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明明,你快回来吧,你妈她...你妈她走了。”父亲颤抖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李明手中的笔啪嗒一声掉在了宿舍的地板上。
那一刻,这个正在准备毕业论文的22岁大学生怎么也想不到,等待他的不仅仅是失去母亲的痛苦,还有高达200万的巨额债务。
母亲王慧因为炒股失败选择离开人世,债主们很快找上了门。从那时起,李明的青春彻底改变了轨迹——别人在享受生活的时候,他在拼命工作还债;别人在规划未来的时候,他只想着如何熬过每一天。
十年,整整十年。李明用尽了所有的力气,终于在32岁这年还清了最后一笔债务。他以为这就是结束,以为可以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了。
直到那天,他无意中打开了母亲生前的保险柜,看到了那些泛黄的股权证书。
当他颤抖着双手翻看那些文件时,瞳孔猛然放大,整个人如遭雷击般愣在了原地。
01
2023年11月15日,这个日子李明永远不会忘记。不是因为有什么特别的纪念意义,而是因为这一天,他终于还清了母亲留下的最后一笔债务。
李明站在自己租住的小区楼下,看着手机上刚刚转账成功的记录,心情五味杂陈。三万八千块,这是最后一笔钱,还给了当年那个放高利贷的老王。
“李明,你小子总算是个有良心的。”老王接到钱后给他打了个电话,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十年啊,我见过太多借钱不还的,你妈走得早,要不是看你这孩子有骨气,我早就...”
“王叔,您别说了。”李明打断了他的话,“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我妈当年借您的钱,我儿子还您,这是应该的。”
挂断电话后,李明仰头看了看天空。十一月的天空灰蒙蒙的,就像他这十年来的心情。
32岁了,别人这个年纪可能已经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而他呢?单身,存款为零,刚刚还清债务。
他想起了母亲。想起了那个曾经温柔贤惠的女人,想起了她最后几年癫狂的模样,想起了她离开的那个夜晚。
李明的母亲王慧,四十岁那年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留给他的,除了满心的痛苦,就是两百万的债务。
两百万,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那简直就是天文数字。李明至今还记得,当那些债主一个接一个找上门来的时候,他有多么的绝望。
“你妈炒股欠的钱,你得还!”
“血债血偿,母债子还!”
“别以为人死了就一了百了!”
那些话像刀子一样插在李明的心上。他恨过,恨母亲为什么要去炒股,恨她为什么要借那么多钱,恨她为什么要把这一切都留给他。
十年来,李明几乎没有为自己活过一天。毕业后他找了一份销售的工作,底薪很低,但是提成高。为了多挣钱,他几乎每天都在外面跑业务,周末也不休息。
别人下班后去聚餐唱歌,他还在客户那里陪笑脸。别人周末约会逛街,他在各个小区里推销产品。别人过年过节享受假期,他还在想着怎么开发新客户。
同事们都说他是工作狂,女朋友也因为他太忙没时间陪伴而分手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不是工作狂,他只是背着一座大山在爬行。
李明回到自己的小出租屋,这是一个不到30平米的单间,月租1200块。虽然条件简陋,但这已经是他这十年来的家了。
他打开冰箱,里面除了几包方便面,就是一些便宜的速冻食品。这十年来,他几乎没有在外面吃过什么好饭,所有的钱都用来还债了。
坐在床沿上,李明拿出一个厚厚的文件夹。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这十年来所有的还款记录。从最开始的每月几千块,到后来的每月一两万,他把每一笔账都记得清清楚楚。
