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是我父亲留给我们的遗产,银行怎么能把钱扣着不给呢?”
全球范围内,人们普遍认为,瑞士银行是最安全的银行代表。
然而,有位富豪却遭遇了困境,他在瑞士银行存有高达400亿的巨额存款,却被银行“卡住”了。
明明掌握着丰厚遗产,他的子女却无法提取资金,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难道瑞士银行真的不安全了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谈到这400亿遗产,我们得先认识一下这位富豪的身世。
这位商业巨头名叫王永庆,是台湾著名的企业家,其地位可与大陆的马云媲美。
王永庆的曾祖父原籍福建,早年家境贫困,被迫外出谋生。
当王永庆诞生时,家境依然拮据。15岁时,父亲重病,无法承担家中开销,沉重的家庭责任顿时压在了他肩上。
他只得辍学,去一家米店打工维持生计。
俗话说得好:“宁愿睡地板,也要当老板。”经过一年的打拼,王永庆决定自己创业。
他将多年打工积蓄加上借来的资金,开了一家米店,开始了创业之路。
王永庆生来善于学习和经营。
开店之后,他将自己所学的商业技巧全部运用到店铺经营中,更是创新服务,推出了淘米、选米等个性化服务,独树一帜。
不久,他不仅收回了成本,利润更是翻了好几倍。
积累第一桶金后,他慧眼识地,购置了不少土地,成功晋升为小有资产的地主。
成为富豪的王永庆并未止步。
二战期间,许多国家战乱后急需重建,其中建筑木材成为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
王永庆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商机,凭借多年积累的人脉资源,迅速打通了商业渠道。
通过简单的木材贸易,他轻松赚取了5000万的收入。
此后,王永庆运用过人的商业智慧,陆续涉足塑料、电路等多个行业,涵盖了生产原料、医疗保健、电子科技等领域。
在经济相对贫困的1980年代,他的资产已逼近50亿美元。几年后,他的企业成为全球“世界企业50强”中唯一的台湾代表。
除了商业成功,王永庆也是位有远见的爱国者。
他热切期盼两岸和平统一,积极推动台商赴大陆投资,支持“两岸三通”,呼吁实现“一个中国”的理想。
如此一位在商界叱咤风云、备受赞誉的人物,生活中却藏着一桩小烦恼。
随着事业蒸蒸日上,王永庆的感情生活也日渐丰富。
除了正室郭姓妻子外,他在外还有数位情人。
其中两位女子尤为重要,先后为他生下将近十个孩子,因而被尊称为“姨娘”。
妻妾众多,难免争风吃醋,二姨太杨娇与三姨太李宝珠之间矛盾不断。
为了争夺王永庆对子女的关照,尤其是争抢优质工作资源,两人屡屡爆发矛盾。
子女们的纷争也随之升级。
他们在争取父亲欢心的礼物上明争暗斗,争抢在家族企业中的职位,甚至为了权势地位明争暗斗。
不过,无论妻妾还是子女,都不敢直接触怒王永庆。
因为金钱大权牢牢掌握在他的手里。
尽管宠爱妻儿,王永庆一直严控家庭财政,合理划分资产。
部分资金用于全球房产投资,握有房产所有权,另一部分存入银行——这正是文章开头提到的那笔400亿巨款。
妻儿们只能领取银行给出的利息,用于日常花销。
他的财富保护措施相当成功,让家人无法随意挥霍。
在王永庆去世之前,他与家人间的关系还算和谐。
但当他年迈92岁,因病住院时,家人却开始施展各种手段拼命挽救。
死亡是无情的平等者,无论富贵贫贱,都难逃其法。
2008年,王永庆捐资1亿元支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
同年10月,他终究离世。
随着他的逝去,那段表面的“和谐友爱”化为脆弱的泡沫,瞬间破裂。
王永庆去世后,众多妻子和子女们迫不及待开始瓜分遗产。
他的遗产总额惊人,约20亿美元。
尽管他生前立下遗嘱,明确了继承人,家族内却为此争执不断。
三姨太李宝珠首先发难。
她不接受遗嘱安排,对自己及亲生子女所分得的财产表示强烈不满。
她起诉遗嘱执行人,希望法院介入,争取合法权益。
二姨太杨娇也不甘示弱,随后加入诉讼行列。
这场围绕遗产的纷争持续多年。
经过十余年的漫长诉讼与各种博弈,王永庆旗下公司股份和海外房产终于被分割妥当。
然而,家族并未就此罢休。
他们将目标转向王永庆此前存在瑞士银行的400亿巨款。
兴冲冲地去取款时,却遭遇了晴天霹雳——银行要求先缴纳高达300亿的遗产税,才能提取这笔钱。
原来,王永庆的遗嘱中并未明确这笔存款的归属,瑞士银行因此征收巨额遗产税。
仅税费就占到了存款的75%。
面对如此高额的税款,家族成员罕见地团结起来,齐心协力想方设法提取资金,却始终无果。
他们难以理解:“我们存的钱,银行为何要我们先交巨额税费?”
实际上,瑞士银行的运营模式与普通银行不同。
普通银行通常是客户存款,银行则向客户提供等额资金流动。
而瑞士银行则主打“安全、稳定、中立”,为客户资金保管,并收取相应的管理费用。
这则遗产税事件曝光后,引发网友热议。
一方面惊叹亿万富翁的钱财雄厚,光小部分遗产就达400亿。
另一方面吐槽瑞士银行苛刻的税费政策,纷纷感叹这家银行并非传说中的绝对安全。
截至2023年,王永庆的400亿存款依旧无法取出。
近年来,瑞士银行因一系列操作引发信誉危机,许多富豪纷纷选择撤资。
那么,为何曾受富豪青睐的瑞士银行如今开始走下坡路?
除了高额遗产税之外,更关键的原因在于安全性问题。
瑞士银行曾以稳定和政治中立著称,然而在俄乌战争爆发后,采取了冻结多位俄罗斯富商资产的非常规手段。
这一举措打破了外界对瑞士银行的信任,大家开始怀疑其稳定性和中立性。
不少富豪开始将资产转移出瑞士,展开“逃离瑞士”的行动。
对王永庆的家人来说,这些争议毫无实际意义。
因为他们的400亿依然被锁在银行,取不出来。
回顾王永庆的一生,他无疑是幸运且成功的。
虽曾经历贫困,但靠着努力,他不仅实现了少年时“让家人吃饱穿暖”的梦想,还创造了庞大的商业帝国,提供了上万个就业岗位。
即使妻妾子女间时有纷争,因他掌控财政大权,矛盾始终未能激化到面对面冲突。
直到他去世,家人才真正开始明争暗斗。
从王永庆的视角来看,他的一生应是幸福的。
当然,逝者已矣,活着的家人仍在努力争取那笔400亿遗产。
据悉,他们至今未放弃任何可能的取款途径。
如果你是王永庆的亲属,你会有哪些方法试图拿回这笔巨款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