有灵性的。”

“我不是质疑这棵树的价值,只是想搞清楚用水的去向。”

“去向很明确,就是给古樟树用的。”李秋明的态度很坚决,“你们不要乱动这棵树,村里人都不会答应的。”

说完,李秋明转身就走。

王志远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更加困惑了。

一棵树每天需要8吨水?

这在植物学上根本说不通。

即使是最大的树木,一天的需水量也不可能达到这个数字。

王志远决定再仔细调查一下。

他围着古樟树转了一圈,发现树根周围的土地确实很湿润。

但这种湿润程度,远远不需要8吨水。

更奇怪的是,树下没有任何灌溉设施。

如果真的每天浇8吨水,地面应该有积水才对。

可现在的情况是,土地湿润但不积水,就像是水被什么东西吸收了一样。

王志远蹲下身,用手抠了抠土。

土质松软,略微潮湿,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他站起身,看着这棵参天古樟,心中疑窦重重。

这8吨水,到底去了哪里?

02

第二天一早,王志远找到了市里的植物学专家张博文。

张博文是农业大学的教授,专门研究古树名木。

听了王志远的描述后,张博文也觉得不可思议。

“8吨水?这确实有问题。”张博文推了推眼镜,“我得亲自去看看。”

两人开车来到梧桐村。

一看到那棵古樟树,张博文就被震撼了。

“好大的树!确实有些年头了。”

张博文拿出各种仪器开始测量。



树高23.5米,胸径2.8米,冠幅达到35米。

“从形态上看,这棵树确实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张博文一边记录一边说道。

李秋明在一旁紧张地看着:“教授,你们不会伤害这棵树吧?”

“放心,我们只是做一些基础检测。”张博文和蔼地说道。

他用土钻取了几个土样,又测量了树木的含水量。

半个小时后,张博文收起了仪器。

“从生理指标来看,这棵古樟确实长势很好,甚至可以说是异常茂盛。”

王志远急忙问道:“那它的需水量呢?”

张博文摇了摇头:“按照正常情况,这样大小的樟树,一天需水量最多也就几百升。8吨水,完全没有科学依据。”

“那这些水去了哪里?”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张博文皱着眉头,“要么是水表有问题,要么就是有其他我们不知道的情况。”

李秋明插话道:“我觉得就是古樟树自己用的,它活了这么多年,肯定有我们不懂的地方。”

张博文客气地笑了笑:“李师傅,我理解您对这棵树的感情,但科学就是科学。”

“什么科学不科学的,我守了这棵树三十年,比你们谁都了解。”李秋明有些激动。

气氛有些紧张。

王志远赶紧打圆场:“李师傅,我们也是想保护好这棵树。如果用水量真的这么大,长期下去对村里的水费也是个负担啊。”

这话提醒了李秋明。

村里确实因为高额水费吵过几次架了。

李秋明沉默了一会儿,说道:“那你们想怎么办?”

张博文想了想:“我建议先观察几天,看看用水的规律。也许能找到一些线索。”

王志远点头同意:“我这几天每天都来记录水表读数,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

李秋明勉强同意了。

当天晚上,王志远特意留了下来。

他想看看夜里是否有什么异常情况。

晚上九点,村里已经很安静了。

王志远坐在古樟树下的石凳上,借着路灯的光线观察着。

突然,他听到了轻微的水声。

很轻,如果不是特别安静的环境,根本听不到。

王志远屏住呼吸仔细听着。

水声似乎是从树的方向传来的。

他拿出手电筒,小心翼翼地靠近古樟树。

水声更加清晰了,像是水流过管道的声音。

可是树下明明没有任何管道啊。

王志远围着树根转了一圈,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但水声确实存在,而且似乎是从地下传来的。

正当他想继续查看时,远处传来脚步声。

王志远赶紧关掉手电筒,躲到一旁。

一个人影从村子里走了出来,直奔古樟树而来。

借着微弱的路灯光,王志远看清了,是李秋明。

李秋明来到树下,左右看了看,确认没人后,蹲下身做着什么。

由于距离太远,王志远看不清楚他在干什么。

过了大约十分钟,李秋明站起身,又环顾四周,然后快步离开了。

王志远等了一会儿,确认李秋明走远了,才走向古樟树。

他用手电筒仔细照了照李秋明刚才蹲着的地方。

地面看起来和其他地方没什么区别,但土质似乎比较松软。

王志远用手摸了摸,发现这里的土明显比周围湿润。

03

第三天上午,村委会炸了锅。

村民们围在会议室里,吵得不可开交。

起因是这个月的水费账单下来了。

整个梧桐村的水费竟然高达三万多元。

要知道,平时一个月也就几千元。

村民陈建华拍着桌子喊道:“这不合理!我们家四口人,一个月水费居然要五百块?”

“就是,我家老两口,平时用水很省,怎么可能这么多?”另一个村民附和道。

村委会主任老陈头也是一脸愁容:“大家先别急,我已经让水务局的小王来查了,应该能找到原因。”



这时,李秋明走进了会议室。

“李秋明,你来得正好。”陈建华指着他说道,“大家都怀疑是你那棵宝贝树惹的祸。”

李秋明脸一黑:“什么叫我的宝贝树?那是全村的古樟树!”