翻到最后一页,是今天刚刚收到的收据。老王手写的收条:“收到李明还款38000元,至此所有债务清零。”
看着这张收条,李明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十年了,整整十年,他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父亲李建国打来的。
“明明,今天是什么日子,你还记得吗?”父亲的声音有些沙,李明愣了一下,然后想起来了。今天是母亲的忌日,十年整。
“爸,我知道。我刚刚把最后一笔钱还清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然后传来了父亲的抽泣声:“你妈要是知道,她该多欣慰啊。明明,这十年苦了你了。”
“爸,别这么说。妈走了,这个家就靠咱们两个男人撑着了。”
“明明,要不你明天回来一趟吧。你妈的房间,十年了我一直没动过。也许,也许是时候整理一下了。”
李明心里一紧。母亲的房间,他已经十年没有进去过了。自从母亲走后,父亲就把那个房间锁上了,说是要保持原样。
“好,爸,我明天就回去。”
挂断电话后,李明久久不能平静。明天,他就要面对那个房间了,面对那些关于母亲的回忆。
他不知道的是,在那个房间里,等待着他的将是一个让他完全意想不到的发现。
02
李明记得很清楚,母亲开始炒股是在他大二那年。
在那之前,王慧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家庭主妇。每天早上六点起床为家人准备早餐,白天在家打扫卫生、买菜做饭,晚上等着丈夫和儿子回家。她的生活简单而规律,虽然不富裕,但一家三口过得也算和睦。
发生变化是从陈姐开始的。
陈姐是王慧的大学同学,两人毕业后各自结婚,联系不多。但是那年春节聚会上,陈姐的一番话彻底改变了王慧的生活轨迹。
“慧慧,你看看我这个包,三万多呢。”陈姐得意地摆弄着手里的名牌包,“还有这个手表,五万块。”
王慧看着陈姐一身名牌,心里有些羡慕:“陈姐,你们家生意做得这么好吗?”
“什么生意啊,都是炒股赚的。”陈姐神秘地笑了笑,“我告诉你,现在不炒股的都是傻子。你看看股市,天天往上涨,随便买只股票都能赚钱。”
“炒股?那不是很危险吗?”王慧有些担心。
“危险什么啊,只要你跟着我,保证赚钱。”陈姐拍了拍王慧的肩膀,“你想想,建国一个月才挣多少钱?三千块顶天了吧?我炒股一天就能赚他一个月的工资。”
王慧心动了。确实,丈夫李建国在工厂上班,一个月工资不到四千块,除去生活开销,一年下来也存不了多少钱。而儿子李明在大学,每个月的生活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那,那我需要多少钱开始呢?”王慧小心翼翼地问。
“不用多,先拿个三五万试试水。”陈姐说得轻松,“放心,姐姐我带着你,肯定不会亏的。”
三五万,这几乎是王慧家所有的积蓄了。
回到家后,王慧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丈夫李建国。
“炒股?慧慧,咱们家哪懂那些东西啊。”李建国皱着眉头,“那钱可是咱们的养老钱,可不能乱动。”
“建国,你就是没眼光。”王慧有些不耐烦,“人家陈姐都买名牌包了,咱们还在这里抠抠索索的。”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我已经决定了。”
李建国看着妻子坚决的表情,最终还是妥协了。他了解王慧的性格,一旦决定的事情,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就这样,王慧拿着家里仅有的五万块钱,开了股票账户。
刚开始的时候,运气还真不错。陈姐推荐的几只股票都涨了,王慧的账户里显示盈利两千多块。看着那些红色的数字,王慧兴奋得睡不着觉。
“建国,你看,才一个星期就赚了两千多。”王慧拿着手机给丈夫看,“这比你上班强多了。”
李建国看着那些他完全看不懂的K线图,心里总觉得不踏实:“慧慧,见好就收吧,已经赚了不少了。”
“你懂什么,这才刚开始呢。”王慧摆摆手,“陈姐说了,这只股票至少还能涨一倍。”
