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LKJ和GYK的区别和联系
![]()
襄阳联杰机电有限公司
前段时间介绍了铁路LKJ(通俗易懂的讲述铁路LKJ设备),在铁路工作的小伙伴还可能经常听到GYK,那么你知道LKJ和GYK有什么区别吗?它们如何“指挥”列车运行?接下来,我们就来揭开这哥俩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了解铁路安全运行背后的科技力量。
什么是LKJ和GYK
LKJ系统全称是列车运行监控系统,“LKJ”不是英文缩写,而是拼音的首字母——L是“列车”,K是“控制”,J是“监视”。
在我国铁路列车超速防护系统处于开发和探索期间,全路有多家单位尝试研制LKJ。1995年研制成功LKJ-93型,通过原铁道部技术鉴定并在全路普及,之后LKJ-93型又改进为LKJ2000型。到20世纪90年代末,几乎所有机车都安装使用了LKJ,范围遍及所有运营线路。
LKJ的主要功能是防止列车冒进信号机,监控列车运行速度,在司机失控情况下,对列车实施紧急制动。同时,LKJ还起到“黑匣子”的作用,记录列车运行、机车运用及司机操作状况。
GYK全称是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它通过多模式监控和分级制动机制保障轨道车作业安全,防止超速、冒进等危险情况。轨道车作为铁路建设、线路施工、设备检修和抢险等工作的主要机械设备,在铁路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配属于铁路工务、供电、工程等单位。
依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轨道作业车管理规则》等相关要求规定,在轨道车等具有自运行能力的自轮运转特种设备上,需安装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GYK。为防止轨道车冒进信号、运行超速,并辅助司机提高操纵能力,GYK自应用以来,在提高运行作业安全和效率中发挥了突出作用。
既然LKJ和GYK都是运行控制,且针对不同的车辆,那么主要有什么区别呢?
LKJ和GYK的主要区别
LKJ设备包括监控主机箱、人机交互单元(屏幕显示器)、机车信号设备、GPS信息接收装置、压力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除此以外,LKJ设备的功能扩展盒、事故状态记录器、调车灯显接口盒等也构成了其完整系统。LKJ通过实时记录和判断列车的技术参数,可以发出制动指令以保障列车运行安全。在硬件方面,LKJ系统采用双机主从热备冗余方式,提高了工作的可靠性。
GYK设备主要由GYK主机、两个人机界面单元(DMI)、信号机、光电速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组成。GYK设备的结构相对简单,主要针对轨道车的特定需求设计。与LKJ类似,GYK同样通过实时记录和判断轨道车的技术参数,可以发出制动指令以确保安全。GYK设备采用单套设备,也能有效保障轨道车的运行安全。
LKJ工作模式包括:降级模式、段内走行模式、调车模式、通常模式、重载模式、无防冒模式、随时停车模式、与其他列控结合模式和非本务模式。非本务模式、与其他列控设备结合模式的进入退出通过设备电信号实现;降级模式、段内走行模式、调车模式、通常模式、重载模式、无防冒模式和随时停车模式之间的转换通过人工或LKJ的逻辑判断实现。
LKJ不同模式转换关系
GYK设备具备五种运行模式,分别为正常监控模式、目视行车模式、调车模式、区间作业模式、非正常行车模式。
正常监控模式主要用于轨道车正常运行状态。GYK设备汇总列车内部以及速度的相关信息,把距离分区700m的位置设置为目标,生成控制曲线,再以人工操纵为主,使用设备进行监控。
目视行车模式主要用于轨道车出入库作业等场景。GYK按照20km/h限速曲线控制轨道车运行;当运行100m或者超过30s时,GYK会发出警报,这时需要按“警惕”键进行处理,处理后,行驶的距离和时间就会清零。
调车模式主要用于轨道车的调车作业。轨道车牵引速度不能高于40km/h,推进速度不高于30km/h,连挂速度不高于5km/h。针对防溜问题,GYK发现车辆溜逸会发出警报。
区间作业模式轨道车进行作业时的基本工作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具有五种运行状态,即5km/h连挂、区间作业防撞、区间作业进入、区间作业返回、区间作业编组。
非正常行车模式主要针对非正常操作,具有地面信号确认、路票行车、绿色许可证行车、引导进站四种控车状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