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美日再次举行“延伸威慑磋商”,重新确认拜登政府时期的“延伸威慑指南”,还安排日方有关人员参观可搭载核武器的B-52战略轰炸机基地,进行了假设使用核武器的桌上演习。
日美加强核武器共享与合作,对于地区稳定必然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之后,其国内经济、军事的发展就严重依赖美国政府的支持,政治立场上面更是完全跟随美国的节奏,时刻充当着美军在太平洋地区的马前卒。成为美国太平洋地区战略的一颗重要棋子,同时也是造成东亚动荡与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2024年12月举行的那场“威胁延伸对话”(Extended Deterrence Dialogue,即EDD)中,日美强调了进一步通过“强化日本能力”加强延伸威慑的决心——特别是核能力。
美日韩三国国防首长参加会议
这话其实说得相当露骨了,那就是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安全环境”,日美采用的战略就是提高威慑核使用能力。这个能力对日本来讲一直都是梦寐以求的——即得到美国对日本的核保护承诺,以遏制“周边国家”的军事行动。
接下来日美开展了实质性的行动,即通过桌面推演拟核武器使用场景,测试两国协作效率,包括决策流程、信息共享范围及快速反应机制,等等。
未来美日在EDD层面的合作模式,从美军部署B-2/B-52部署至关岛,到在东亚的核演习,再到类似北约模式的联合核计划,都是双方的可选项。
一旦美军通过日本将核威慑引入西太平洋地区——无论是采用什么样的模式,对于这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都会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必然带来新一轮的军备竞赛,乃至各国进一步走向核战争的边缘。
美日未来可能在EDD层面展开的合作方式
其次,美日EDD合作的上限在哪里?
这一点同样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作为二战战败国,目前为止唯一遭受过核武器攻击的国家,且在二战初期偷袭珍珠港,对美国太平洋舰队造成过沉重打击的国家——日本。
一方面来讲,美国政府一直以来都将日本作为在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盟友,从经济上军事上给予最大化的支持,这让日本经济短时间内获得了巨大的腾飞。
但另外一方面来讲,美国政府也时刻“提防”着日本。
从《日美核能协定》禁止日本提取钚用于武器制造,到日本所有核材料都必须接受IAEA核查,再到广场协议等打击日本经济——不得不说,美国政府对于如何利用日本这个棋子,有着非常清晰的认知。
如果将日本比作美国培训的一只军犬的话,那么这只军犬的牙齿只能用于撕咬敌人,而美国人时刻提防着它绝不能咬到自己。
EDD发挥的核心作用也在于此:美国通过渲染周边核威胁,将日本绑入升级核威慑的战车,但是又不可能给它们真正的拥核能力——等于是既要日本帮美国吸收来自西太平洋越来越大的军事压力,但又牢牢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
最后,朝鲜的角色。
朝鲜事实上拥核之后,对周边国家特别是日本和韩国的生存造成了巨大压力。这也是韩国与日本近年来不断寻求提高核威慑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美军核潜艇停靠釜山港曾引发巨大争议
因此朝鲜这种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执意拥核的行为,长期遭到联合国的严厉制裁,严重损害了朝鲜经济的同时,也导致他们在拥核的立场上面更加坚定。而日韩不得不进一步靠拢美国核体系,并寻求发展自主核能力。
这就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不断螺旋上升的恶性循环。
要打破这种循环,是非常困难的。这一次日美通过EDD进一步提升其核威慑能力,再次触动到朝鲜敏感的神经,未来东亚地区的安全环境,很有可能将进一步恶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