确实,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王慧的账户里显示盈利越来越多。从最初的两千,到五千,再到八千。看着账户里的数字,王慧觉得自己仿佛找到了发财的秘诀。
李明那时候还在学校,对家里的变化并不了解。只是偶尔打电话回家的时候,感觉母亲的话题总是围绕着股票。
“明明,妈给你多打点生活费。你在学校也不要太省了,该花的钱就得花。”王慧在电话里说道。
“妈,不用的,我现在的生活费够用了。”
“没事,妈现在手头宽裕。你专心学习就行,钱的事情你不用担心。”
李明当时还以为是父亲的工资涨了,也没多想。
但是好运气并没有持续太久。到了第三个月,股市开始下跌。王慧的账户里第一次出现了绿色的数字。
“陈姐,怎么回事啊?你不是说这只股票要涨的吗?”王慧焦急地给陈姐打电话。
“别急,股市有涨有跌很正常。这是洗盘,过几天就会涨回来的。”陈姐安慰道,“你千万别割肉,一割肉就亏大了。”
王慧听了陈姐的话,咬牙坚持着没有卖出。但是股价继续下跌,从盈利八千变成亏损两千,再到亏损五千。
看着账户里的数字一天天减少,王慧的心情也越来越焦虑。她开始每天盯着股票软件,从早上开盘到下午收盘,眼睛都不离开手机屏幕。
“慧慧,别看了,该做饭了。”李建国下班回来,看到妻子还在盯着手机。
“你知道什么,这个时候正是关键时刻。”王慧头也不抬地说。
“那也得先吃饭啊,明明晚上还要回来呢。”
“你自己去弄点什么吃的,我没空。”
李建国看着妻子的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以前的王慧多么温柔贤惠,现在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股市的下跌持续了一个多月,王慧的五万块钱亏损了将近一半。看着账户里剩下的两万多块钱,她终于忍不住了。
“陈姐,我的钱都快亏光了,这可怎么办啊?”王慧哭着给陈姐打电话。
“慧慧,你别哭啊。姐姐我也亏了不少呢。”陈姐的声音也有些沮丧,“要不这样,咱们再补点钱进去,把成本摊低一点。等股票涨回来,就能把亏的钱都赚回来了。”
“补钱?我哪还有钱啊?”
“你可以借啊,信用卡透支,或者找朋友借点。股市现在这么低,正是抄底的好时机。错过了这次机会,你就永远翻不了身了。”
王慧被陈姐的话说动了心。她开始动用信用卡,把能透支的额度都透支了,又向几个亲戚朋友借了些钱,总共凑了十万块钱投入股市。
这一次,她的运气稍微好了一些。股市确实反弹了,她的账户里又开始显示盈利。看着那些红色的数字,王慧觉得自己的决定是对的。
“建国,你看,我又赚回来了。”王慧兴奋地给丈夫看账户余额,“还好我听了陈姐的话补仓,要不就亏大了。”
李建国看着妻子账户里的十五万,心情复杂:“慧慧,要不咱们把钱取出来吧,这样下去我心里总不踏实。”
“取出来?你疯了吗?”王慧瞪大了眼睛,“现在正是赚钱的时候,你让我取出来?”
“可是这钱有一半是借来的啊,咱们得还利息的。”
“放心,很快就能把借的钱都还上,还能剩下一大笔。”王慧信心满满地说,“陈姐说了,这轮行情至少还要涨半年。”李建国想再劝,但看到妻子那固执的表情,最终还是放弃了。他不懂股票,也不知道该如何劝说妻子。
但是他心里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仿佛有什么灾难即将降临到这个家庭。
03
王慧的股市之路并没有像她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股市就像一个巨大的漩涡,把她一点点地拖向深渊。
第二次补仓后的盈利只维持了不到两个月,股市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下跌。这一次下跌更加猛烈,王慧的账户里每天都在亏损。
“陈姐,怎么又跌了?你不是说要涨半年的吗?”王慧焦急地打电话询问。
“这是技术性调整,很快就会涨回来的。”陈姐的声音也没有之前那么自信了,“你千万要挺住,这个时候卖出去就是割在地板上了。”
王慧咬牙坚持着,但是股价的下跌似乎没有尽头。十五万的账户很快就跌到了十万,然后是八万,七万...