“那你说说,为什么水费突然这么高?”

“我怎么知道?也许是水务局算错了。”

正争执着,王志远推门进来了。

“小王,你来得正好,快给大家解释解释。”老陈头如释重负。

王志远清了清嗓子:“各位村民,经过我的调查,确实存在用水异常的情况。”

“异常在哪里?”陈建华追问。

“古樟树周围的用水量每天达到8吨,这是造成水费飙升的主要原因。”

会议室里一片哗然。

“8吨水?一棵树用这么多水干什么?”

“肯定有问题!”

“必须查清楚!”

李秋明站了起来:“你们够了!古樟树是我们村的守护神,它需要多少水都是应该的!”

“李秋明,你说得轻松,水费你来付啊?”陈建华毫不客气。

“我…我一个人哪能付得起这么多?”

“那不就得了?大家一起承担这笔费用,凭什么?”

其他村民也纷纷表态:“就是,必须查清楚!”

“如果查不清楚,就把树砍了!”一个年轻人喊道。

李秋明急眼了:“谁敢砍树?我跟他拼命!”

“那你就把用水的事情解释清楚!”

场面越来越激烈。

王志远赶紧出来调解:“大家冷静,冷静!我们先把情况调查清楚再说。”

老陈头也敲了敲桌子:“都少说两句!小王,你有什么建议?”

王志远想了想:“我建议对古樟树周围进行更详细的勘查,找出用水的真正原因。”

“怎么勘查?”

“可能需要使用一些专业设备,检查地下管道什么的。”

李秋明立即反对:“不行!不能动古樟树!”

“我们不会伤害树木,只是在周围检查。”

“那也不行!古樟树周围是圣地,不能让机器乱动。”

陈建华冷笑道:“李秋明,你这是心虚了吧?”

“我心虚什么?我是在保护古树!”

“保护?还是在掩盖什么?”

两人越说越激动,眼看就要动手。

老陈头赶紧拉住了他们:“够了!都消停点!”

他转向王志远:“小王,你觉得这事儿该怎么办?”

王志远沉吟了一会儿:“这样吧,我先申请使用地下管线探测设备,不接触树木本身,只是检查周围的管道布局。如果发现问题,再商量下一步怎么办。”

这个建议相对温和,大部分村民都同意了。

只有李秋明还在犹豫。

“李师傅,您觉得呢?”老陈头问道。

李秋明看了看大家的表情,知道再反对下去会更可疑。

他勉强点了点头:“行,但不能伤害古樟树。”

“放心,我们会很小心的。”

会议结束后,村民们陆续散去。

李秋明走在最后,表情阴沉。

王志远注意到了他的神情,心里更加确定有问题。

当天下午,他就联系了设备供应商,准备第二天就开始检测。

晚上,王志远又来到古樟树下。

他想再观察一下夜间的情况。

果然,到了九点左右,又听到了那种轻微的水声。

这次他准备充分,带了夜视仪。

通过夜视仪,他清楚地看到李秋明又来了。

李秋明这次的动作更加小心,他先在树下听了听,然后蹲下身,似乎在操作什么机关。

几分钟后,水声停止了。

李秋明站起身,快速离开。

王志远等了十几分钟,确认李秋明不会回来,才走向古樟树。

他用手电筒仔细检查李秋明操作的地方。

在一块青苔的覆盖下,他发现了一个小小的阀门。

阀门很隐蔽,如果不仔细找很难发现。

王志远试着转动阀门,立即听到了水流声。

他赶紧把阀门关上。

看来,这就是控制用水的开关。

但这个阀门连接着什么?水又流向哪里?

这些问题,只有进一步调查才能解答。



04

第二天上午,王志远带着地下管线探测设备来到了古樟树下。

操作员是个叫小刘的年轻人,技术很熟练。

“王哥,你要检测什么?”小刘问道。

“看看这棵树周围有没有地下管道。”

小刘开始操作探测器。

设备在地面上慢慢移动,发出轻微的蜂鸣声。

突然,蜂鸣声急促起来。

“有东西!”小刘兴奋地说道,“地下一米左右有管道。”

王志远心中一喜:“具体在哪里?”

小刘仔细标记了位置,然后继续探测。

很快,他们发现了一个完整的管道网络。

管道从主水管延伸出来,绕着古樟树形成了一个圆形。

更令人吃惊的是,所有管道最终都汇集到古樟树的根部。

“这是人工铺设的管道。”小刘肯定地说道,“而且工程量不小。”

王志远看着探测结果,心中疑窦重重。

为什么要在古樟树下铺设这么复杂的管道系统?

这时,李秋明匆匆赶来了。

“你们在干什么?”他的声音有些紧张。

“李师傅,我们发现了地下管道。”王志远直接说道。

李秋明脸色一变:“什么管道?”

“人工铺设的供水管道,直通古樟树根部。”

李秋明沉默了片刻,然后说道:“也许是以前村里为了保护古樟树专门铺的吧。”

“什么时候铺的?”

