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齐白石的弟子
她是中华女子篆刻第一人
她是——刘淑度
01 刘淑度是谁
刘淑度(1899—1985) ,名师仪,字淑度,原籍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对大多数人来说,刘淑度并不是一个熟悉的名字,但她却是我国著名的女篆刻大家、中国女性篆刻艺术开拓者和“女子篆刻家先驱”(齐白石语),被称为“中华当代女子篆刻第一人”。
她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是齐白石的女弟子,1927年春末正式拜齐白石为师。她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篆刻方面。齐白石曾赞赏她:“门人刘淑度之刻印,初学汉法,常以印拓呈余,篆法刀工无女儿气,取古人之长,舍师法之短,殊闺阁特殊了。”
02 痴迷篆刻,终生未嫁
刘淑度幼年便随父移居北京,少年时代的刘淑度酷爱文学,喜欢摄影与书画篆刻,因能书写一尺多大的榜书而闻名京城。
刘淑度之所以走上篆刻之路,源自她对篆刻艺术的深刻认识。她认为篆刻是一门重要的艺术门类,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值得为之奋斗一生并为之献身的事业。
她少女时代,曾用橡皮刻过图章。祖父见了不但没有制止,反而给了她几块治印的石头。后来拜名师学艺,不仅技艺飞快提高,对篆刻也更加痴迷与钟情。她把一生都献给了篆刻,终生未嫁。
她从十几岁刻到80岁,从未封刀。她一生究竟刻过多少方印章,她自己也没有做过准确统计。后来有人粗略估计过,得出的结论是:刘淑度治印60年,成印3000方。
03 为人低调,淡泊名利
刘淑度不仅是我国现代女子篆刻的先驱,也是当代大家。她处事低调,淡泊名利;凡有求索,皆勉力赴之;从不向别人炫耀自己是白石弟子。
1985年,已患重病的刘淑度,委托友人将珍藏多年的齐白石为其治印、齐老印谱及自刻印,和收藏的齐白石、李苦禅画作等,分别捐献给北京图书馆、中国美术馆。
刘淑度曾精心操刀刻治了一方“家在德水之阳”的朱纹印章,表示对故乡德州的怀念。临终前,她将平生所得稿费、奖金1.28万元,委托中国妇女儿童福利基金会捐献给德州市,作为妇女儿童福利事业费用,表达了她对故乡德州的一片心意。
04 师从白石,博采众长
刘淑度习印始于10多岁,曾先后拜师于董鲁安、章安溪、贺孔才等先生。后经著名画家李苦禅介绍,于1927年拜在白石先生门下。齐白石对这个女弟子要求很高,除了要她学习秦汉玺印及赵之谦、黄牧甫等名家印外,还对她说:“你现在做我的学生,当然要跟我学,但你不要光学齐白石,而把齐白石学死。”白石老人要求刘淑度 “博采众长”,“不能死守一家”。
刘淑度经过十几年的潜心钻研,临摹了许多汉印,篆刻技艺达到炉火纯青。她的篆刻,继承了齐白石“写意篆刻”的风格,章法变化有致,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用刀奇肆刚猛,横冲斜插,痛快淋漓。
刘淑度追随齐白石15年,得其真传并发挥了更多的创造性,终于成为白石弟子中的佼佼者,成为闻名遐迩的篆刻大家。
05 名人治印,闻名遐迩
1929年秋,齐白石有 “篆法似白石、所刻似汉人作”,“吾弟数年来技艺大进,与吾乱真”的评语。她的刻石与白石大师所刻放在一起,大师也难分辨。齐白石看了她刻的“冰心”一印,赞许道:“叫别人看,谁都会相信出自白石老手。”
冰心先生后来回忆说:“刘(淑度)先生就送给我一方刀工秀劲的篆字的‘冰心’图章。我十分珍爱它,而且经常用它。但刘先生从来没有对我自夸她为白石老人的弟子,更不用说自己是老人的得意门生了。”
1930年,刘淑度自北平女师大毕业,齐白石亲自为她制定了润例,顾颉刚、黎锦熙、郭绍虞、朱自清、许地山等学者名流联合在推荐刘淑度治印的《告白》上签名,鼓励她在荣宝斋挂单治印。但她不愿用篆刻换钱,只把它当作工作之余的消遣,为人精心刻印,仍旧不收润酬。
她还曾为鲁迅、钱玄同、许寿裳、朱自清、郭绍虞、郑振铎、李苦禅等名人治印。其中受鲁迅嘱托镌刻的"鲁迅"、"旅隼"两方印,深得鲁迅珍视,常在书籍及所著封面上使用,今已珍藏于"鲁迅博物馆"。
冰心曾经说:“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篆刻圈正因为有了刘淑度这样的女性篆刻家,而变得更加熠熠生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