看着账户里的数字一天天减少,王慧的精神状态开始出现问题。她每天从早到晚盯着股票软件,茶不思饭不想,整个人瘦了一大圈。
“妈,您这是怎么了?”李明放暑假回到家,看到母亲憔悴的样子,吓了一跳。
“没事,没事,就是最近有点累。”王慧勉强挤出一个笑容,“你饿了吧?妈给你做饭。”
但是李明发现,母亲做饭的时候心不在焉,不时地拿出手机看看。炒菜的时候忘记放盐,煮汤的时候又忘记关火。
“妈,您到底怎么了?身体不舒服吗?”李明担心地问。
“我说了没事就是没事。”王慧有些烦躁地说,“你少管这些,好好学习就行了。”
李明从来没有见过母亲这样对他说话,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找到父亲,想问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你妈最近在炒股,有点着迷了。”李建国叹了口气,“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劝她。”
“炒股?”李明愣了一下,“妈不是最不喜欢冒险的吗?”
“还不是她那个同学陈姐,天天在她耳边说股市赚钱容易。”李建国的语气里带着埋怨,“现在好了,钱亏了不少,人也变得不正常了。”
李明想和母亲谈谈,但是王慧根本听不进去任何劝告。在她的世界里,只有股票的涨涨跌跌,其他什么都不重要。
暑假结束后,李明回到学校。临走的时候,他再三叮嘱父亲要看着母亲,不要让她继续亏钱了。
但是李建国又能有什么办法呢?王慧已经完全沉迷在股市里,任何人的话都听不进去。
股价继续下跌,王慧的七万块钱很快就跌到了五万。看着账户里剩下的钱越来越少,她开始变得绝望。
“陈姐,我快撑不住了。这钱要是再亏下去,我就真的没办法了。”王慧哭着给陈姐打电话。
“慧慧,你听我说,现在绝对不能放弃。”陈姐的语气很严肃,“我刚刚得到内幕消息,有一只股票马上就要重组了,一旦成功至少能涨五倍。”
“重组?什么意思?”
“就是公司要被收购,股价肯定暴涨。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错过了就没有了。”陈姐说得很兴奋,“但是这只股票价格比较高,你现在的钱可能不够。”
“那怎么办?”
“你再想办法弄点钱,这次绝对能翻身。我已经把我所有的钱都投进去了。”
王慧被陈姐的话彻底说服了。她开始想方设法筹钱,把家里仅有的一点存款都拿了出来,还向更多的朋友借钱。甚至,她还找了一些放高利贷的人。
“慧慧,你疯了吗?”当李建国知道妻子借了高利贷后,气得脸都红了,“那些人是不好惹的,你知道吗?”
“我知道我在做什么。”王慧的眼神里闪着疯狂的光芒,“这次是最后一次了,我一定能把钱都赚回来。”
“最后一次?你已经说过多少次最后一次了?”李建国愤怒地说,“咱们家的钱都被你败光了,你还要败到什么时候?”
“你懂什么?”王慧尖声反驳,“我这是在为这个家拼搏,为了让明明以后过上好日子。”
“为了明明?你看看你现在这个样子,像一个母亲吗?”