“这…我也记不清了,可能是很多年前吧。”

王志远觉得李秋明在撒谎。

如此复杂的管道工程,绝不是简单的树木灌溉系统。

“李师傅,您能带我们看看管道的具体走向吗?”

“我不知道具体情况。”李秋明摇头。

“那我们需要继续调查。”

李秋明的表情越来越紧张:“不行,你们已经检测够了,不能再继续了。”

“为什么?”

“古樟树是文物,不能随便动。”

王志远觉得奇怪:“我们没有动树,只是检测地下管道。”

“那也不行!”李秋明态度坚决,“我不同意继续检测。”

正在争执时,村委会主任老陈头带着几个村民过来了。

“怎么回事?”老陈头问道。

王志远把探测结果告诉了大家。

村民们听了都很吃惊。

“地下还有管道?谁弄的?”

“什么时候弄的?”

“肯定不是村里弄的,我们不知道啊。”

大家都看向李秋明。

李秋明支支吾吾地说道:“可能是很早以前的,我也不太清楚。”

陈建华怀疑地说道:“李秋明,你当了这么多年护树员,会不知道?”

“我真的不知道。”

“那你为什么不让继续检测?”

李秋明被问急了:“我说了,不能动古樟树周围的东西!”

老陈头想了想,说道:“小王,你继续检测吧,我们需要弄清楚真相。”

李秋明想要反对,但看到村民们的表情,知道再阻止也没用。

小刘继续操作探测设备。

随着探测的深入,管道网络的复杂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不仅有供水管道,还有排水管道。

而且,所有管道都通向同一个地方——古樟树的树干内部。

“这不对啊。”小刘疑惑地说道,“怎么可能有管道通到树干里面?”

王志远也觉得奇怪。

树木是活的,管道怎么可能穿过树干?

除非…

他想到了一种可能,但这个想法太过大胆。

“小刘,你能确定管道的终点就在树干内部吗?”

“很确定,信号显示就在那里。”小刘指着古樟树说道。

王志远抬头看着这棵巨大的古樟树。

粗大的树干,茂密的枝叶,看起来和普通的古树没有任何区别。

但如果管道真的通向树干内部,那就说明…

这棵树内部是空的!

而且是被人工改造过的!

王志远的心跳加速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8吨水的去向就解释得通了。

李秋明看到王志远盯着树干发呆,心里更加紧张了。

他悄悄往后退了几步,准备离开。

“李师傅,您要去哪里?”王志远突然问道。

李秋明一愣:“我…我回家吃午饭。”

“不急,我们还有些问题要请教您。”



李秋明勉强停下脚步。

王志远走到他面前,认真地说道:“李师傅,我觉得您知道的比您说的要多。”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这些地下管道,您真的一无所知吗?”

李秋明避开了王志远的目光:“我真的不知道。”

王志远叹了口气。

看来,要想弄清真相,还需要更直接的方法。

他转向老陈头:“陈主任,我建议对古樟树进行更详细的检查。”

“什么样的检查?”

“可能需要…看看树干内部的情况。”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

李秋明更是脸色煞白:“不行!绝对不行!”

“为什么不行?”陈建华质疑道。

“会伤害古樟树的!”

王志远解释道:“现在有微创的检查方法,只需要在树干上开一个很小的口子,用内窥镜查看内部情况,不会对树木造成伤害。”

老陈头考虑了一会儿:“这个…会不会真的伤害古树?”

“我可以请最专业的古树专家来操作,保证安全。”

村民们开始议论起来。

大部分人都赞成进一步检查。

毕竟,高额水费已经严重影响了大家的生活。

只有李秋明坚决反对。

但他一个人的声音显然无法阻止大家的决定。

最终,老陈头拍板了:“行,小王,你联系专家吧。但一定要保证古樟树的安全。”

李秋明脸色灰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05

三天后,省里的古树保护专家赵教授带着设备来到了梧桐村。

赵教授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在古树保护方面很有权威。

他仔细检查了古樟树的外观,点了点头:“这确实是棵好树,保护得不错。”

“赵教授,我们想检查一下树干内部的情况。”王志远说道。

“没问题,我带了最先进的内窥镜,对树木没有任何伤害。”

李秋明在一旁焦急地说道:“教授,真的不会伤害古树吗?”

“放心,我做这行四十年了,从没出过事故。”赵教授和蔼地笑道。

他让助手准备设备,自己在古樟树上寻找最佳的检查点。

“就这里。”赵教授指着树干距地面一米五左右的位置,“从这里进入,既不会伤害主要的输送组织,又能清楚看到内部情况。”

他拿出一个很细的钻头,在选定的位置钻了一个拇指粗细的小孔。

过程很快,几分钟就完成了。

然后,他将内窥镜的探头小心地插入孔内。

“好了,我们来看看里面是什么情况。”

显示器上出现了画面。

起初画面很模糊,赵教授调试了一下设备。

画面逐渐清晰起来。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看着屏幕。

突然,王志远倒吸了一口凉气。

村民们看着屏幕上的画面,全都傻眼了。

屏幕上显示的不是正常的树木内部组织,而是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