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凌晨三点,林夏被手机震动惊醒。屏幕上是赵明发来的消息:"速来天悦大厦19层,有情况。"
她翻身下床,迅速套上外套。作为《都市周刊》的资深记者,这种深夜召唤早已习以为常。但赵明从未用如此急促的语气联系过她——这位刑警队长向来以冷静著称。她抓起桌上的录音笔和相机,指尖在颤抖。窗外夜色浓稠,仿佛有看不见的暗流在涌动。
电梯升至19层时,林夏的心跳已加速。走廊尽头闪烁着警用警示灯,赵明站在一扇虚掩的门前,面色凝重。"发现一具尸体。"他压低声音,"但现场……不太寻常。"
推开门的瞬间,林夏感到一阵寒意。死者是年轻女性,蜷缩在落地窗边的沙发里,脖颈处有明显的勒痕。诡异的是,她手中紧握着一只破碎的沙漏,细沙从指缝间渗出,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银光。沙漏的玻璃碎片散落在地,每一片都折射出微弱的数字——2025-08-05。
"死者名叫苏瑶,26岁,科技公司程序员。"赵明指了指桌上未合拢的笔记本电脑,"最后一条聊天记录是发给同事的,内容只有五个字:'我在倒计时。'"
林夏蹲下身仔细查看沙漏碎片。玻璃内侧刻着一串数字:2025-08-05。正是今天的日期。她突然想起苏瑶扭曲的手指姿势,仿佛在死亡前试图传递某种信息。沙漏的底座残留着微量蓝色液体,她用棉签蘸取样本装入证物袋。
"巧合?还是某种暗示?"她抬头望向赵明。对方正用指纹扫描仪检查现场,眉头皱得更深了,"半小时前接到报警电话,声音沙哑,自称是苏瑶的同事,但号码显示为未知。挂断后定位追踪,信号源就在这层楼,但人消失了。"
法医赶来时,林夏注意到死者耳后有微小的针孔痕迹。赵明凑近她耳语:"初步判断,致死前曾注射过某种未知药物。"他语气中的迟疑让林夏心头一凛——赵明从不轻易流露不安。
次日,林夏在报社翻阅苏瑶的资料。这位年轻工程师曾参与"量子时间系统"的研发项目,团队博客上最新一篇日志写道:"我们试图让时间成为可操控的变量,但代价或许超出想象……"日志下方有一张模糊的照片,显示苏瑶站在实验室中央,周围环绕着数十个沙漏形状的装置。
她拨通赵明的电话,对方的声音透着疲惫:"又有发现。苏瑶的公寓里,监控拍到一名戴鸭舌帽的男子凌晨离开,带走了一个银色金属箱。箱子的尺寸与实验室丢失的时间调控器吻合。"
林夏赶到苏瑶住处时,赵明正蹲在书桌前研究一张便签。纸上画着扭曲的螺旋图案,中央写着:"T-24"。墨迹未干,仿佛刚落下笔尖。她突然注意到便签边缘有极淡的血迹,显微镜下呈现与苏瑶指甲缝中残留的相同成分。
"倒计时继续。"赵明将便签翻到背面,露出一行小字:"警告:请勿触碰沙漏。"字迹潦草,像是仓促间写下。林夏想起苏瑶死亡现场沙漏的破碎状态——那是否是某种反抗的遗物?
当晚,林夏接到陌生号码来电。沙哑的声音与报警者一致:"林记者,你正在追踪苏瑶的死亡对吗?"对方不等回应便急促道,"他们用沙漏控制时间流速,有人在用时间杀人……"通话突然中断。林夏回拨时,提示音却是空号。
她连夜赶往科技公司,潜入苏瑶的实验室。黑暗中,数十个沙漏装置仍在运转,细沙流动声如无数钟表齿轮咬合。她触碰其中一个沙漏,指尖突然传来灼烧感——沙粒竟在接触皮肤时变得炽热。墙上监控屏闪烁,显示时间流速在不同区域差异巨大:有的角落时钟指针飞速旋转,有的区域秒针停滞不前。
次日头条新闻炸响:又一名程序员在公寓身亡,手中同样握着破碎的沙漏。死者名为陈昊,与苏瑶同属"量子时间系统"团队。警方封锁现场时,林夏混入围观人群,在楼道角落发现一枚微型芯片——与苏瑶耳后针孔吻合。芯片表面刻着"Q-Time V2.0"字样。
赵明在电话里沉默良久:"陈昊的电脑里有加密文件,破解后是时间坐标表,每个坐标对应一名团队成员。"林夏的指尖颤抖。坐标表中最后一个位置标注着"2025-08-10",正是四天后——而对应的姓名,赫然是"赵明"。
深夜,她独自前往天悦大厦19层。苏瑶死亡的房间已被封锁,但林夏撬开通风管道潜入。月光透过玻璃洒在沙发上,她忽然注意到窗框边缘残留着一滴暗红色液体——昨日勘查时并未发现。她将液体样本装入密封袋,转身时却听见门被推开的声音。
![]()
赵明站在门口,手电筒光束直射她的眼睛。"你在做什么?"他的语气冷得刺骨。林夏后退半步,举起样本袋:"这血迹有问题。你今晚为何来这里?"
赵明瞳孔骤然收缩。他猛然扑向林夏,却被她侧身躲过。两人在狭小的空间搏斗,她瞥见他袖口露出半截注射器——与死者耳后针孔匹配的型号。沙发上的沙漏碎片突然发出微光,时间流速在房间内紊乱,林夏的动作时而迟缓如慢镜,时而迅疾如闪电。
"原来是你。"林夏喘着气抵住墙,"苏瑶和陈昊发现了项目背后的秘密,所以你用沙漏控制时间,注射药物让他们死于'自然'?"
赵明狞笑:"你很聪明,可惜晚了。沙漏的倒计时一旦启动,就无法停止。"他举起注射器逼近,"但你可以成为下一个实验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