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消息(通讯员 鄢璐瑶 报道)为了让乡村儿童构筑生命安全防线,让安全知识成为守护成长的坚实屏障。2025年7月6日下午,武昌理工学院“智能之光”志愿服务队于大河镇太山村开展了防溺水安全教育特色课。此次课程以“守护生命泡泡 争当防溺小超人”为主题,通过趣味导入、案例教学与实操演练,为当地儿童构建防溺水安全知识体系。
![]()
![]()
课程伊始,鄢老师以“水”的谜语开场,展示了水库、河流等场景图片,引导学生识别“水深不明、暗流漩涡”等危险点,结合《一秒》短片揭示野外水域因救援困难、水质污染等隐患的危险性。通过视频的观看孩子们深受触动。特别是看到《一秒》短片中野外水域的危险场景时,不少学生睁大了眼睛,小声嘀咕“原来水库这么可怕”。听到湖南、湖北的真实溺水案例时,教室里一片寂静,孩子们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最让他们震撼的是河北姐弟手拉手救援却双双遇难的悲剧。在“窒息时刻”体验环节,所有孩子都屏住了呼吸,一张张小脸渐渐涨得通红,有几个孩子已经开始不自觉地扭动身体。当他们坚持10秒,憋得满脸通红时就赶紧松开手,纷纷感叹“溺水的人该多难受啊”。
![]()
随后进入实操环节,孩子们围成一圈,目不转睛地盯着鄢老师示范如何在水里后仰漂浮。当看到老师仅用一个空矿泉水瓶就能轻松浮在水面时,学生明白了溺水时要抓住一些能漂浮的物体利用起来,接下来鄢老师用“给身体紧急充电”来比喻心肺复苏时,并且强调了“小学生的呼救能为救援争取黄金4分钟”,事后孩子们都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其中一个女孩说:“原来我们小孩子最重要的是及时喊大人来帮忙啊。”
![]()
课程结束后,鄢老师对此次课程进行总结:这堂别开生面的防溺水安全教育课,在孩子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当孩子们憋气到满脸通红时,才真正明白溺水时的无助;当他们笨拙却认真地练习抛投救生圈时,救援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当听到同龄人的真实溺水案例时,安全守则变成了必须遵守的生命准则。
此次课程鄢老师用一个个生动的比喻和互动,不仅教会了孩子们身体后仰、空瓶自救等实用技巧,更重要的是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敬畏生命、智慧施救的种子。让每个孩子都成为自己生命的守护者,在危难时刻既能自我保护,也能科学施救。未来,武昌理工学院“智能之光”志愿服务队将以此次防溺水课程为起点,让更多乡村儿童掌握守护生命的“金钥匙”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守护一方平安”的承诺,让安全意识的种子在更多孩子心中生根发芽,为乡村儿童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护墙。(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