两人吵得很凶,这是他们结婚二十年来第一次这样争吵。邻居都听到了他们的吵闹声,但是谁也不知道该如何劝解。
王慧最终还是借到了钱,总共三十万,全部投入了那只“内幕股票”。她满怀希望地等待着股价上涨,等待着奇迹的发生。
但是奇迹没有出现。那只股票不但没有涨,反而连续跌停。一个星期下来,王慧的三十万就亏损了一半。
“陈姐,这是怎么回事?你不是说有内幕消息吗?”王慧歇斯底里地质问。
“我,我也不知道啊。可能是消息有误,或者是计划临时改变了。”陈姐的声音也在颤抖,“慧慧,我也亏惨了。”
王慧几乎要崩溃了。三十万,其中二十万是借来的,还有十万是高利贷。这些钱怎么还?利息一天天在增加,那些债主已经开始催促了。
“王太太,你借我们的钱该还了吧?”放高利贷的老王找上门来,语气不善,“本金十万,利息两万,总共十二万。”
“再给我一点时间,我一定会还的。”王慧哀求道。
“时间?股市都跌成这样了,你还想靠什么还钱?”老王冷笑,“我告诉你,再不还钱,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类似的催债场面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王慧被债务压得喘不过气来,但是她仍然不愿意放弃股市。在她看来,只有继续炒股才能把亏掉的钱赚回来。
她开始变得更加疯狂,借更多的钱投入股市。每一次亏损后,她都告诉自己下一次一定能赚回来。就这样,债务越欠越多,从最初的几万块变成了几十万,最后变成了上百万。
李明那时候正在准备毕业论文,对家里的情况一无所知。偶尔打电话回家,母亲总是说一切都好,让他专心学习。
直到那个冬天的夜晚,一切都改变了。
04
2013年12月22日,这个日子李明永远不会忘记。
那天晚上,李明正在宿舍里熬夜写毕业论文,突然接到了父亲的电话。
“明明,你快回来吧,你妈她...”父亲的声音在颤抖,“你妈她走了。”
李明感觉天塌了下来。他丢下电脑,连夜坐火车赶回家。在火车上的十几个小时里,他一直在想,这一定是个噩梦,等他回到家,母亲还会像以前一样给他做饭,询问他在学校的情况。
但是当他赶到家的时候,看到的却是父亲红肿的双眼和邻居们同情的目光。
“明明,你妈她是吃药走的,走得很安详。”邻居王奶奶哭着说,“你爸发现的时候,你妈已经...”
李明冲进了母亲的房间。房间里还留着母亲的气息,床头柜上放着一张纸条,是母亲的字迹:
“明明,妈妈对不起你。妈妈本想通过炒股让咱们家过上好日子,没想到把事情搞砸了。妈妈欠了很多钱,实在没脸继续活下去了。你和你爸好好生活,妈妈在天上会保佑你们的。”
看着这张纸条,李明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掉个不停。
他怎么也想不到,那个曾经温柔慈祥的母亲,会选择这样的方式离开。
“爸,妈到底欠了多少钱?”李明哽咽着问。
李建国拿出一个厚厚的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借款:“我粗略算了一下,大概有两百万。”
“两百万?”李明觉得眼前一黑,差点站不稳。
“这还不算利息。”李建国的声音很轻,“你妈这一年来,向亲戚朋友借了六十多万,银行信用卡透支了三十万,还有一百多万是向那些放高利贷的人借的。”
李明瘫坐在椅子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两百万,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按照他们家的收入水平,就算不吃不喝,也要几十年才能还清。
葬礼是在三天后举行的。来送别的人很多,有亲戚朋友,也有邻居同事。但是李明注意到,也有一些陌生的面孔,他们的眼神冷漠,在人群中显得格外突出。
“那些是债主。”父亲小声对他说,“他们在等着看咱们怎么办。”葬礼结束后,那些债主果然找上门来了。
“李建国,你老婆欠我们的钱,你打算怎么还?”一个戴金链子的中年男人开门见山地说。
“我,我会想办法的。”李建国的声音在颤抖。
“想办法?你一个月挣多少钱?三千还是四千?”金链子男人冷笑,“就算你不吃不喝,也要还几十年。”
“那你想怎么样?”李明站了出来,虽然心里害怕,但还是护在父亲面前。
“你就是王慧的儿子吧?”金链子男人打量着李明,“大学生,看起来挺有出息的。这样吧,你们家的房子抵押给我们,再写个欠条,慢慢还钱。要是还不起,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房子不能抵押。”李明咬着牙说,“但是欠债还钱,我们会承担的。”
“你承担?”金链子男人哈哈大笑,“小伙子,你知道你妈欠了多少钱吗?两百万啊,你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拿什么还?”
