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特朗普在自家社交平台突然发文,宣布美国政府与巴基斯坦达成石油联合开发协议。就在几小时前,巴基斯坦外长达尔才刚刚结束为期八天的访美行程,临行前还声称“希望与美国建立牢固关系”。
就在协议宣布的前一天,美国驻哈萨克斯坦候任大使朱莉·斯塔夫特在国会听证会上直言不讳:美国企业必须成为哈国矿产领域的首选合作伙伴,明确“要把中企挤出去”。
![]()
一边是“老朋友”巴基斯坦突然转身,一边是中亚资源大国哈萨克斯坦遭遇美方强势施压。美国这番操作,看似各打各的算盘,实则目标清晰:剑指中国的西部能源命脉和“一带一路”大动脉。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外交合作,也不是一场短期的经济交易,而是一场地缘政治的资源包围战。
在特朗普式的“突袭外交”下,巴基斯坦成为棋盘上的第一步。这份石油协议没有预热、没有铺垫,甚至没有透露太多细节,只有特朗普那句“我们将开发巴基斯坦丰富的石油储备”,配合巴方外交部的快速确认,一切仿佛早已谈妥。
![]()
就在一周前,巴外长达尔还在华盛顿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闭门会晤。据多家媒体报道,当时双方就关税和能源合作展开深入沟通,石油协议极可能是美巴全面贸易协议的一部分。
巴基斯坦的石油储量超过10亿桶,主要集中于信德省和俾路支省,尚未开发的潜力引来全球目光。过去十年,这些领域几乎全部由中国技术与资金支持。瓜达尔港更是中国“绕开马六甲”的能源战略出口。
![]()
如今美国突然插足,背后显然不是单纯的商业考量。IEA分析显示,若开发顺利,巴基斯坦将在五年内成为南亚新兴的原油出口国。美国此时介入,无疑是在与中国争夺这一战略节点。
令人玩味的是,巴基斯坦国内对此反应并不一致。一边是亲美势力高调庆祝“引入新技术、缓解财政压力”,另一边是亲中商界与政治团体忧心忡忡,担心这份协议会削弱中巴经济走廊的地位。
![]()
中巴经济走廊自2015年启动以来,中国在巴投资已超600亿美元。从港口到电力,从高速公路到光纤骨干网,中国几乎参与了巴基斯坦国家运行的每一个基础层级。这样的合作深度,美国难以撼动。
但美国显然不甘于只在南亚落子。几乎与石油协议同步,特朗普政府对哈萨克斯坦抛出了一纸关税函,宣布自8月1日起对其出口商品加征25%关税,并公开表达对其关键矿产资源的浓厚兴趣。
![]()
哈萨克斯坦的稀土、新发现的铀矿、锂资源,这些都是全球新能源产业链的命脉。而美国驻哈大使斯塔夫特在听证会上的那番话,更像是宣战:“必须让美企成为哈国首选合作方,挤走中企。”
这番表态迅速登上国际媒体头条,哈萨克斯坦国内舆论沸腾。中国企业界也高度关注——因为哈萨克斯坦占中国稀土进口的35%,铀矿更占中国核电燃料的40%。一旦遭遇限制,冲击将是系统性的。
![]()
哈总统托卡耶夫并未被美方言辞吓倒。他在讲话中强调与中国“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高度,表态对华合作“不附加政治条件”。这不仅是对美国的回应,更是对自己国家利益的坚定守护。
实际上,中哈之间的合作早已不是“谁家多投一点就能撬动”的关系。从中欧班列南线到核燃料加工厂,从基础设施到能源运输网络,中国在哈国的投资与布局已构成完整体系。
美国试图用几张支票、几份协议重构中亚资源格局,显然过于天真。尤其考虑到地缘现实,哈萨克斯坦与中国、俄罗斯接壤,其外交选择不可能脱离地区安全格局。
![]()
巴基斯坦的情况则更为复杂。尽管与美国签署了石油开发协议,但巴方并没有表现出“疏中亲美”的动向。军队装备仍大量依赖中国制造,从JF-17战机到LY-80防空系统,再到基础设施,处处可见中国印记。
达尔在访美期间也曾公开表示:“我们与中国是兄弟,但与美国的合作不应因此受限。”这番话虽然中性,却透露出伊斯兰堡在中美之间小心翼翼的外交平衡术。
![]()
美国则并未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从“关键矿产战略”到“能源去中国化”,从对哈加税到在巴签协议,每一步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在“一带一路”的关键点上设卡设障,削弱中国的地缘优势。
特朗普政府的算盘不止于此。对印度的“敲打”同样耐人寻味。此前因关税问题与莫迪政府交恶,此番与巴基斯坦高调合作,无疑也有对印施压的意味。
这是一套多层次的组合拳:一边在能源上牵制中国,一边在外交上制造“中美印”三角张力。如果印方在关税问题上让步,则美方得利;若不让步,巴基斯坦的“新角色”便可能被持续放大。
![]()
美国的这些布局并不是没有漏洞。中巴经济走廊已经深入巴国内部经济结构,美国想要动摇其根基,绝非一纸协议可成。而在哈萨克斯坦,美国的地理劣势与投资短板也难以掩盖。
更重要的是,这些国家并非美国可以随意操控的“棋子”。哈萨克斯坦明确表态捍卫与中国的合作基础,巴基斯坦则在中美之间试图保持“微妙中立”。他们有自己的利益要守,有自己的立场要讲。
![]()
7月,上海合作组织扩容伊朗正式加入,“能源同盟版上合组织”的雏形初现。中俄两国在中亚的战略协作也愈加紧密。中方在瓜达尔港驻军,俄方在塔吉克斯坦维持201号军事基地,都是现实存在。
在美国高调进场的同时,中国则显得格外沉稳。外交部未正面回应美巴石油合作,也未借题发挥,而是继续推进与中亚国家的实质性合作。这种“无声胜有声”的态度,才是中亚国家最看重的。
![]()
中哈合建的核燃料加工厂自2022年投产,2025年7月即将签署联合核能研发协议。这不仅是对美欧技术垄断的挑战,也是中哈战略互信的体现。
美国想要重构中亚秩序,其实并非首次尝试。早在十多年前,美国便曾提出“新丝绸之路”战略,意图深耕中亚,结果雷声大雨点小。如今换了说法,实质仍是“插旗式干预”,但这套思路已不合时宜。
![]()
中亚国家要的不是谁来讲道理,而是谁能真正留下来干实事。从中国企业投入的工业园区、电网建设,再到物流通道与港口运营,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无需夸张宣传,已根深蒂固。
美国这波动作,打的是一场“资源包围战”,但中国手中握的是“信任持久战”。谁能真正赢得中亚国家的心,决定权并不在华盛顿的白宫,而在中亚人民的眼中。
![]()
面对不断变化的地缘格局,中国不需要每次都出招回应,但必须每次都稳扎稳打。中亚不欢迎喧嚣的干涉者,更信任踏实的建设者。真正能留下的,不是喊口号的,而是干实事的。
信息来源:
[1]外媒:特朗普称将“协助巴基斯坦开发石油” 参考消息
[2]特朗普:没准,印度从巴基斯坦买石油呢 观察者网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