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伏以来,骄阳似火,暑气蒸腾,天地间仿佛一个巨大的熔炉。有人避之不及,寻一处清凉以求安逸;有人却深谙“夏练三伏”的道理,于酷热中锤炼筋骨、磨砺意志。对于年轻干部而言,这样的“三伏天”恰是成长路上的必修课——唯有经得起高温“烤”验,扛得住急难“煎”熬,受得住汗水“浸”润,方能褪去稚气、增益底气,在时代的熔炉中淬炼出真金本色。
“三伏”之热,热在直面考验的勇气。高温炙烤下,每一次户外行走都似负重前行,每一滴汗水都在丈量耐力的边界。年轻干部初入职场,往往怀揣“指点江山”的热忱,却易在“热锅上的蚂蚁”般的困境中慌了手脚。须知,成长从无捷径,温室里长不出参天树,舒适区练不出真本领。群众的急难愁盼不会因“天热”而暂缓,发展的硬骨头不会因“难啃”而消失。越是烈日当空,越要走出空调房,到田间地头听民声,到项目一线解难题;越是任务艰巨,越要迎难而上,在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啃下硬骨头,在矛盾化解的“最前沿”站稳脚跟。这种直面“高温”的勇气,不是鲁莽冲动的蛮干,而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担当,是把“烫手山芋”当成“成长阶梯”的清醒。
“三伏”之炼,炼在潜心沉淀的定力。伏天的热,是持续性的“烤验”,而非一时的“热浪”。它考验的不仅是爆发力,更是持久战的定力。年轻干部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总想着“一口吃成胖子”,盼着“一步登上高台”。殊不知,任何成长都需经过时间的发酵、实践的沉淀。就像庄稼在三伏天默默扎根、积蓄养分,方能在秋日结出硕果,年轻干部也需在基层的“大熔炉”里耐住性子、沉下身子。在政策学习中深耕细作,不满足于“大概了解”,要钻研到“吃透精髓”;在群众工作中循序渐进,不追求“立竿见影”,要着眼于“久久为功”。这种沉淀,是在重复琐碎中保持专注的耐心,是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价值的坚守。
“三伏”之益,益在褪去浮躁的清醒。烈日下的汗水,能洗去身上的慵懒;高温中的奔波,能驱散心中的迷茫。年轻干部处在成长的关键期,最易被外界的喧嚣干扰,被眼前的名利诱惑,陷入“走得太快,忘了为何出发”的困境。三伏天的“烤”验,恰如一面镜子,照见初心是否坚定,照见使命是否牢记。当汗水浸透衣衫,方知群众在烈日下劳作的艰辛,从而更懂“民生无小事”的分量;当在高温中完成急难任务,方悟“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的真谛,从而更坚定“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这种清醒,是在“热环境”中保持“冷思考”的理性,是在“快节奏”中坚守“慢功夫”的智慧,更是在“名利场”中守护“赤子心”的纯粹。
“三伏”之要,要在团队协作的合力。盛夏时节,单枪匹马难抵酷暑,众人拾柴方得清凉。年轻干部的成长,从来不是孤军奋战的“独舞”,而是协同共进的“合唱”。在高温下并肩作战,更能体会“战友”二字的分量:有人递上一瓶水,是无声的关怀;有人分担一份重,是有力的支撑;有人及时补位,是默契的配合。这种在“烤”验中凝聚的合力,不仅能攻克眼前的难关,更能锻造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队精神,为长远发展积蓄协作的力量。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但新秋的收获,必源于三伏的耕耘。年轻干部当以三伏天为“练兵场”,把骄阳当“熔炉”,让汗水作“淬火剂”,在直面考验中强筋骨,在潜心沉淀中壮底气,在褪去浮躁中明方向,在协同共进中聚合力。如此,方能在时代的浪潮中,炼就“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品格,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待秋来之时,收获属于自己的“沉甸甸的稻穗”。(高县政协:何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