“我会想办法的。”李明的声音很坚定,“请给我一点时间。”
接下来的几天里,各路债主轮番上门。有的恶声恶气,有的苦口婆心,但目的都一样,要钱。
李明和父亲商量了很久,最终决定不抵押房子。这是他们最后的家,也是母亲生前生活过的地方,无论如何都不能失去。
“明明,要不你别管这些事了。”父亲心疼地看着儿子,“你还年轻,应该有自己的生活。这些债务让我一个人来承担吧。”
“爸,您说什么呢?”李明摇摇头,“咱们是一家人,有困难当然要一起承担。而且,我年轻,有的是时间和精力去赚钱。”
“可是两百万啊,这不是个小数目。”
“再多也要还。”李明的眼神很坚定,“妈虽然走了,但她欠的钱,咱们当儿子当丈夫的,有责任去还。”
就这样,22岁的李明背上了两百万的债务。这个刚刚失去母亲的年轻人,面临着人生中最大的挑战。
他给那些债主一个一个打电话,说明情况,请求宽限时间。大部分人都同意了,毕竟人都死了,再怎么逼迫也没用。但是他们要求李明写下欠条,承诺在一定时间内还清债务。
李明答应了所有的要求。在他看来,这不仅仅是法律义务,更是道德责任。母亲用她的生命教会了他什么叫责任,什么叫担当。
毕业论文答辩的日期到了,李明回到学校完成了最后的学业。拿到毕业证的那一刻,他没有感到丝毫的兴奋,因为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同学们都在为找工作、考研或是出国而忙碌,李明也开始了他的求职之路。不过,他的目标很明确,要找一份收入高的工作,越高越好。
最终,他选择了销售行业。虽然底薪不高,但是提成丰厚,只要肯拼,月收入上万不是梦。
“李明,你确定要做销售吗?”同宿舍的室友很不理解,“以你的成绩,找个稳定的工作不难的。”
“我有我的原因。”李明没有多解释。
他不想让任何人知道自己的处境,更不想被人同情或是看不起。在他的心里,这是他和母亲之间的约定,他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完成。
2014年7月,李明正式开始了他的还债之路。他不知道这条路会有多长,会有多难走,但他知道,只要坚持下去,总有走到头的一天。
05
李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保险公司做销售员。这是一个完全靠业绩说话的行业,没有底薪,没有保障,只有无限的可能和残酷的现实。
培训的第一天,经理就开门见山地说:“做保险销售,脸皮要厚,腿要勤,嘴要甜。百分之九十的人会在第一年内被淘汰,剩下的百分之十里,只有一半能坚持到第三年。”李明听着这些话,心里暗暗发誓,他一定要成为那百分之五。
从客户名单上的第一个电话开始,李明就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每天早上八点到公司,晚上十点才离开,周末也不休息。别人打一百个电话,他打三百个。别人拜访十个客户,他拜访三十个。
“小李,你这么拼命干什么?”同事们都很不解。
“多赚点钱啊。”李明总是笑着回答,从不提及真正的原因。
第一个月,李明的业绩就超过了公司的平均水平。第二个月,他成为了新人中的销售冠军。第三个月,他的收入已经达到了一万多块。
看着银行卡里的余额,李明第一次感到了希望。按照这个速度,也许他真的能够在可接受的时间内还清债务。
他给第一个债主还了五千块钱。
“小伙子,不错啊,这么快就有钱还了。”那个债主有些意外,“我以为你们要拖很久呢。”
“我说过会还的。”李明很认真地说,“虽然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但我一定会还清的。”
就这样,李明开始了他规律而艰苦的生活。每个月除了基本的生活费,剩下的钱全部用来还债。他住最便宜的房子,吃最简单的饭菜,穿最朴素的衣服。
朋友们邀请他聚餐,他推脱说没空。同事们约他去唱歌,他说不喜欢。女同事对他有意思,他装作没看见。
“明明,你才23岁,不能总是这样生活啊。”父亲看着儿子日渐消瘦的身影,心疼地说,“年轻人应该有年轻人的生活。”
“爸,我现在很充实。”李明强颜欢笑,“工作虽然累,但很有成就感。”
“可是你连个女朋友都没有,这样下去怎么行?”
