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日,由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文华天津市名中医工作室、史哲新天津市名中医工作室承办的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2025学术年会暨天津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会议在天津水晶宫饭店成功召开。
本次会议由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文华教授、史哲新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张莹教授担任执行主席,汇集了全国各地150余名血液病领域专家学者参会。与会学者围绕中西医结合防治血液病的前沿技术、中医药特色干预策略以及临床实践中的循证应用与疗效评估,开展了专题报告与深度研讨,旨在传播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专业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防治新技术与新进展,提升区域血液病诊疗水平。
会议聚焦前沿,共谋发展新篇
会议聚焦血液病临床难点的最新进展与中西医创新方案,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移植物抗宿主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肿瘤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癌因性疲乏等疾病领域展开专题讲座,为临床实践提供新思路。专题讨论环节,来自天津地区的30余位专家教授围绕议题展开热烈交流,凸显了中西医协同在血液病领域的独特价值。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陈信义教授认为,要中西结合起来,找一个共同点让血液病人群受益,中西医结合是血液肿瘤治疗的未来必由之路。
哪些血液肿瘤性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会有更好的疗效?杨文华教授表示,现在肿瘤在一些检测技术发展非常快,比如白血病,用中药来扶正祛邪,提高患者自身抗疫能力,达到长生存,一般满七年以后,就可以达到治愈了。另外,近几年淋巴瘤也非常多见,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防治,甚至可以达到治愈了。史哲新教授表示,在白血病治疗方面,化疗相关的药物引起的神经毒性多发性骨髓瘤更明显一些,中医会选择用“针药联合”的方法,用电针和针灸来辅助化疗,用中药的经典方剂来改善临床。
推动区域诊疗水平提升
大会主席杨文华教授、史哲新教授在闭幕总结中指出,本次会议通过深入解读指南共识、深度剖析典型案例、精彩呈现前沿技术,为临床医生打造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会议全程紧扣“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主题,将进一步推动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科的规范化发展与科研协作水平的提升。
中西医结合血液病领域最需要哪些创新?作为学科带头人,张莹教授认为,在中西结合的这个领域可以做的工作是很多的。比如移植以后并发症的处理、贫血的全程管理、老年白血病、肿瘤治疗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这些其实都是中医药可以体现优势的地方,也是从血液学的角度要做的工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