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雨点重重砸在吉林省公主岭市人民法院环城人民法庭的玻璃窗上,密集的敲击声预示着又一个汛期即将到来。
“防灾胜于救灾,排查必须走在前面。”汛期将至,法官吴英华的心始终悬着,她立即动身,冒雨前往公主岭市南山雨水排泄管网公司(以下简称南山公司)进行回访。
“我们已经加强了汛前隐患排查,特别是加大了对重点管网的巡查维护力度,确保安全度过汛期。”南山公司法定代表人谢晓方说道。
得知南山公司已部署周全,吴英华紧绷的神经稍得舒缓。看着窗外模糊的雨景,2024年那场“代表人诉讼”的场景——农民的焦灼、公司的抗辩、法律的裁量以及尘埃落定后的释然,瞬间涌入她的脑海。
“小水管”闯出“大祸端”
2024年7月末的公主岭市,暴雨像断了线的珠子砸向大榆树村。农民李建国顾不得穿雨衣,踩着泥泞的田埂深一脚浅一脚地奔向自家玉米地,衣服早已被浇透,却浇不灭李建国心头的焦灼。
“完了,全完了!”当看到齐腰深的水淹没了一片片玉米时,李建国悬了一路的心彻底“死了”。年初贷款买的种子、化肥,挣个十来万元不成问题,可眼下这光景,怕是要“打了水漂”。
“快看地面!”农民刘辉的惊叫瞬间炸开了锅。只见农田中间的整段水泥路面仿佛“活”了过来,密密麻麻的缝隙间,积水如同压抑不住的喷泉,扑向两侧的庄稼地。
李建国的心猛地一沉,完了,这下面可是400米长、5公分宽的排水管网。看这架势,怕是整条管子都“千疮百孔”了。
56户农民、500多亩耕地、两栋葡萄大棚和一片蔬菜地……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本就被暴雨侵袭的农田“雪上加霜”。
“天灾我们认了,可这人祸得有个说法。”当晚,浑身湿透的农民们涌向公主岭市南崴子街道办事处。了解情况后,副主任刘满巍火速联系到南山公司法定代表人谢晓方(化名)。
“今年雨水这么大,你们的地块又紧挨着河道,谁能拍胸脯说这损失全是我们管道漏水闹的?”谢晓方的这一反问,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农民们的满腔急切。
李建国张了张嘴,却找不到有力言辞去辩驳这看似“合理”的质疑。
接下来的日子里,南崴子街道办、司法所、综治中心……多部门轮番上阵,试图在这团乱麻中理出个头绪,最终都是无功而返。
转眼到了丰收季,田野间的收割机陆续轰鸣作响,其他农民都在热火朝天地收玉米,李建国等人只能守着泡烂的庄稼不敢动。
焦急的不光是56户农民,还有负责统筹协调此次事件的公主岭市综治中心副主任王书明。望着办公桌上的赔偿申请,王书明眉头紧蹙,思来想去,拨通了吴英华的电话。
三步走拨开层层“迷雾”
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吴英华即刻赶往村庄。经过一番询问和调查,吴英华很快发现这起纠纷的三个核心争议焦点,首先便是破解勘界问题。
“土地证上写得清清楚楚多少亩,我们就认这个数。这不是我们企业不讲情面,是法律和合同就认这个凭证。”谢晓方说道。
坐在一旁的李建国急得双手直比划:“可那地头地脑,俺们几辈人开出来、伺候熟的地,就不算数啦?”
面对农民“白开荒了”的质疑,吴英华把集体管理必要性、无证开垦风险、赔偿需合法权属等法律问题,掰开揉碎了讲给农民听。
几个小时的辨析,李建国等农民释然道:“那就按合同来。”随后,双方签署面积确认协议,严格按原始合同四至边界勘定。“边界”之争首先尘埃落定。
吴英华的第二步便是破解减产幅度之谜。接下来的几天,在各方见证下,吴英华和综治中心委托聘请的农业专家在泥泞的田里密集取样。
看着秤盘上蔫瘪的玉米粒,李建国满面愁云。经过三天两夜的测产,最终确定总减产量近20万公斤。
眼看赔偿方案即将落定,粮价波动却像最后一堵高墙,横亘在双方之间。
“上周粮食还收一块零一分,今天就压价到九毛五了。这差价谁补?”李建国急得直拍桌子。
谢晓方也是寸步不让:“市场有涨就有跌,按哪天算?总不能按最高的吧?”
调解室的气氛再次凝固,就在双方当事人为“时间点”和“标准价”争得面红耳赤时,吴英华提议:“以具有国家公信力的中央储备粮收购价为基准,锁定一个双方都认可的日期价格,既尊重市场规律,又能确保裁判标准的统一和公正。”
最终,双方协商以公主岭市直属国库2024年11月22日的玉米收购价每斤1.02元确定价格。
尽管双方争议焦点悉数厘清,但南山公司仍坚持拒绝调解。
“诉讼代表人”制度提速解纷
解决了赔偿标准的“三大关隘”,吴英华把目光又转向了诉讼效率。56户农民,诉讼能力普遍薄弱。领头人李建国紧握材料,眼神焦虑却语塞,只能反复念叨“着急立案”“想快点要钱”。
“李大哥,案子一件件办,恐怕会误了秋收。”吴英华开门见山:“有一个‘诉讼代表人’制度,能把大家这56个案子合并审理,速度会快很多。”
吴英华进一步解释道:“基于同一个事由告同一家公司,达到一定数量,就可以推选几位诉讼代表,法院一次开庭审理,结果对56户都有效。”
“‘代表’替我们说话?结果都算数?”李建国和农民们似懂非懂,“我们各家损失的钱数不一样,这咋合并?”
吴英华耐心解释道:“损失金额不同不影响诉讼标的种类的同一性,合并审理的核心在于解决共同的法律争议点,具体损失数额可在代表诉讼框架下分别认定。”
“我同意按这个方式来,我信法院。”听完吴英华的解释,李建国带头表了态。随后,经农户们推选,李建国等5人作为代表人参加诉讼。
充分的庭前准备成效立显。开庭当日,李建国等5户代表端坐原告席,整场庭审高效流畅、秩序井然。
经过1个多小时的审理,双方当事人就多数事项达成共识,唯独在责任划分的核心焦点上僵持不下,企业仍坚持“天灾为主、企业负次要责任”的抗辩立场。
法庭调查阶段,吴英华一连串关键发问直击要害。面对吴英华的问询,谢晓方顿时语塞,喉头滚动了几下,却说不出任何有力的抗辩。
释法清晰,裁判有据。当吴英华最终判决南山公司承担农民全部损失时,双方当事人均表示服判息诉。开庭后不到20天,42万余元赔偿款便陆续汇入了56户农民的账户,管网漏水纠纷彻底解决了。
来源:人民法院报·4版
记者:孙兵 韩林序
见习编辑:孙林林 | 联系电话:(010)67550765 | 电子信箱:fyxw@rmfyb.cn
新媒体编辑:平钰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