“女朋友的事以后再说吧。”李明岔开了话题。
他怎么敢谈女朋友?身上背着两百万的债务,拿什么给人家幸福?他甚至不敢想象,如果有女孩知道了他的情况,会是什么反应。
工作越来越顺利,李明的收入也在稳步增长。第二年,他的月平均收入达到了一万五千块。第三年,接近两万。
他的还债速度也在加快。从最初的每月几千块,到每月一万,再到每月一万五。债主们对他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怀疑变成了认可。
“李明这小子,是个有骨气的。”连当初最凶恶的那个金链子男人,也对别人这样评价他。
但是,长期的高强度工作和巨大的心理压力,也在慢慢消耗着李明的身体和精神。
他开始出现失眠、头痛、胃痛等症状,但他都忍着,舍不得花钱去医院。
25岁那年,李明因为胃出血被送进了医院。
“小伙子,你这是怎么了?年纪轻轻的,胃就成这样了?”医生看着检查报告,很是担忧,“平时是不是工作压力太大,饮食不规律?”
“医生,我没事的,开点药就行了。”李明急着要出院,因为住院一天就要花好几百块钱。
“不行,必须住院治疗。你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在医院的一个星期里,李明第一次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生活。三年了,他已经还了将近五十万的债务,但是距离两百万还很遥远。更重要的是,他感觉自己快要撑不下去了。
就在这时,病房里进来了一个女护士。
“李明是吧?该打针了。”女护士的声音很温柔。
李明抬头看了一眼,是个二十五六岁的年轻女孩,长得很清秀,眼神里带着温暖的笑意。
“谢谢。”李明礼貌地回应。
“你一个人来的吗?家人呢?”女护士关心地问。
“我爸在老家,不想让他担心,就没告诉他。”
“那你平时一定很少照顾自己吧?”女护士一边准备药品一边说,“年轻人工作再忙,也要注意身体啊。”
那一刻,李明突然感到了久违的温暖。有多久了,除了父亲,没有人这样关心过他了。
女护士叫林小雨,比李明小一岁。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她总是主动和李明聊天,询问他的身体状况,甚至还给他带了一些家里做的小菜。
“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李明忍不住问。
“因为我觉得你是个好人。”林小雨认真地说,“虽然我不知道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但我能感觉到你身上有一种特别的韧性。”
出院的时候,林小雨主动留了电话号码给李明。
“如果身体不舒服,随时可以打电话给我。”她说。
李明拿着那张写着电话号码的纸条,心里五味杂陈。他喜欢这个善良温柔的女孩,但是他不敢有任何期待和回应。
回到工作岗位后,李明更加拼命了。他要尽快还清债务,然后才能考虑自己的人生。
林小雨偶尔会给他发短信,询问他的身体状况,有时候还会约他出来吃饭。李明总是很礼貌地拒绝,说工作太忙。
“李明,你是不是不喜欢我?”有一次,林小雨直接问他。
“不是的。”李明急忙解释,“我只是觉得,现在的我还不适合谈恋爱。”
“为什么?”
“我有很多事情要处理,等处理完了,也许我们可以试试。”
林小雨看着李明真诚的眼神,最终点了点头:“好,我等你。”
这句话给了李明巨大的动力。他开始更加疯狂地工作,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
第五年,他的年收入达到了三十万。第六年,接近四十万。债务在快速减少,从两百万变成一百五十万,再到一百万。
但是好事多磨,第七年的时候,李明遇到了职业瓶颈。保险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他的业绩开始下滑。更要命的是,他发现自己对这个行业越来越厌倦。
“明明,要不你换个工作吧。”父亲建议道,“这么多年了,你也该为自己考虑考虑了。”
“不行,我必须坚持下去。”李明摇摇头,“现在换工作,前面的努力就白费了。”
他开始寻找新的机会,最终跳槽到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做销售经理。房地产行业的收入更高,但竞争也更激烈。
第八年,李明终于迎来了转机。他负责的一个项目大卖,光提成就拿到了五十万。那一刻,他激动得差点哭出来。
“还剩五十万了。”他在心里默默计算着。
第九年,他又还了四十万。第十年年初,债务只剩下最后的十万块。
李明感觉胜利就在眼前了。他给林小雨发了短信:“小雨,再等我一点时间,很快就好了。”
林小雨回复说:“我一直在等你。”
2023年11月15日,李明还清了最后一笔债务。十年了,整整十年,他终于完成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那一刻,他想起了母亲。如果母亲在天有灵,看到儿子完成了她未竟的责任,应该会感到欣慰吧?
06
债务还清后的第二天,李明回到了老家。
这是他十年来第一次不带着压力回家。走在熟悉的街道上,看着熟悉的风景,他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明明回来了?”邻居王奶奶看到他,热情地打招呼,“听你爸说,你把欠的钱都还清了?”
“是啊,王奶奶。”李明笑着回答。
“好孩子,真是好孩子。”王奶奶眼含热泪,“你妈在天上一定很欣慰。”
回到家里,李明看到父亲正在院子里晒太阳。这十年来,父亲也老了很多,头发全白了,背也驼了。
“爸。”李明走过去,在父亲身边坐下。
“明明,你受苦了。”李建国握着儿子的手,声音有些哽咽,“这十年,爸看着你这么辛苦,心里比刀割还难受。”
“爸,别这么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李明安慰着父亲,“而且,现在不是都过去了吗?”
“是啊,都过去了。”李建国长长地叹了口气,“明明,你今年也32了,该考虑自己的事情了。”
“我知道,爸。我已经有女朋友了,等过段时间带回来给您看看。”
听到这话,李建国的眼睛一亮:“真的?什么时候的事?”
“很早就认识了,只是一直没有时间发展。现在好了,我可以专心考虑自己的事情了。”
父子俩聊了很久,聊工作,聊生活,聊未来的打算。这是十年来他们第一次这样轻松地交谈。
傍晚的时候,李建国突然说:“明明,你妈的房间,我一直没动过。你觉得,是不是该整理一下了?”李明的心情瞬间复杂起来。母亲的房间,十年了,他一次都没有进去过。
“好,爸。我们一起整理。”
推开房间的门,李明感觉时间仿佛倒流了十年。房间里的一切都保持着母亲生前的样子,床上还放着她常穿的那件蓝色毛衣,梳妆台上还有她用过的化妆品。
“这十年来,我每个星期都会进来打扫一次。”父亲说,“就希望能保持你妈生前的样子。”
李明走到母亲的梳妆台前,轻轻地抚摸着那些熟悉的物品。化妆品盒、梳子、镜子,每一样东西都承载着关于母亲的记忆。
“妈,我把债都还清了。”他轻声说道,“您可以放心了。”李建国在一旁默默地流泪。这个坚强的男人,十年来承受了太多的痛苦和压力。
他们开始整理母亲的遗物。衣服、鞋子、首饰,每一样东西都让人想起母亲生前的音容笑貌。
就在他们整理到衣柜深处的时候,李明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保险柜。
“爸,这个保险柜您知道吗?”李明指着那个黑色的小铁盒问。
李建国愣了一下:“这个啊,是你妈买的。她说要放一些重要的东西,但是密码我不知道。”
李明仔细端详着这个保险柜。它不大,大概只有鞋盒那么大,上面有一个数字密码锁。
“会是什么密码呢?”李明思考着。
他试了试母亲的生日,不对。试了试自己的生日,还是不对。然后试了试父母的结婚纪念日。
“咔嚓”一声,保险柜开了。
李明和父亲对视了一眼,然后小心翼翼地打开了盒子。
里面有一些文件,看起来像是证书什么的。李明拿起最上面的一张,是一张股权证。
看到这张股权证的瞬间,李明愣住了,他的手开始微微颤抖,瞳孔不由自主地放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